绿豆新品种‘皖科绿2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2018-01-17 22:16叶卫军田东丰张丽亚
作物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结荚绿豆单株

杨 勇,周 斌,叶卫军,张 磊,田东丰,张丽亚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安徽省农作物品质改良重点实验室,合肥 230031)

绿豆是我国和安徽省主要栽培豆类作物之一,其具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是理想的营养保健食品[1]。绿豆生育期较短,适时播期比较长,对土壤环境要求不高,耐贫瘠和干旱,是救灾补荒、禾本科、幼龄树木和果树间套作的主要作物之一[2]。绿豆能利用根瘤菌固氮改良土壤,减少肥料的使用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绿豆还可以用于拓荒作物和优质绿肥使用[3]。目前生产上缺少优质高产主栽品种,且存在品种混杂、产量低、品质和抗病性差等问题,与安徽省发展传统优势绿豆生产和加工不相适应,为此选育适合安徽省栽培的高产、优质、抗病新品种,对提高安徽省绿豆市场竞争力意义重大[4,5]。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经过多年选育,育成产量高、优质和植株直立绿豆新品种‘皖科绿2号’,2013年通过安徽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适宜在安徽省夏绿豆以及同类型生态区种植。

1 选育过程

在搜集的蔓生绿豆地方资源中,按照早熟、植株直立抗倒伏、高产、抗病的育种目标,2006年从夏播植株中选择直立抗倒伏、早熟突出、单株荚数多、籽料颜色较好的变异单株。2007~2009年种植育种圃,根据生育期、农艺性状和单株产量表现选优淘劣选育成稳定品系。2010年继续对稳定品系进行繁种,增加其种子量。2011~2012在安徽省种植绿豆地区进行多点鉴定试验,结果显示:‘皖科绿2号’与对照地方品种比较表现增产显著、综合抗性较好等优点。2013年通过安徽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登记委员会鉴定(皖品鉴登字第1211002)。

2 产量情况

2011~2012年在安徽省内合肥市、濉溪县、蒙城县、明光县、利辛县和涡阳县6个地点进行两年多点鉴定试验,平均产量1680.1 kg/hm2,比地方主栽品种‘明绿1号’增产29.86%,差异达显著水平;2013年在安徽省农科院岗集基地繁种,平均产量1543.1 kg/hm2,高产田块可达 2026.7 kg/hm2。田间表现较好的抗病、耐贫瘠等特征。

3 品种特征特性

‘皖科绿2号’表现早熟,从出苗到成熟生育期为58 d,幼茎为紫色,属于直立型品种,株型紧凑,有限结荚习性。夏播株高60.5 cm,花黄色,荚形扁圆形,成熟时荚黑色,结荚集中,不裂荚,成熟期一致,适宜于一次性收获。单株分枝3.1个,单株荚数37.8个,单荚粒数11.6粒,百粒重5.8 g,籽粒颜色绿色,光泽度强,商品性优良。该品种在田间白粉病、病毒病均未发生,叶斑病发生较轻,表现抗病性较好。

4 栽培技术

4.1 播期和密度

‘皖科绿2号’适宜播期弹性较大,在安徽省绿豆种植区,从4月下旬至7月下旬均可播种。最适宜播种时间为6月中上旬。播种方式可采用条播或点播。每公顷留苗12万 ~15万株,行距40~50 cm,株距10~15 cm。迟于最适宜播期的种植密度应适当增加。

4.2 水分管理和合理施肥

该品种耐贫瘠,怕涝,要注意及时开沟排渍。开花期和结荚期若遇高温干旱应及时灌溉浇水。在肥力中等的田块种植,施复合肥300~375 kg/hm2,开花期根据苗情可用60~225 kg/hm2尿素作促花肥,起到高产、稳产作用[6,7]。

4.3 病虫害防治

播种后用精异丙甲草胺进行苗前封闭除草,2片真叶左右间苗,3~4片真叶定苗。绿豆生长过程中及时中耕除草,避免草荒。开花期用氯氰菊酯类农药防治斜纹夜蛾、豆荚螟等虫类,蚜虫用吡虫啉喷雾防治。用43%戊唑醇800倍液喷雾能有效防治绿豆尾孢叶斑病[8,9]。

4.4 适时采收

该品种结荚集中,成熟一致,当70%豆荚变黑时采收。收获时应尽量避开阴雨天,防止霉烂,以提高绿豆商品品质和产量。劳动力不足时可在田间95%以上豆荚成熟时候一次性采摘。采摘后应及时脱粒精选,熏蒸后入库,有条件的可以冷冻贮存。

参考文献:

[1] 杨 勇,周 斌,杨超华,等.夏播绿豆不同品种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J].作物杂志,2015(4):65-68.

[2] 何伟锋,赵 秋.绿豆新品种辽绿29选育及栽培技术[J].园艺与种苗,2014(3):9-10.

[3] 赵龙飞,徐亚军,徐 珂,等.我国绿豆根瘤菌多样性研究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2009,42(5)1519-1527.

[4] 崔晓燕,陈华涛,顾和平,等.苏绿2号绿豆新品种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11,27(3):82-84.

[5] 袁星星,崔晓燕,陈华涛,等.黄种皮绿豆新品苏绿3号选育及其高产栽培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2011,39(5):125-126.

[6] 陈 新,张红梅,顾和平.中国南方绿豆新品种及高产栽培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2008(4):55-56.

[7] 杨 勇,周 斌,张 磊,等.绿豆品种皖科绿3号及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2016(6):76.

[8] 罗高玲,李经成,陈燕华,等.绿豆新品种桂绿豆L74号选育[J].中国种业,2016(1):64-65.

[9] 陈宏伟,万正煌,李 莉,等.绿豆鄂绿4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湖北农业科学,2015,54(24):6164-6165.

猜你喜欢
结荚绿豆单株
通径分析在芸豆品种筛选中的应用探讨
小豆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无为市太平山枫香树不同单株叶片性状多样性分析
大豆:花期结荚期巧管理
豆角开花多结荚少管理有绝招
小绿豆变身记
绿豆成长记
福鼎大白茶有性系后代优良单株品比试验初报
清热解毒绿豆香
绿豆发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