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莲 ,余孟英 ,罗凤 ,左春芳
1.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护理部,四川南充 637000;2.川北医学院护理学院,四川南充 637000
手足口病主要由于机体内肠道病毒所致的传染性疾病,较多发生与5岁以下小儿,此症状潜伏期在2~10 d[1],普通病例起病较急,患儿出现发热、厌食、口痛、口腔黏膜处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等,常见于舌、颊粘膜或硬额处,以手、足、臀部、臂部、腿部等部位出现斑丘疹表现。重症病例患儿病情发展迅速,危险性较高,可在1~5 d左右进展至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等[2],严重者可能存在致死可能性[3]。治疗此症状若无并发症,预后效果一般较好,于对症治疗一周即可痊愈,在此期间仍需注意对患儿进行隔离、消毒、口腔护理、更换衣物、修剪指甲、保持患处清洁干燥、服用抗病毒药物等,重症患儿则需严密监测病情变化,主要以脑、肺、肾等重要器官功能,在此基础上给予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维持血压稳定[4]。此症状的临床护理干预需正确选择,相关报道认为[5],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给予综合性、系统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治疗安全性。基于此,该次研究将2015年2月—2017年4月收治的86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观察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实施综合性、系统性护理,评价其护理效果,为临床护理选择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将该院收治的86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入院均符合2010版《肠道病毒(EV71)感染诊治指南》中重症手足口病诊断标准,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患儿,其中对照组患儿,男29例,女14例,年龄5个月~5岁,平均年龄(3.1±1.1)岁,平均心率(139.5±36.8)次/min,患儿平均收缩压(106.9±17.9)mmHg,平均舒张压(67.8±15.9)mmHg,(1 mmHg=0.11 kPa); 根据患儿临床体温表现分为:>38℃41例,体温不升2例;根据患儿皮疹分布位置为:四肢部位皮疹17例,臀与肛部周皮疹14例,口腔黏膜疱疹12例;根据患儿精神表现分为:萎靡者36例,嗜睡者17例,头痛或呕吐者14例,易惊者11例,抽搐者3例,肢体无力者8例,昏迷者1例,肌张力增高者9例,病理征呈阳性者21例;根据患儿呼吸系统表现分为:伴有咳嗽者37例,伴有呼吸浅促者21例,伴有呼吸节律改变者4例,肺部有痰鸣音与湿啰音者16例;根据患儿血常规显示:中性粒细胞>71%者 41例,白细胞>15×109/L者 42例,血糖>6.7 mmol/L者40例;经X线与脑电图检测显示:双肺水肿者3例,脑电图异常者13例,双肺伴有间质变化者26例。观察组患儿,男27例,女16例,年龄5个月~5岁,平均年龄(2.9±1.5)岁,平均心率(140.3±37.1)次/min,患儿平均收缩压(107.3±18.1)mmHg,平均舒张压(68.3±16.1)mmHg,(1 mmHg=0.11 kPa); 根据患儿临床体温表现分为:>38℃40例,体温不升3例;根据患儿皮疹分布位置为:四肢部位皮疹19例,臀与肛部周皮疹11例,口腔黏膜疱疹13例;根据患儿精神表现分为:萎靡者33例,嗜睡者19例,头痛或呕吐者16例,易惊者13例,抽搐者2例,肢体无力者6例,昏迷者2例,肌张力增高者6例,病理征呈阳性者23例;根据患儿呼吸系统表现分为:伴有咳嗽者35例,伴有呼吸浅促者19例,伴有呼吸节律改变者3例,肺部有痰鸣音与湿啰音者15例;根据患儿血常规显示:中性粒细胞>71%者 40例,白细胞>15×109/L者 41例,血糖>6.7 mmol/L者38例;经X线与脑电图检测显示:双肺水肿者2例,脑电图异常者11例,双肺伴有间质变化者30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即基础护理、用药指导、病情变化监测、健康宣教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患儿综合性、系统性护理,内容主要包括如下,①监测体温护理:患儿入院后及时给予体温观察并监测,侧重于发热体征及变化趋势,其中对肛温38~38.5℃者日均行4次测量,对≥38.5℃的患者日均给予≥6次测量,根据患儿体温情况表现酌情调整次数,在测温后给予患儿物理降温护理,同理根据患儿体温表现情况给予正确、有效的退热药服用降温,如交替口服乙酰氨基酚混悬液10~15 mg,1次/d+布洛芬5~10 mg,1次/d。采用服药间隔4~6 h行二次给药原则,期间应注意对患儿高热出汗后的衣物给予及时更换,避免患儿出现虚脱等不良反应,加强给予水分补充。②神经系统观察护理:患儿在入院1~3 d左右,护理人员需时刻注意患儿病情变化,提高重视力度,尤其对≤3岁未完全具备准确表达能力,对自身自觉症状无法清晰描述,如心慌、恶心头晕、头痛等,此时护理人员应重视患儿瞳孔、意识、生命体征、颈抗程度、肢体活动度等表现,对患儿有无神经系统病变早期症状或体征进行观察、识别,此外部分患儿表现呕吐样,应及时给予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使其呼吸通道顺畅,清除口腔内残留物,避免误吸,同时对患儿呕吐物性质、量等指标进行检测。③呼吸系统监测护理:加强对患儿呼吸系统的观察,侧重于监测其呼吸频率、形态、有无呼吸浅快表现、血氧饱和度降低、三凹征、节律不规、呼吸困难等指征,对其中存在呼吸系统或循环系统功能障碍者,即出现急性呼吸困难、心率加快、进行性低氧血症、呼吸浅且急促、血压升高者应考虑神经源性肺水肿发生的可能性,对此类情况患儿需给予严密监测,及时汇报医师,制定处理措施。④其他:在患儿体征发热期间,护理人员应协助并指导家属对其给予温水饮用,在进食方面需指导以易消化、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避免摄取刺激性食物,而对于存在意识障碍患儿可直接给予禁食处理,给予服用流质与半流质食物。此外,患儿在进食前后,护理人员需给予使用生理盐水或温水进行漱口,并提醒家属应尽量保持口腔内卫生环境,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治疗效果与症状消退时间,其中患儿治疗效果根据患儿临床中症状与体征表现进行评估,即显效:经治疗7 d后患儿临床症状或体征均消失;有效:患儿临床症状或体征明显消失;无效:治疗超过7 d,患儿症状未出现明显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该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采用(x±s)与[n(%)]表示,分别采用 t检验与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通过对两组患儿统计分析发现,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3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2.7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均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详细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疗效与症状消退时间比较
手足口病主要是由萨科奇病毒与肠病毒所致,以≤5岁患儿为主要发病对象,常见表现为四肢处、口腔、臀部等部位出现疱疹、疱疹、溃疡等,重症患儿具有伴发无菌性脑膜炎、神经源性肺水肿、急性弛缓性麻痹症、神经源性心肌炎等严重症状[6]。相关报道认为[7-8],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提供综合性、系统性护理干预可明显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或体征持续时间,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给予手足口病患儿皮肤、肢体、口腔等护理是具有必要性的,通过使用无菌棉签蘸取生理盐水对其感染部位进行消毒,维持其病变部位卫生环境,可预防患处导致糜烂[9]。综合性、系统性护理干预在此护理基础上更加细致全面,从其结果处可以看出,通过对两组患儿统计分析发现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3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2.7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发热与皮疹消退时间分别为 (2.02±1.03)、(4.26±1.09)d 均显著快于对照组发热消退时间(3.41±1.42)d、皮疹消退时间(5.75±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提示,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提供综合性、系统性护理干预,确有显著改善其临床症状与体征效果,增加了治疗安全性[10],因此临床治疗效率得以提升。
综上所述,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实施综合性、系统性护理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1]郭丹.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综合护理效果探究 [J].中国医药指南,2017,1(1):242-243.
[2]方丽琴.以家庭中心护理模式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父母负性情绪的影响[J].浙江医学教育,2017,1(6):22-24.
[3]吴琳琳.重症早期预警护理干预在手足口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6(3):157-158.
[4]李赛.重症早期预警的护理策略在小儿手足口病中的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2017,3(11):64-65.
[5]尚贵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应用前瞻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7,3(5):242-243.
[6]顾志霞.静脉丙球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观察与护理[J].当代护士,2017,1(7中旬刊):42-44.
[7]肖敏恒.重症手足口病的护理措施 [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7(8):178-179.
[8]曾倩,刘经飘,曾秋月.重症早期预警的护理策略在小儿手足口病中的影响[J].现代医院,2017,3(13):461-463.
[9]杨献玲,李丽景.血液净化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5(1):67-68.
[10]马钇求.重症早期预警护理在手足口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2(8):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