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水县农业局 苏楠楠 娄云锋
农作物秸秆产量大、分布广、种类多,长期以来一直是农民生活和农业发展的宝贵资源。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综合生产水平的提升,以及国家支持政策持续发力,秸秆综合利用率不断提高。由于秸秆资源不清、利用现状不明、分布零散、体积大、收集运输成本高以及秸秆资源经济效益差、产业化程度低等原因,秸秆出现了地区性、季节性、结构性过剩,大量秸秆资源未被利用,浪费较为严重。
商水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资源、气候、水利等条件较好,具有种植粮食和经济作物的优越条件,是全国商品粮基地之一。商水县每年为国家贡献商品粮达12.5亿kg,在保证国家粮食生产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但产粮多,相应的作物秸秆产生量也多,全县每年产生各类农作物秸秆有180多万t(其中小麦秸秆约80万t,玉米秸秆约80万t,大豆等其他作物秸秆约20万t),禁烧秸秆的工作压力十分繁重。商水县委、县政府每年在秸秆禁烧季,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提前1个月开展全民动员,从县到乡镇、到村、到组处于一级战备状态,全县各级党员、干部昼夜坚守在工作第一线,全身心投入秸秆禁烧工作。县财政每年拿出1000多万元,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奖励乡镇用于秸秆禁烧工作。县政府按照每200 hm2设置1个集中堆放点,每个堆放点每季补助2000元,用于租赁场地、秸秆清运、集中看管等费用。同时,县政府每年拿出200万元,对购置大型秸秆粉碎机或打捆机械、大型深耕机械进行2次补贴,鼓励农民开展秸秆返田。虽然商水县在打造高标准粮田方面优势明显,全县已建成连片成方高标准粮田3.33万hm2,但由于商水县坡大、坡多,家庭联户承包责任制造成地块零碎化,不利于大型粉碎机、深耕机进入,深耕机械少(全县大型深耕机械不足5台),深耕成本高(旋耕30~40 元 /667 m2,深耕 70~80 元 /667 m2),全县秸秆还田面积不足50%,饲养用料、工业加工、循环农业秸秆利用率不足10%,剩余的40%全部被焚烧。
各级领导干部对秸秆综合利用的价值和意义认识不足,特别是乡镇一级干部,尽管每个乡镇每年投入禁烧的资金很大,但仍只是“说一年,管一年”,没 有从长远角度考虑,缺乏秸秆经济的意识。同时,当前农村普遍存在外出务工多、老弱妇孺多、土地流转多等情况,尽管能够认识到不能焚烧秸秆和秸秆利用的好处,但由于劳动力不足、秸秆利用不彻底、利用途径少等原因,焚烧秸秆现象时有发生。
由于当前玉米普遍为密植型品种,每667 m2株数为3000~4000株,导致粉碎的秸秆量大,再加上商水县旋耕面积占90%以上,耕作深度普遍为15 cm左右,难以掩埋堆积较厚的秸秆,致使还田的秸秆又被群众焚烧、弃置。农民普遍认为就地焚烧省事、省力、成本最低,还能烧死虫卵、病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这些形成了农民焚烧秸秆的习惯。
秸秆综合利用是一项短期投资大、长期见效益的工程。虽然国家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综合利用的投入在逐年增加,但尚未形成稳定有效的投入机制,加之各级政府相应补贴或扶持政策滞后,农民和生产企业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制约了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的开发和企业的发展。
目前,商水县没有成立一家以秸秆利用为主的专业合作社,自发收购、贩运小麦秸秆和玉米秸秆,经济收入不稳定。
商水县委、县政府有决心、有信心抓好秸秆禁烧工作。全县站在政治的高度、全局的高度,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彻底扭转禁烧秸秆的被动局面。在做好政策、法律、法规宣传,严惩重奖,层层落实责任,集中堆放看管,严防死守等基本工作外,2018年我们要从两个工作层面上有所突破。
按照农业农村部要求,全国耕地,尤其是粮食主产区耕地,每2~3年要深耕深松1遍。商水县每年深耕1/3的耕地(约3.33万hm2),需大型深耕机械60台(每台每天约耕地46.67 hm2),需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购置补贴后),深耕费用4000多万元(53.33元/hm2)。商水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财政资金十分紧张,但为了实现目标,商水县计划拿出1000万元,对大型深耕机械进行二次补贴和对深耕地块进行补贴,鼓励农民走秸秆粉碎还田的路子,同时希望上级党委、政府,对商水县缺口的资金予以弥补,帮助商水县度过禁烧秸秆难关。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的基本用义就在于保护耕地耕层的基本有效成分,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养分,保持耕地可持续发展。焚烧秸秆不仅污染大气环境,还破坏耕地地力,与中央发放 补贴资金的宗旨相悖。安徽、四川等省,已把秸秆禁烧与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相挂钩。2017年在秋季秸秆禁烧期间,商水县个别乡镇在政策宣传时,把禁烧秸秆与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发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宣传,起到了一定的震撼作用,焚烧秸秆现象明显下降,效果十分显著。2018年,商水县计划把这一政策全面推广实施,希望上级党委、政府对商水县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我们决心用足用好中央的惠农补贴政策,彻底打一场秸秆禁烧翻身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