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上的蒙古征服

2018-01-16 17:20郑渝川
新民周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汗国欧亚大陆成吉思汗

郑渝川

真正意义上统一的蒙古帝国存续时间并不太长。在1260年后,蒙古帝国分裂为了元帝国、察合台汗国、钦察汗国和伊利汗国四个部分,而这些分部也在随后的时间里慢慢衰落。

尽管如此,蒙古征服对于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仍然不容忽视。蒙古征服打碎了此前经过千百年形成的欧亚大陆版图的秩序,造成了各民族和宗教势力的重新洗牌和融合,促成了大规模的移民潮流。蒙古帝国毫无疑问是征服的产物,却极力推行宗教宽容,倡导贸易,在大航海时代之前就构造了亚欧大陆上的顺畅商途。蒙古帝国深刻影响了欧亚大陆上诸多国家的政治体制,虽然一直以来学者和政治家都倾向于低估成吉思汗及其直系后裔的政治智慧,轻蔑认定他们只擅长突袭和围城战。

美国北乔治亚大学文学院教授梅天穆专注蒙古帝国史及军事史研究,其所著的《世界历史上的蒙古征服》用相对较短的篇幅,铺陈了蒙古帝国再造一个全新的欧亚世界的过程,梳理了这一过程中的重要要素。

这本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简述蒙古征服及蒙古帝国建立、分裂,长期发挥影响的有关情况。对照蒙古崛起、征服之前,与蒙古帝国建立与瓦解之后的欧亚大陆政治地图,我们不难发现,蒙古征服之前地图上的许多国家和政治势力,如金朝、西夏、克烈部、乃蛮部、哈喇契丹、花剌子模帝国、钦察部落联盟、阿拔斯哈里发国、大理、南宋、鲁木塞尔柱苏丹国等数十个国家(部落)消失了,相关人口大规模流动,民族融合态势明显。而一些国家因为蒙古崛起和征服的影响,也得到了增强,包括匈牙利、普鲁士和亞美尼亚等。

蒙古帝国分裂及瓦解后,出现了很多继承者,伊朗的概念就是在伊利汗国期间奠定的,而沙皇俄国的蒙古元素也非常突出(尽管历代沙皇尽可能朝着欧洲文化靠拢,希望摒弃蒙古元素标签)。土库曼、哈萨克、乌兹别克等中亚部族之后也慢慢地萌生了国家意识。奥斯曼帝国可谓蒙古帝国最为长久的继承者(从国家组织方式到政治文化)。18世纪末才被沙皇俄国吞并的克里米亚汗国,更是长期扮演着区域袭扰者的角色。

书中第二部分从不同侧面探讨了蒙古征服及蒙古帝国塑造全新欧亚大陆的表现。首先是开辟欧亚大陆商路。最迟在中国西汉年间,东亚、中亚、西亚和古罗马之间就已经搭建了丝绸之路,但这样一条商路并不稳定,商旅面临着重重关卡、税赋和匪帮劫掠的风险。所以,无论是古代中国,还是欧亚大陆的其他国家,在蒙古帝国崛起之前,游牧与农耕之间的贸易来往是非常有限的。书中指出,成吉思汗崛起中,就开始致力于保障商路安全,并鼓励商人公平交易。为了确保这方面的目标,成吉思汗发动了对花剌子模帝国的灭国之战。而在之后的窝阔台时期,欧亚大陆的商路上开始扩展了驿站体系。这之后蒙古帝国掀起内战和分裂,但有趣的是,各大汗国之间的贸易联系依旧紧密,商旅仍然可以获得足够的安全保障,跨越万里交付货物。

在蒙古崛起之前,欧亚大陆的文化交流颇为分散,许多技术、文化成果分享也并不及时。蒙古帝国建立后,古代中国与中东地区的天文学家合作在一起,发现了太阳系以太阳为中心,这比哥白尼早了200年。东西方之间的数学、医学等科学及技术应用,另外包括文化艺术在内的多个领域,也在密切交流。此外,游牧社会中女性的地位相对平等,因此蒙古女性在蒙古帝国初期开始就公开参与了国家事务,而在蒙古帝国解体后,非成吉思汗血统的贵族要想获得统治的合法性,也得娶一位成吉思汗的女性后裔,成为“驸马”,如14世纪末强极一时的征服者帖木儿。

猜你喜欢
汗国欧亚大陆成吉思汗
六、维吾尔人的抗争与准噶尔汗国的灭亡
三、准噶尔汗国与吐鲁番、哈密的联系
二、准噶尔汗国的建立与叶尔羌汗国
与南亚高压相联的欧亚大陆-印度洋经向环流
新时代中俄全面合作与欧亚大陆经济空间再拓展
如何在几分钟之内往返欧亚大陆
考古发现的舌头琴与欧亚大陆东部的古代游牧文化
成吉思汗
敦煌出土察合台汗国蒙古文令旨
成吉思汗的“大迂回”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