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皮肤不良反应及处理

2018-01-17 03:27甘蓉艳
医药前沿 2018年26期
关键词:中重度表皮皮质激素

甘蓉艳

(成飞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出现了明显的上升,生活水平的上升同时对人们生活节奏、生活习惯和作息习惯产生了严重影响,加之其他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对人们的健康乃至生命安全均产生了严重影响[1-2]。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是治疗肿瘤的新型手段,虽然有较好的效果,但不良反应难以避免,故而本研究则主要从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角度出发,分析其皮肤不良反应情况和处理措施。

1.包膜相关抑制剂

包膜相关抑制剂所包含的种类较多,有多靶点络氨酸激酶抑制剂、血管生成抑制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等[3],该类抑制剂均作用于患者的胞膜水平,但不良反应特点却存在差异,其详情如下。

1.1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

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是血管生成、肿瘤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关键通路,对于皮肤炎症的调节、屏障功能和固有免疫功能中均具有重要的作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则包括了帕尼单抗、西妥昔单抗、吉非替尼等多种药物,其皮肤不良反应十分常见,几乎60%以上的患者均会受到累及,表现为甲沟炎、丘疹脓疱性疹、皮肤瘙痒、干燥等情况[4];其处理办法即:指导痤疮轻症患者使用红霉素、弱效糖皮质激素干预,中重度患者则可使用多西环素或米诺环素口服;甲沟炎出现后则指导患者使用抗菌肥皂进行清洗,外用糖皮质激素并进行局部热敷,严重患者则指导其使用四环素类抗生素服用,如果患者出现皮肤瘙痒现象,则可合理根据其情况使用抗组胺药物,以期促进患者恢复[5]。

1.2 KTT、BCR-ABL抑制剂

常用的KTT、BCR-ABL抑制剂包括达沙替尼、伊马替尼等,该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水肿、麻疹样发疹、色素改变等;素色改变和麻疹多见于患者的躯干、手臂或面部,不良反应发生后可按照患者情况外用糖皮质激素,若患者症状较重可考虑给予糖皮质激素口服或给予抗组胺药物[6]。水肿的发生则应该指导患者保持低盐饮食,合理使用利尿剂,若患者眶周水肿严重则可以给予其去氧肾上腺素治疗。

1.3 血管生成抑制剂

常见的血管生成抑制剂包括兰尼单抗、贝伐单抗等药物,该药物主要通过减少肿瘤组织中的微血管形成,抑制肿瘤的生长,但同时会导致伤口愈合不良或皮肤黏膜出血现象,此时应该根据患者情况减药或停药,症状严重者应该给予患者对症处理[7]。

1.4 多靶点络氨酸激酶抑制剂

多靶点络氨酸激酶抑制剂的使用可能导致患者出现(1)角化过度性手足反应:轻者一般减药或停药即可缓解,中重度则应该在停药的基础上使用瑞巴普林等药物,且停药时间不低于1周[8];(2)口腔并发症:指导患者保持口腔卫生,中重度反应则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局部外用,严重者则可给予抗菌剂或局部麻醉剂;(3)颜面红斑、毛发异常、皮肤色素异常:一般对患者去其他严重影响,停药后可自行缓解。

2.胞内信号通路抑制剂

胞内信号通路抑制剂的不良反应好发于皮肤,其包括(1)发疹性皮损:轻度患者可给予润肤剂或局部糖皮质激素,中重度患者则可给予抗组胺药物或糖皮质激素的系统性应用;(2)表皮新生物:不良反应发生后需对患者实施全身皮肤的检查,此后可外用氟胞嘧啶、咪喹莫特等药物,必要时可应用激光、手术切除等方法处理;(3)光敏性反应:指导患者避免日晒,常规使用防护服或防晒霜。其他不良反应则均给予对症处理。

3.免疫调节剂

免疫调节剂的使用可导致患者出现色素减退、瘙痒等现象,一般不需停药,仅给予患者糖皮质激素则可得到缓解,若出现大面积皮损和异常,则应该及时停药并给予对症处理。在对症处理过程中需对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进行密切观察,以期适时调整用药情况,达到科学处理的目的。

4.结束语

传统的肿瘤治疗方式即手术、放疗和化疗等,虽然能够对患者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同时会杀伤患者体内正常细胞,导致最终治疗效果不甚理想。故而近年来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所在,本文对其应用的不良反应和处理措施作出和刍议,希望可为有关工作提供初步参考和借鉴,以期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对患者的影响。

猜你喜欢
中重度表皮皮质激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观察
探讨Scarf截骨术治疗中重度拇外翻的疗效
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分析
人也会“蜕皮”,周期为一个月
表皮生长因子对HaCaT细胞miR-21/PCD4的表达研究
城市综合体表皮到表皮建筑的参数化设计
生发Ⅰ号联合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斑秃患者秃眉的临床观察
中重度颈脊髓压迫患者术前术后MRI研究
Ustekinuma b 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系统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