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动物园参与保护区周边社区环境教育的实践和总结*

2018-01-17 02:59刘洋陈红卫
广东园林 2018年5期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动物园

刘洋 陈红卫

(成都动物园/成都市野生动物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81)

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是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就地保护的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措施,也是全球保护策略的基础[1~2]。我国自然保护区多位于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信息闭塞、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区域[3]。自然保护区内部及周边通常存在大量社区,其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很强[4]。自1956年我国开始建设自然保护区以来,其保护的有效性受到了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社区[5]。保护区的建立限制了社区对资源的使用,部分社区居民为了脱贫和生计,不惜损害保护区的资源[6~7]。但是,由于自然保护区与当地社区居民之间有长期相互依存的关系,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长远目标能否实现与社区居民的支持密不可分[2,8]。社区环境教育是协调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居民之间关系的有力措施,是引导居民与环境建立友好关系的教育,主要目标是引导居民“尊重、关心、保护动植物及其栖息环境”。

多年以来,成都动物园积极开展各种科普宣传工作,主动承担社会赋予城市动物园的责任,开展集科普教育、情感教育和生态道德意识培养为一体的项目。为发挥动物园教育和科普的重要职能,在政府组织下,成都动物园积极与白水河国家级保护区、黑水河保护区等创新开展了环境保护教育项目合作交流和商谈,目前,已与白水河保护区共同开发和申请开展教育科研项目《保护区社区环境教育模式研究—以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项目将借助成都动物园开展环境保护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保护区提升环境保护教育项目研发能力,全面提升保护区在项目管理、人员培训、社区参与等方面的能力。

1 保护区周边社区环教现状

国内很多自然保护区都开展过环境教育,教育对象包括当地政府职能部门、社区居民、宗教信徒、社区师生、保护区管理人员、导游和游客等[9~10]。通过创办刊物、电视媒体、网站宣传、中小学教育、编制宣传材料、讲座、夏令营、文娱演出、有奖征文等各种形式,向相关教育对象宣传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与保护区有关的法律法规,建立保护区的重要性以及生活污染、过度放牧、非法狩猎对生态环境的危害等内容,以期为教育对象提供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知识和技能,培养社区科学评价和利用自然资源的价值观[9~15]。

但是通过实地考察、现场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调研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居民对保护区开展的宣传教育认知情况,结果表明社区居民环保意识还有待提高,保护区的教育功能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5,11,13,16~17]。从现阶段来看,保护区从业人员是宣传活动的主要实施者,但是人数偏少,而保护区周边社区较多,加上社区居民外出务农或打工等原因,从业人员通常要进行多次宣传才能达到效果[16]。因此,社区环境教育是一项涉及面广的长期工作,由于保护区人员有限,必须吸纳更多专业机构与人员支持和参与[13]。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就地保护的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措施,现代动物园是野生动物异地保护的专业机构,而且科普教育已成为动物园的中心使命。加强野生动物就地保护和异地保护在环教方面的结合,可以提高野生动物综合保护的水平。因此,参与到保护区周边社区环教工作中,探索合作模式,动物园是理想的专业机构,但是目前关于动物园参与保护区周边社区环境教育的报道尚不多见。

2 成都动物园参与保护区周边社区环教的实践

成都动物园从2000年开始较为系统地开展环教工作,在做好园区环境教育活动的同时[18~19],也在保护区等地实践。2015年,成都市林业园林局研究决定启动“专类公园与自然保护区对口协作工作”,主要内容包括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与社区教育等。此后,成都动物园参与了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水河四川省级自然保护区、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鞍子河四川省级自然保护区及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多个项目教育合作,2015—2018年期间,成都动物园重点开展与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教育合作。

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彭州市境内,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批准建立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01.5 km²,以保护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等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其自然生境为主要保护对象,集保护管理、科学监测、宣传教育和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于一体。周边社区有中坝村、杨坪村、宝山村、团山村和九峰村近10 000人。保护区重视周边社区环教工作,但人员、资金和技术不足,迫切需要助力以提升环教效果。

在与白水河保护区的合作期间,成都动物园通过各种方式参与了周边社区环教的具体项目:1)与保护区工作人员一起为社区居民发放宣传资料,进行座谈、专访和组织政策培训;2)与保护区一起指导业务学习,对2 000多名保护区工作人员和社区居民进行专题培训、现场教学和组织讨论交流会;3)整合成都动物园的教育经验和白水河保护区的自然资源,开展了“追寻大熊猫的足迹”科学夏令营活动,让参与者在动物园和保护区2个地方了解大熊猫的各类信息,此活动获336名参与者好评,还被评选为四川省野保协优秀科普案例;4)利用微信公众号报道白水河保护区环教相关情况,通过动物园微信公众号发布的8条相关信息,了解白水河保护区环教信息的达到5114人,平均每条630多人次的阅读量,提高了宣传效果,提升了保护区的影响力;5)每年于保护区周边小学,与保护区合作,为近2 000名学生开展以“爱鸟周”为主题的科普进校园活动,评估结果显示教学知识、情感方面均达标,老师对课程满意度为100%,家委会全部满意,给予好评。因此,受众尤其是未成年人在知识和观念方面取得了变化,动物园与保护区周边社区环教模式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既丰富了动物园教育的内容,也优化了保护区的管理。

3 动物园参与保护区周边社区环境教育工作的意义

3.1 履行动物园和保护区的生态教育职责

现代动物园是野生动物异地保护的专业机构,中心任务是开展野生动物综合保护和科学研究,并对公众进行科普教育和环境保护宣传,其中动物园对公众的教育作用成为反映其社会作用的关键[20]。《动物园管理规范》中明确要求“要从建设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的高度,重视动物园的发展”[21]。保护动物、保护人类和动物共同拥有的生态环境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的主要职责。党在十八大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因此,积极开展生态道德教育既是政府的要务,也是企事业单位、家庭和个人应该积极响应的事情。作为一个城市动物园,肩负向公众特别是未成年人宣传和灌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的职责,应该积极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工作。动物园参与到保护区周边社区环境教育工作中,探索合作模式,可以加强就地保护和异地保护在野生动物环境教育方面的结合,更好地履行动物园和保护区的职责。

3.2 有助于社区环境教育能力提升

随着全球自然保护区数量和保护区内部及周边人口的与日俱增,保护与发展协调是问题的核心。长远看来,如果社区居民不参与,栖息地丧失的潜在原因和对物种的生存威胁就没有解决,野生动物就地保护一定不会成功。因此在保护区进行就地保护的项目中,教育是让周边社区居民建立支持和理解的关键。动物园的教育者具有公众教育的专业技能,以成都动物园为例,2000年在亚特兰大动物园帮助下已经比较正规地开始开展公众教育。成都动物园的公众教育教员通过自学、动物园各级内部培训、中国动物园协会等单位举办的公众教育专业培训、参加国际动物园教育工作者会议交流、参加相关比赛等方式,建立了一支优秀的专职公众教育教员队伍。结合动物园日常积累的经验,参与保护区环教时可以设计和制定更多有效的培训方案,提升保护区工作人员的操作能力,加强保护区基础建设,也让环境教育更加本土化,使环境教育具有可持续性。

3.3 取得良好的科普教育效果

动物园参与保护区周边社区环教,丰富了社区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满足了社区居民和部分游客的需求,可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以“追寻大熊猫的足迹”科学夏令营活动为例,项目以成都动物园大熊猫为起点,让参与者深度了解大熊猫的保护和繁育,以及相关野生动植物知识。项目内容包括在动物园和保护区中执行的两部分。在动物园部分中,通过“参观动物营养厨房”“小动物营养学家”“探秘国宝之家”“小兽医体验活动”“小丰容学家”“动物记忆大师”等环节,让参与者了解大熊猫、动物营养、动物健康、动物诊疗、动物福利等知识;在保护区部分中,通过“追寻国宝的足迹”“勇士云梯”“野外科考训练”“河滩寻宝,自然创作”等环节,让参与者了解动物的栖息地、野生动物科考等知识,从而升华对动物的热爱之情。项目将动物园幕后的工作展示出来,让参与者通过观察和互动体验学到相关的动物营养学、动物医学、动物科学等知识,变被动参观为主动学习。将动物园和保护区各自的优势结合起来,既扩大了动物园的科普教育影响力,又带动了保护区的科普发展。以点带面通过探寻大熊猫的足迹活动案例,唤醒公众对所有野生动植物保护的关注,并为以后其他物种的保护活动提供了经验。

3.4 扩大动物园和保护区的社会影响力

动物园参与保护区社区环境教育,通过形式多样化,扩大了动物园和保护区在全社会的影响力。以成都动物园为例,设有专门的网站、微博、微信等,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利用网络的快捷和交互性将动物园在保护教育、野生动物知识等方面的内容快速地进行宣传与推广。另外,还与多家新闻媒体进行合作,对动物园的新闻进行报道。通过建立动物园新闻宣传网络,可以引导大众传媒在生态道德教育宣传中发挥作用。

3.5 为动物园公众科普教育提供素材

参与保护区周边社区环教可以给动物园提供更多教育素材,丰富动物园公众教育的内涵。成都动物园与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教育合作,获得保护区生动鲜活的环教案例,为动物园开展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授课、保护区公众教育案例分析授课、出版《寻找蓝星上的熊猫王国》等宣传品提供了教学素材。成都动物园还利用保护区珍贵的图片和文章,制作了反映就地保护工作的展板和视频宣传片,在动物园中展示和播放,丰富展出内容,吸引游人。合作增加了动物园宣传内容,提高了成都动物园的公众形象,也提高了公众对动物就地保护的了解和关注度。

4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城市动物园已经由传统动物园向现代动物园迈进。现代动物园已逐步发展成为集动物保护、科普宣传、科学研究、娱乐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动物园除作为野生动物异地保护中心外,所肩负的科学普及教育和环境保护教育的职能被提到更为重要的位置,和科学研究、物种保护一起成为现代动物园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动物园创新性地参与保护区周边社区环教,对动物园和保护区是一种双赢合作。利用新方法和新技术,通过做好教育项目研发,建立科学有效的保护区社区环境教育模式,向更多的保护区和动物园进行推广,可以培养更多环教专业人才,有助于保护区与社区的和谐发展,也能切实推进动物园公众教育工作,在公众参与野生动物保护行动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提升保护区和动物园的社会影响力。

猜你喜欢
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动物园
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名录与分布
住在动物园里的“闪电”
浅议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分
摆摊后,一个喷嚏两个亿
你的新年flag是什么?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分析
黄河三角洲保护区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我家的动物园
钱塘江源头新建江山仙霞岭省级自然保护区
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获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