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党振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农技推广区域站,滑县 456400)
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发展已经完全脱离了传统的靠天吃饭的模式,是建立在科学化、机械化生产模式之上的。从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的农业生产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不利因素,制约农产品竞争力。例如我国的农业生产以分散的小家庭经营模式为主,导致农业生产水平低下,不能形成集约化效应;再比如农业生产过程中生产组织化程度偏低,限制了农民收入,也阻碍了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还必须要完善农业生产的社会化服务模式,以应对日益开放的市场环境和挑战,增加农产品的竞争实力,结合我国的农业生产情况,进一步延伸农业产业链条,使得农业发展可以与其他的产业之间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河南省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大省,是全国小麦、玉米、棉花、油料、烟叶等农产品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粮食产业占全国的1/10左右,油料作物产量占全国的1/7左右,小麦、玉米、烟叶、豆类、芝麻等农产品的产量也居于全国前列。滑县是中原经济区粮食生产核心区,也是河南省第一产粮大县,当地的气候地理条件适宜种植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红薯等农作物。2017年滑县的花生种植面积为2.2933万hm2,红薯为333.33hm2,食用菌零星,根据当地的产业结构,围绕农作物生产要求开展产业链条延伸,是当前滑县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主要产业为花生米及果的深加工及种植,红薯淀粉及食品等深加工及种植,食用菌的种植规模及加工,花生、红薯、食用菌三大产业基本成型。另外,在农业产业链延伸过程中,规模化企业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规模化企业才能促进农业发展形成产业化、集约化。当前滑县境内固定资产投资在千万元以上的企业有22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88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使全县的高效农业有了新发展。高效农业总面积达到2.67万hm2左右,而且建成了高平镇无公害蔬菜示范推广基地、慈周寨绿缘温棚瓜菜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业产业化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
但是由于滑县的农业生产水平一直不高,在产业链条延伸建设过程中还面临一些问题:(1)农产品深加工不足。产业链条的建设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在农业产业链条建设过程中,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是一个重要环节,深加工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利用价值,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虽然说本县的花生面积已达2.2933万hm2,但全县的油料加工企业多为家庭作坊式,设备落后、加工量小、出油率低、油质差;全县的红薯、食用菌产量本身较少且分散,而且缺乏大企业的收购和加工,很难形成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如滑县的红薯生产主要集中在城关镇和上官镇,虽然当地有一些加工粉皮及粉条的小作坊,但不成规模,同时也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品牌效应不高,不能形成影响全国的大市场。
(2)规模化企业动力不足。引入规模化企业对于农业产业链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企业的带动力较强,而且企业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可以将资源整合起来,对于农业产业链的建设有一定作用。但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规模化企业的带动力不足,也是影响产业链进一步深化发展的关键原因。规模化企业的发展受到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
(3)农业生产水平不高。农业生产水平是影响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基础设施薄弱,给农业生产效率带来极大影响,而且农业投入稳定增产与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加上一些农民的意识比较陈旧和传统,不容易改变,对现代农业理念的接受程度不高,所以缺乏创新精神和开拓精神。
(4)农业产业链组织衔接程度低。按照交易的理论可知,交易成本取决于交易双方的合作程度,农产品市场是一个典型的完全竞争市场,完全竞争的交易成本是最低的。但是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土地资源的分配不均匀,使得我国农产品生产分散性严重,在此条件下就很容易产生高昂的交易成本,农户几乎是以成本价将农产品销售给批发商或者零售商,这也导致农业产业链的组织衔接程度较低。
2.1 发展特色农业发展特色农业是农业产业链延伸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产业链形成的基础,特色产业与当地的农业发展规模有极大的关系。以滑县为例,当前滑县农业生产主要以花生、红薯、食用菌3个产业为主,在花生产业发展过程中,枣村、白道口、四间房北部沙地、慈周寨乡以小果和炒货食用为主,牛屯、半坡店乡以中大果为主,主要用于榨油。当前在这几个地方的花生种植面积已经达到2.2933万hm2,形成了一定规模;大棚温室主要集中在慈周寨、高平镇、八里营3个地区,可作为食用菌的种植基地,开展食用菌规模化种植。
2.2 不断延伸和拓展产业链产业链的纵向延伸与拓展是形成农业产业链的重要措施,从纵向发展角度来看,农业产业链的下游产业主要包括农产品加工业,从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着手进行管理,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针对当前滑县的农业生产模式也可以看出,滑县产业链延伸过程中的农产品深加工动力不足,因此应该要进一步从纵向发展的角度着手,在纵向上延伸产业链,通过农产品的深加工来实现农产品价值的增值。例如在花生产业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发展炒货,另一方面可以用花生榨油,提高花生的利用价值。另外,在产业链的延伸过程中还要从横向延伸方面着手,尽可能扩充农业产业链上的每一个产业环节的产品。
2.3 选择多种组织模式发展农业产业链鉴于农业产业链的形成基础以及发展水平和农业市场化程度的具体情况,滑县的农业产业链延伸过程中,还可以建立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组织,用于对产业链进行拓展和延伸。例如可以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还可以以生产企业为主体,以一种或几种农产品为核心,将生产企业和农户联合起来,实现风险共担,并让所有的参与者都可以共享收益,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再比如可以以订单生产为核心,依托农业市场,发展具有特色的地域产品,并且建立产销一体的产业链组织形式。在引进企业的过程中,要形成一系列配套措施,首先要根据当地的产业发展情况对企业进行筛选,如当地的农业产业集中在花生、食用菌等方面,所以在引入企业的时候,首先就要引入与加工花生和食用菌业务为主的企业。其次要完善对企业的扶持政策。政府应该要给予入驻的企业更多支持,如在税收上给予一定的优惠,金融机构给予一些对中小型企业的贷款支持,放宽贷款条件,从而提高企业的发展动力,在农产品加工过程中发挥出更重要的作用,促进农产品加工产业实现产业化发展。
2.4 加强农业信息化,促进产业链协调发展一个完整的农业产业链应该包括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内容,通过相关措施可以使得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保持协调顺畅,从而降低交易费用,使得产业链的整体经济效益得到提升。
对此,农业产业链发展可以从2个方面着手:(1)加强农业产业链信息化建设。在农业产业链建设过程中,各个成员之间可以通过信息参与和信息共享,提高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例如在农业产业链建设过程中可以加强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使得农业产品加工、运输、销售等过程都可以纳入信息系统中,实现对所有生产环节的全面管理,提高产业链的整体效益,具体到每一个环节中,要加强信息的及时传输,提高每个环节的控制水平。(2)发展农业产业链物流。物流指的是货物的流通,在产品生产、储存、运输、装卸、流动、销售等过程中都可以加强信息化网络的应用,使得农产品的流动速度得到提升,节约物流成本,提高利润。
综上所述,农业产业链的建立与延伸是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措施,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价值,带来更多经济收益。在农业产业链延伸过程中应该结合当地的农业产业情况,对产业链进行合理设计,并且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促进产业链信息畅通。
[1] 陈方宁,陈以增.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路径选择[J].知识经济,2016(12):50-51
[2] 谷永芬,吴倩.我国农业产业链升级路径选择[J].江西社会科学,2011(8):88-93
[3] 于东峰.加快推进滑县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12):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