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沙里淘金的过程。海量的图书是“沙”。2012年刘芳菲主持的《文明之旅·讀书之乐》爆出过一组数据:“2011年中国共出版图书37万种,按一年52周、每周读一本计算,这一年出的书就够一人读7115年。”简直是骇人听闻。如许恒河沙数的书,难免鱼龙混杂、良莠同在。“金”是什么?书籍里精彩、精辟、精湛、精粹的思想和观点。对于泛滥无度、海量符码的图书来说,“金”是稀缺的、罕有的,是藏身于海量信息之中的,这就需要“淘”。需要像淘金人那样付出“千淘万漉”的辛苦,方能“吹尽黄沙始到金”,找到对阅读者有用、有价值、有含金量的东西。
其一,沙里淘金。沙里淘金关键是要对所读之书精心筛选。国学大师刘文典说过,读书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当下有很多垃圾书、平庸书,根本不具备“鲜桃”的品质,全是“烂杏”而已,读这样的书,浪费时间,徒耗心神,根本不可能淘到什么金。余秋雨说:“一个人的阅读量不用太多。不盲目看很多书的人才是聪明人,才是优秀的读书人。”“不盲目看很多书”,就是精选的、高阶的阅读。这样的书里面“含金量”高,诚不我欺,容易品尝到“鲜桃”;这样的阅读,搜索成本低,“淘金”效率高,是读书的真谛所在。在这个意义上,盲目地强调“开卷有益”,是值得人们深思慎取的。沙里淘金还要慧眼识“金”。因为即便你看的是精选的书,目不识“金”,也是白搭。一方面,书本信息本身不会告诉你,哪是“真金”,哪是“废铜”;另一方面,“真金”与否,因人而异,还是要靠阅读者本人辨识甄选。这就要求阅读者要根据自己的阅读需要,找寻那些能与自己的思想发生共振或给予了自己有益启悟的东西。又或是一逮眼、一照面,就能使自己欣喜、感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清·李渔语)的东西。抓住并记下这些让人倾心或惊艳的地方,然后深思迁移,联想生发,将其转换成自己的东西,才是真正的阅读。
其二,点石成金。我们通过读书“淘”到了罕有的“金”,虽难能可贵,但那是别人的“金”,与你隔了一层,热闹是人家的,与你何干?换喻之,你阅读的东西如果不经转化,就像一条没有经过经纬织造的知识的线,它是游离于布之外的,没有融入你自己的思想的“布”。这样的“金”其实与“石”无异。所以,读书需要进行内化或转化性处理,必须找到契合自己的创新点、感悟点,用自己的价值观和方法论进行重构和再造,使之转化成自己的思想,融入你的生命和血肉,这样效果才能出来,才能实现超越。亚里士多德曾说:“笛子存在的意义就是完美地被吹奏。”读书存在的意义是“要读出自己的东西”。所以,“淘金”之后,还要会“点金”,点金的关键在于要有会写的“金手指”。会写,一要有抓创意、生灵感的能力。周国平说:“我爱自己的体悟远甚于从别人那里得来的知识。”写作是迎接灵感的仪式。若找不到灵感、顿悟和创意,就会有不知道写什么的茫然,又遑论“点石成金”或点别人的“金”成自己的“金”。二要有会写的能力,否则即便有了好的创意点和触发点,也会因写作能力跟不上而“胎死腹中”。写作能力是靠多写练就的一种本领和能耐。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写作则是“写千文而后能为”的一种历练和成长。写着写着,你就会感到自己的写作由艰涩而顺畅,由蹩脚而出彩,由痛苦而快乐;你就会感到自己的眼光变得灵动而老辣,思想变得深刻而有创意,语言变得清新而俊逸。这时你就达到了有能力没约束、自由表达、点石成金的境界。
(张健,滁州职业技术学院三级教授、教育部职教中心研究所特聘研究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