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健
【关键词】农业结构调整:误区:对策
多年来,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一直受到党中央的高度关注,对“三农”的报道也是目前广播电视宣传中的重量之一。几年来,新闻工作者在“三农”报道中出现的失误,也要求我们要理性思考,切实掌握“三农”宣传的对策。
一提起对“三农”宣传的失误,就使我们想起那些年对“吉字号”玉米大垄双覆种植和肉鸽等养殖项目的宣传,使我们一想起来就有一种对不起农民的愧疚感。
事情是这样的,上世纪九十年代鹤岗市委、市政府在管辖的农区(其他市县不知道),为了尽快扩大粮食产量,达到提前翻番的目的,在全市农业区域大力推广种植“吉字号”玉米,并实行大垄双覆移栽技术。因为是跨区种植,又没有经过试验和示范,农民们不认可,于是市委主要领导采取硬性压派办法,提出:“不换思想就换人,不移苗就移人”口号,使下面县乡都把硬性指标压到各村屯,农民们不认可扛着,村干部们只好利用村里积累的钱买来塑料布、种子等农资分给农民种,就这样各村存款十几万、几十万的村,两三年下来,这些富裕村变成了空壳村。不富裕的村因此欠下债务。而当时的新闻报道还大力倡导抓典型,全面呼吁农民改变玉米种植的新思路。而“吉字号”玉米是跨区种植,成熟不了形成潮湿粮。因此,农民编了顺口潘“一泡水儿,没有仁儿,两层皮儿,夹个芪儿、鸡不吃儿、猪不闻儿”。
一到春天,这种潮湿玉米铺满了各条街道水泥道上,晒十后才入库,作为陈化粮处理。肉鸽养殖也是,不知从哪冒出个飞禽养殖公司,大力推广种鸽,一万多元一组,使许多农民上当,当种鸽饲养到一定程度,答应回收的公司早已人去楼空。所鉴定的各类合同,不知谁负责,农民们养的鸽子只能向饭店和烧烤店推销,而收入还在赔本当中。
“吉字号”玉米种植、肉鸽养殖能够形成规模,其中恐怕也少不了新闻媒体的推波助澜。因此,应当引起新闻工作者的警惕。不恰当的宣传报道,会给农业结构调整带来难以估量的危害。
一、当前农业结构调整宣传的误区
1.缺乏对农业结构调整的正确理解,以偏概全。主要表现在一些报道把调整农业结构片面地理解为调整粮食比例。还有的把农业结构调整单纯理解为种植业结构调整,把主辅换位理解为农民都去养牛、养猪而不去种地,把宣传的功夫下在养殖上,甚至有些地方为了快出“政绩”出现了低水平的“滥调”,一味的买牛、买羊等等上的“空调”和对农民要求上的“强调”这些地方的农业结构调整報道,在不同程度地配合了当地党委、政府“政绩”的宣传。在新闻媒体推波助澜下产生的盲目,趋同的调整,导致了新的与市场要求相背离的农业结构,出现了新的农产品“卖难”。
2.缺乏对市场规律的正确认识,断章取义.主要表现为农业结构调整报道的“三多三少”,表达农民出现市场困惑的多,帮助农民剖析问题、释疑解惑的少:停留于介绍和提倡什么挣钱种什么的多,挖掘和总结农民的市场智慧、提醒农民躲避风险的少.一些地方的媒体只看本市、本县的局部市场需求,看不到大局及全国大市场的变化。归根到底,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就是,从事农业结构调整报道的记者自己不懂市场的发展,不明白什么是“按需生产”、什么是“比较优势”和什么是“竞争主体”什么、是“供给侧”改革。
3.缺乏辩证的理性思维,产生虚假新闻。主要表现在大量的农业结构调整报道缺乏导向性和前瞻性,以“吉字号”玉米宣传为例,当时玉米的价格是高是低,许多媒体只是瞎喊,“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往往是大豆丰收就报丰收信息,猪仔紧缺就报紧缺消息,没有自己结合市场发展的分析与思考:新闻媒体向农民传递的大路货,无效信息多,导致农民不是置之不理,就是无所适从:一些农业报道仍没有从过去那种上行下效的思维定势中走出来,报道本身落后于农业发展形势。
二、搞好农业结构调整和供给策改革报道的对策
1.立足长远,把握大局,正确理解农业结构调整和供给策改革的战略意义和深刻内涵。这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搞好农业结构调整和供给策改革宣传的前提。中央提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所谓战略性调整,就是不能只是简单地解决多种点什么、养些什么的问题,而是要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农业结构调整不仅仅是种植面积的增减和种植品种的轮换,它的出发点和归宿应该是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素质和效益,推进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是个系统工程,涉及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方方面面。只有善于把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放在国民经济的全局来看、放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看、放在全局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中来看,才能把握农业报道的大局,不断揭示矛盾的实质,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
2.树立市场意识、研究农业规律,正确引导农民走向市场。要想搞好农业结构调整宜传,就要用市场经济的思想观念审视农业发展的事件,筛选好农业新闻,并将市场意识贯穿于农业新闻采访写作中,使农民能比转容易地通过新闻报道,形象地理解掌握市场经济思想观念的内涵本质,掌握农业市场规律,从而很好地进行农业供给策改革,成功地走向市场。
《黑龙江经济报》曾经有过一篇报道:如何让洋快餐多吃“土豆”,这是一篇引导农民走向国际大市场的很有深度的作品,肯德基土豆泥断档事件为切入点,不失时机地提出了作为世界土豆生产大省的黑龙江,应该进军洋快餐领地的建议,这无疑对人们加深认识,抓住发展的机遇,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另外,本文还就如何让洋快餐多吃土豆进行了细致分析,可操作性很强,报道渗透着市场意识和对农业市场规律的把握,值得记者们借鉴。
3.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确立农业业结构调整报道的理性思维。农业市场变化多、新事多,新的做法、新的进展、新的典型层出不穷,也不断会有新的问题冒出来,这为新闻报道提供了产生独家新闻的“不竭源泉”。同时,记者也会受到许多假象和表层“泡沫”的干扰,因此,记者必须善于辩证地加以思考和分析,穿透假象,排除“泡沫”,农业结构调整报道才能更敏感,更加科学,更具有导向性,从而反映趋势,推动前进。
《中国青年报》曾经报道《“海南香蕉危机”的背后》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表面上看,这场“香蕉危机”和以往的农产品“卖难”差不多,其实都已发生了质的变化。文中说:“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光热条件,海南香蕉品质完全可以与洋香蕉媲美。但是,国内部分香蕉运销商将优质的海南香蕉贴上洋水果的标签,直接在北京等地销售。运销商从中赚了钱,但海南种香蕉农民都亏了本。更为严重的是,假洋品牌替洋香蕉赚了吆喝,而使海南香蕉的优良品质在国内市场上得不到普遍承认。”文中也指出:“海南省政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把香蕉确定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并没有销售,但是,政府不能管得太细,更不能强求农民种植香蕉,任何市场行为都会有风险,如果由农民自己决定是否种植香蕉,这个市场风险就小了。而如果政府要求,这个风险就被系统化了,这样非常危险”。通读全文我们不难感到,由于作者对“香蕪危机”产生的背景以及事情发展过程中各种因素的作用都全面掌握,并加以辩证分析,因而笔到之处游刃有余,不仅把整个事件叙述得清清楚楚,而且论理透彻,对事件做了一次很好的“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