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江蛏大规格苗种培育技术

2018-01-17 21:50黄标武林旭吟
水产养殖 2018年2期
关键词:藻类苗种规格

黄标武,林旭吟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厦门 361012)

近江蛏(Sinonovacula rivularis sp.nov.)为河口埋栖型双壳贝类,隶属于双壳纲,灯塔蛤科,缢蛏属,为缢蛏属中的一新种。该蛏形似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at),但壳长与壳高之比大于缢蛏,在精子形态[1]、遗传基因[2]上与缢蛏有显著的差异,2006年定名为近江蛏[1]。近江蛏具有肉味美、适应低盐度,生长比缢蛏快、经济价值高等特点,其生产性人工育苗已获成功,并在福建省长乐市的梅花镇、文岭镇、谭头镇,福州市马尾区的琅岐镇,龙海市的紫泥镇以及上海市的崇明岛等沿海地区得到推广养殖,具有良好的养殖前景。虽然近年来每年在室内育苗室都培育出大量的近江蛏苗种(每年培育出300亿~500亿粒稚贝),但多数养殖者在池塘大规格苗种培育的成活率还是比较低,造成近江蛏苗种资源浪费。本文对近年来近江蛏池塘大规格苗种培育技术进行总结,以期为近江蛏苗种培育和成品人工养殖提供技术指导。

1 饵料组成

近江蛏为滤食性贝类,以海区自然微藻和有机碎屑为饵料,微藻主要摄食硅藻类,以骨条藻、海链藻、菱形藻、小环藻、双菱藻、圆筛藻、舟形藻等为主。

2 近江蛏池塘大规格苗种培育

2.1 场地选择

池塘应选择在江河入海口处,进排水方便,池水容易排干的、底质为细砂或泥砂的池塘。养殖水质要符合GB11607-1989《渔业水质标准》和NY5052-2011《无公害食品 海水养殖用水水质》的要求,海水盐度3.87~18.44。

2.2 池塘整理

2.2.1 池塘面积 苗种培育池塘每口池面积以10×667 m2~20×667 m2为好,同时配套 1 ∶1或 1 ∶2的藻类培养池。

2.2.2 池塘整理 苗种培育池的底泥,在放苗前的2个月先用搅泥船搅成泥浆25~30 cm,以方便日后洗苗。

2.3 药物清塘

放苗前3~5 d内,根据池塘内敌害生物的种类,可选用氰戊菊酯、阿维菌素、三唑磷乳液等药物进行清塘处理,用药量以能彻底杀灭敌害生物为准,药性消失后应及时播苗。

2.4 播苗

2.4.1 播苗前准备 播苗的前一天先将培苗池的底泥推平,再注入与育苗室的池水盐度相近的海水10~15 cm以等待放苗。

2.4.2 稚贝选购 播苗前要认真选择蛏苗稚贝。蛏苗稚贝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近江蛏大规格苗种的产量。优质的近江蛏稚贝在显微镜或放大镜下壳色白、壳洁净、大小均匀、不含杂质、身体翻转有劲、体内肠道有藻类,规格200万~600万粒/kg为好。

2.4.3 播苗 近江蛏稚贝运到培苗池后,要先将装近江蛏稚贝的泡沫箱打开,放置在阴凉处约1 h左右,用适宜盐度的海水淋洗让其适应。播苗时,用小水桶装七分满的池水,再把适量的近江蛏稚贝放入桶中轻轻搅匀,用小盆或水瓢舀起均匀泼洒到培苗池,近江蛏稚贝的放养量为2 000万~3 000万粒/667 m2。播完稚贝后应尽快添加池水,使池水淹过池底约 20~30 cm。

2.5 日常管理

自然水域的饵料往往不能满足近江蛏大规格苗种培育的需要,为了使近江蛏苗种快速生长,必须满足其生物饵料的需求。因此,在近江蛏苗种培育池必须配备1∶1或1∶2的藻类培养池。藻类培养池的藻类以硅藻为主,水色为茶褐色或浅褐色为好。每天将藻类培养池的藻水引入苗种培育池,引入的饵料以当天能摄食完(藻类颜色由深变浅或变清)为好;若引进苗种培育池的饵料没有吃完或水色变得更深,则要及时排掉苗种培育池的水,平时应注意观察水体中饵料生物藻色的变化,苗种培育池每2~3 d干露一次。

苗种培育期间,养殖管理人员要经常检查苗种生长情况。播苗1~2 d后,要下苗种培育池检查稚贝的成活率,根据底泥面上死壳量的多少,确定是否需要补苗及补苗的数量。遇高温天气,应选在早、晚排换水,换完水后,水要尽量加高,防止高温水烫伤苗种。

2.6 病害防治

近江蛏大规格苗种培育过程中常遭受各类海洋生物的危害,这几年在苗种培育过程中经常遇见的主要敌害和采取的防治方法有以下几种。

2.6.1 沙蚕等多毛类 主要采用预防方法,放苗前用“复方鱼虫净”清塘。使用药量:每667 m2池底面积200~300 g,用60℃温水浸泡半天后全池均匀泼洒。

2.6.2 甲壳类 防治方法:放苗前2 d,每瓶氰戊菊酯用水25 kg稀释后,用喷雾器均匀喷洒于苗种培育池底泥面上,每瓶氰戊菊酯可用667 m2。

2.6.3 鱼类 防治方法:放苗前2 d用三唑磷乳液每瓶用25 kg水稀释后,用喷雾器均匀喷洒于苗种培育池底泥面上,每瓶三唑磷乳液可用667 m2。

2.6.4 浒苔等丝状藻类 可用除藻药物“横扫千苔”消除;面积667 m2、水深20 cm的池塘施用“横扫千苔”200 g,施药后池塘2~3 d不进排水,如有增氧机效果更好。

2.6.5 池塘底质不良 老虾池池水排不干、清池底质处理不彻底,底质腐黑、发臭等情况,都会使近江蛏苗种培育中后期生长缓慢,成活率低,严重时甚至造成大规格苗种培育失败。防治方法:养殖过程中每10 d使用一次EM菌和芽孢杆菌混合菌剂,以改良底质,使用时,先把池水排少或抽干,再把EM菌和芽孢杆菌混合搅匀,均匀泼洒于培苗池底,可根据底质污染轻重,酌情增减使用量。

2.7 生长和收获

项目于2009年9月至2016年分别在福建省龙海市紫泥镇巽玉村、长乐市梅花镇、福清市渔溪镇等地的池塘进行近江蛏大规格苗种培育。每年的11月底至12底将育苗室培育出来的近江蛏稚贝(规格200万~600万粒/kg)移到准备好的池塘培育,经过55~70 d的培育,基本可达规格6 000~8 000粒/kg。此时,可以开始出售给养殖户进行养殖。

3 小结

3.1 适宜生长的盐度

近江蛏苗种适宜生长的海水比重范围是1.001~1.014,最适宜的海水比重是 1.004~1.006。

3.2 适宜生长的温度

近江蛏苗种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是3~32℃,最适宜的水温是15~28℃。

3.3 适宜生长的pH值

近江蛏苗种适宜生长的pH值范围是7.6~9.0,最适宜的pH值是7.8~8.8。

3.4 生长和产量

在藻类等饵料充足的情况下,经过55~70 d的培育,基本可达规格6 000~8 000粒/kg,成活率可达60%以上。

[1]黄瑞,张云飞.缢蛏属一新种[J].台湾海峡,2007,26(1):115~120.

[2]王志勇,黄瑞,任鹏,等.蛏类一新种近江蛏的AFLP指纹和线粒体16S rRNA基因、COI基因序列及其与其他蛏类的比较 [C].2009年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摘要),福建动物学会,2009:67.

[3]龚孟忠.福建宁德地区缢蛏无公害养殖技术[J].中国水产,2008,6:53.

[4]黄标武,张云飞,黄瑞.近江蛏养殖技术[J].中国水产,2011(2):32-34.

[5]黄标武,黄瑞.近江蛏池塘养殖技术[J].水产养殖,2012(5):35-37.

[6]黄标武,林旭吟,黄瑞.近江蛏滩涂养殖技术[J].科学养鱼,2015(10):44-45.

猜你喜欢
藻类苗种规格
近3成苗企难以维持!规格越大越亏,2022如何让泥鳅赚钱?
杂交翘嘴鲂苗种培育及成鱼养殖关键技术
藻类水华控制技术及应用
闭月羞花
千里求师
春季苗种放养与管理“五六七”
关于溧阳市青虾“太湖2号”苗种扩繁体系的公示
细菌和藻类先移民火星
动物体内有植物
草鱼价格上涨,饲料、苗种、养殖、流通接下来会如何变化?草鱼要雄起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