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传染病发生规律

2018-01-17 13:03
农业知识 2018年15期
关键词:传染源季节性疫区

病原体侵入动物机体,在一定部位定居、生长繁殖,并对机体造成损害,机体产生对抗这些损害的防御、适应、代偿等反应,表现出一定的临床症状,即发生了传染病。传染病的发展过程在大多数情况下具有严格的规律性,大致可以分为潜伏期、前驱期、明显(发病)期和转归期四个阶段。

一、流行过程的3个基本环节

传染源 传染源是指机体内有病原体寄居、生长、繁殖,并能向体外排出的动物和人,包括患病动物、病原携带者。

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经过一定的方式,侵入另一个易感动物所经过的途径;在传播方式上,分为直接接触传播和间接接触传播两种。传播途径尽管复杂多变,但就目前所知,病原体的更迭其宿主时只有3种方式,垂直传播、水平传播和Z型传播。

易感动物群 易感动物群是指一群动物作为一个整体对某种传染病病原体容易感受。动物易感性的高低,主要是由动物的遗传特征、特异免疫状态等因素决定,外界环境如季节、气候、饲养管理等因素,对动物群的易感性也有一定影响。

二、疫源地

疫源地是指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可传播到达的地区,它包括传染源活动的场所及被其污染的物体、房舍、水源、特地,以及该范围内有感染可疑的动物和贮存宿主等。在防疫工作中,对疫源地必须采取综合性防疫措施,才能控制疫源地内传染病的传播和防止新的疫源地出现。

疫源地的范围 疫源地范围的大小,主要根据传染源的分布和污染范围以及周围动物的免疫状况等具体情况而定,通常分为疫点和疫区。疫点一般是指患病动物所在的厩舍、圈栏、饲养户、草地和饮水地点等;疫区一般指某种传染病正在流行的地区,其范围通常比疫点大,是由许多在空间上相互连接的疫源地所组成。除患病动物所在地点外,还包括动物群在发病前后于一定时间内曾经到过的地方和可能被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等。疫区周围的邻近地区,随时都有遭到疫区内传染源侵袭的可能,因此通常称为受威胁区。

疫源地存在时间和消灭条件

疫源地存在时间的长短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但主要是根据传染源存在的时间及外界环境中病原体存活的时间来确定。所以必须根据疫源地消灭的条件,适时结束疫源地的综合性防疫措施。证明疫源地已被消灭的条件有三:一是传染源已被消灭,包括扑杀、死亡或治愈;二是传染源排到外界的病原体已被彻底消除;三是所有易感动物经过该病的最长潜伏期没有新病例出现。

三、流行过程的特征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是病原体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不断更迭其宿主的过程。这一过程始终保持着时间和空间的连续性,又受到复杂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因而流行过程表现出如下特点:

流行形式 一是散发。动物发病数量不多,在一个较长时期内都是以零星病例的形式散在发生,称为散发。二是地方流行性。动物发病的数量较多,但传播的范围不广,常局限于一定的地区,称为地方流行性,或此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地区性。三是流行性。发病数量多,发病率高,流行强度大,传播范围广,可在短时间内传播到几个乡、县甚至省,称为流行性。四是暴发。某种动物传染病在一个小的局部地区或动物群范围内,在短期内(该病的最长潜伏期内)突然发生很多病例时,称为暴发。五是大流行性。发病数量很多,流行强度很大,蔓延的范围非常广泛,可传播到全国或几个国家或整个大陆,如流行性感冒等。必须指出,上述几种流行形式的划分是相对的,不是固定不变的;如呈地方流行性或流行性发生的动物传染病,当某一环节受到限制时,常可转为散发。

时间分布 一是季节性。某些疫病在每年的一定季节内出现发病率升高的现象,称为季节性;根据季节性表现程度不同,可分为严格季节性、明显季节性、无明显季节性。二是周期性。某些传染病在一次流行之后,有规律性地经过一定间隔期(常常以数年计),再次出现流行;这种发病率呈现周期性的上升下降现象,称为传染病的周期性。动物传染病的季节性和周期性,是指在没有任何因素影响下的一种自然规律现象;如果采取适当的综合性防疫措施和改善饲养管理,就可以改变或制止它的发生。

地区分布 有些传染病由于受生态环境的影响(如地理条件、气温、雨水、植被、传播媒介等),常局限于一定地理范围内发生,称为地方性传染病。

猜你喜欢
传染源季节性疫区
梁幼生: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梁幼生: 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粕类季节性规律:豆粕篇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点
为年轻女医护剃光头发赴疫区作
疫区日记:一个120急救班组的武汉12小时
季节性需求放缓 钾肥价格下行
蔬菜价格呈季节性回落
远离季节性过敏
肺结核疾病慢性传染源的特点和预防治疗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