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省对虾养殖病害分析及对策建议

2018-01-17 20:15
渔业致富指南 2018年7期
关键词:白对虾对虾苗种

李 凯

2017年山东省渔业养殖在总体稳定的背景下,虾类养殖效益出现了显著下滑。笔者在对虾养殖主产区青岛、日照、东营及滨州等地进行调查,结合全省水产病害测报情况和养殖渔情信息采集系统数据,作出如下分析。

一、病害概况

根据2017年水产养殖渔情动态采集数据显示,全省对虾养殖病害发病率高且损失严重。中国对虾采集点3个,采集面积4.8万亩,出塘量215.5吨,病害损失205.0吨。南美白对虾采集点15个,采集面积12.24万亩,出塘量1081.31吨,病害损失71.5吨。根据对日照市调查发现,中国对虾池塘养殖总体发病率约60%,但低密度的生态混养模式死亡率较轻。根据对南美白对虾淡水主养区博兴县25个村庄3712个池子进行调查发现,有1093个池子约15000亩发病,发病率30%,减产50%,减收2亿元。据病害检测和调查显示,病害主要是对虾白斑综合征和肝胰脏坏死等传播性疾病。

二、原因分析

1.气候异常和养殖环境恶化是主因。2017年全省干旱少雨,淡水池塘养殖对虾缺少应有的水流刺激,对虾应激能力减弱导致病害高发。海水池塘养殖疑因水环境恶化导致病害高发。以即墨市为例,8月份一潮海水进水后,中国对虾出现大批死亡现象,损失5成以上。推测是由于外海浒苔腐烂,导致水质恶化。

2.对虾苗种问题。南美白对虾养殖户习惯投放一代苗种,其生长速度快,饵料系数低,但抗病力差且部分携带原始病毒,一旦发病容易蔓延。

3.养殖池塘设施陈旧。连片池塘进、排渠道不分,导致发病期无法加水。部分池塘养殖多年未进行彻底清池清淤,池底淤泥较厚,致使在养殖过程中水质易恶化,病害频发。

4.养殖管理规范化程度有待提升。

部分对虾养殖中投苗、投饲量过大,消毒操作及微生态制剂使用不规范。中国对虾养殖配合饲料使用比重偏低。近两年,由于原来低值的蓝蛤价格大幅上涨,养殖户普遍使用杂鱼替代鲜活饵料投喂,易导致水质变坏和对虾抗病能力下降。

三、对策建议

1.大力推广经选育的新品种,加强苗种检测能力建设。国内经几代选育的对虾优良品种,抗病能力较强,适应我省养殖环境。建议对经选育的对虾苗种给予补贴,加大示范推广力度。在全省启动水产苗种产地检疫试点工作,以应对当前突发多变的疫病防控形势。为对虾主产区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和检测经费,加大境内苗种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实现对虾病毒、细菌常规检疫,杜绝携病毒虾苗进入生产环节。

2.对养殖池塘加大工程化改造。通过项目资金带动、社会广泛参与方式,引导企业或养殖户加大设施改造投入力度,重点解决水环境污染问题,加大进排水分离和尾水处理设施推广力度,加大老旧池塘改造力度。

3.推广先进技术和养殖模式。不断推进养殖生产标准化、规范化程度。推广扩大池塘多品种混养生物防病技术、纯二氧化氯制备消毒防病技术、优质配合饲料使用等先进技术,积极推广小工棚、工厂化可控养殖、高位池养殖等技术含量高的养殖模式。

4.充分发挥病害防治专家委员会作用。组织渔业专家及时分析研判水产养殖病防形势,增强防控决策科学性。特别是面对气候异常变化时,有针对性地到对虾养殖现场“把脉会诊”,加强病害防治平台建设,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广泛开展疾病远程辅助诊断。在水产养殖病害集中区设立鱼病医院进行专业诊疗。提升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水平,推动对虾养殖科学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白对虾对虾苗种
对虾养殖弱势群体的管理
河套地区南美白对虾养殖试验
对虾吃料慢的原因分析和处理
高密度养殖南美白对虾或者更容易成功
杂交翘嘴鲂苗种培育及成鱼养殖关键技术
对虾免疫增强剂研究进展
盐碱地区南美白对虾、青虾混养技术
对虾常见环境性疾病的防治
春季苗种放养与管理“五六七”
关于溧阳市青虾“太湖2号”苗种扩繁体系的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