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坤,赵 芝,胡文兰,吴译仙,黄新动
(云南文山州植保植检站,云南 文山 663000)
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鼠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今天,不注重“杀死”,而应更注重于预防和控制,研发使用“环境和谐农药”,有效提高“控药”及农药使用技术,减少污染和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发挥农药正效应,推广绿色防控技术以及新型植保机械使用,更好的为“三农”服务。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地处国家西南边陲的云南省东南部,面积31 456平方公里,至2016年全州农业人口302.9万人。常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 240万亩次,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88万亩次,粮食产量1 587 587万公斤。近几年,文山州年均温度偏高,降雨量不稳定,多集中于夏季,造成了农作物病虫草害高发。
近5年来,文山州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措施逐步多元化,化学防治总面积减少,生物和物理防治面积呈上升趋势,生物防治面积由2012年的 18.45万亩次上升至2016年的199.50万亩次 ,物理防治面积由2012年的25.09万亩次上升至2016年的 67.12万亩次。农药使用总量呈下降趋势,由2012年的1 231.5吨降至2016年的872.98吨。在多元化防治措施中,仍以化学防治为主,特别是文山州经济作物上采用化学防治措施的面积大幅增加,由2012年的84.2万亩次增至2016年的539.57万亩次。另外,在一些作物和生产环节上,农药使用量存在不减反增的现象。如中药材三七的种植和加工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仅2016年,文山三七种植面积就达47.8万亩,产量2 360万公斤,以三七为主的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实现收入188.3亿元,利润12.25亿元,税金1.89亿元。但由于连年大面积单一种植,加之三七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性喜温暖阴湿,病害问题十分突出,农药大量的滥用和乱用,容易造成农药残留超标和环境污染,加重生产成本,农药使用风险大。因此,开展文山州农药零增长技术探讨研究,推进文山州农药零增长行动十分必要。
从技术路径的“控、替、精、统”上下功夫,用高效低毒农药替代低效高毒农药,绿色防控产品替代化学防治药剂,高效现代施药器械、专业化统防统治替代散户防治,推进科学用药,创新绿色防控推广体系,大力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生态调控等防治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次数和用量,实现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达26%以上,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40%以上,农药利用率达38%,农药使用量零增长。
3.1 提升重大农作物病虫监测预警水平 构建病虫监测预警体系,按照先进、实用的原则,重点建设一批自动化、智能化田间监测网点,健全病虫监测体系,配备自动虫情测报灯、自动计数性诱捕器、病害智能监测仪等现代监测工具,提升装备水平,完善测报技术标准、数学模型和会商机制,实现数字化监测、网络化传输、模型化预测、可视化预报,提高监测预警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3.2 依法开展植物检疫工作 严格依照《植物检疫条例》和《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相关规定开展植物检疫工作,强化植物检疫监测和检疫措施,防止染疫种子、苗木流入生产环节,及时做好新发疫情封锁扑灭,抓好重大植物疫情联防联控,控制植物疫情传播蔓延。
3.3 加强农药残留监测和农药市场监管 加强农药残留监测,及时掌握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状况和规律,查找农药残留形成的原因,提出解决的办法和措施,严控农药残留。加强农药市场监管,依法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药产销违法行为,做好农药终端销售商、零售商的监管和培训,完善建立销售商农药进销售台账制度,确保市场正常秩序。
3.4 大力推广综合绿色防控技术 以农业防治为基础,选用抗病虫品种,合理轮作,减少土壤病虫积累,培育壮苗,合理密植,清洁田园,合理灌溉施肥,推行作物健康栽培。综合防治上大力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用量。重点在全州的蔬菜、水果、茶叶产区,集成“光诱、色诱、性诱、食诱杀虫+喷施生物农药”,建设绿色防控示范区,重点示范优化集成农药的轮换使用、交替使用、精准使用和安全使用等配套技术。
3.4.1 推广物理防治 应用昆虫信息素、杀虫灯、诱虫板、食饵诱杀等理化诱杀技术,如:黄板诱杀蚜虫、粉虱、斑潜蝇,灯光诱杀斜纹夜蛾等鳞翅目及金龟子,专用性诱剂诱杀小菜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最大限度减少化学农药防治,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
3.4.2 采取生物防治 大力推广应用赤眼蜂、捕食螨、白僵菌、苏云金杆菌(Bt)、枯草芽孢杆菌、核型多角体病毒(NPV)等“以虫治虫”、“以螨治螨”、“以菌治虫”、“以菌治菌”等生物防治技术。充分发挥田间天敌控制害虫进行防治,选用适合天敌生存和繁殖的栽培方式,如果园生草栽培法,保持天敌生存的环境,保护天敌。
3.4.3 严管高毒农药,选用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 在蔬菜、水果、茶叶等园艺作物生产大县,开展低毒生物农药试点示范,促进农作物增产的同时,控制农药使用量。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注意选用对口农药,适时使用农药,严格控制浓度和使用次数,注意不同种类农药轮换使用,防止病虫产生抗药性,尽量避免使用对天敌杀伤力大的化学农药,优先选用生物农药。
3.5 合理使用农药 国家标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规定了各种农药在不同作物上的使用时期、使用方法、使用次数、安全间隔期等,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技术指导,让农药使用者严格按照准则规定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减少农药使用和浪费,避免农药残留超标。
3.6 提高新型植保机械使用率 目前背负式手动(电动)喷雾器占植保机械的社会保有量比例仍很大,其 “跑、冒、滴、漏”现象严重,影响了用药质量和防治效果,且造成浪费,加大了农药使用量。应进一步加大新型植保机械试验示范力度,因地制宜推广自走式喷杆喷雾机、风送式电动喷雾机、植保无人机等现代植保机械,采用低容量喷雾、静电喷雾等先进施药技术,提高喷雾对靶性,降低飘移损失,提高农药利用率,提升农药使用效果。
3.7 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 目前文山州共有专业化防治队伍93支、队员1 775人、拥有机动药械1 510台,在防治上实行“五统一”,即统一病虫测报、统一防治时间、统一供药、统一机械施药、统一调查防治效果的工作原则,每年开展水稻、小麦、油菜、辣椒、马铃薯、蔬菜、甘蔗、茶叶、烤烟等统防统治117.83万亩次。大面积专防效果比农民自防效果提高8.98个百分点,平均减少用药1~2次,可见推进统防统治,可减少农药的使用量。推进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一是要提升装备水平,发挥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补助、农机购置补贴及植保工程建设投资的引导作用,装备现代植保机械,扶持发展一批装备精良、服务高效、规模适度的病虫防治专业化服务组织;二是提升技术水平,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集成示范综合配套的技术服务模式,逐步实现农作物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的规模化实施、规范化作业;三是提升服务水平,加强对防治组织的指导服务,及时提供病虫测报信息与防治技术,引导防治组织加强内部管理,规范服务行为。
3.8 加强与农民的紧密度 农民是农药的使用者、消费者,农药减量根本上还需提高农民环保意识,支持专业服务组织做大做强,推动培训和服务下乡,积极开展“县、乡级农民骨干科学用药培训行动”,结合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重点培养种粮大户、病虫防治专业化服务技术骨干,提高科学用药水平。
3.9 强化宣传引导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站、报刊等现代媒体,开展主题突出、形式多样的“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统防统治、绿色防控和安全科学用药技术宣传报道,增强农民安全用药意识。并通过高产创建、示范建设,总结宣传好的经验,扩大示范带动效应,营造良好的氛围,让群众真正认同并行动起来,为实现农药零增长提供坚实的群众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