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允亮
山西长平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王台医院麻醉科,山西晋城048006
膝关节是人体活动度最大的承重关节,长期从事体力劳动或喜欢剧烈弹跳运动的人群极易发生膝关节损伤[1]。膝关节置换手术是一种常见的膝关节相关病症医治手段,临床实践证实膝关节置换手术对膝关节病症的治疗效果显著,患者术后要实现预期的治疗结果,仍旧需要术后开展关节功能恢复练习,但是术后疼痛感对患者的功能恢复练习造成一定阻碍作用,影响预后疗效[2]。该文选取2016年2月—2017年5月该院收治的5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采取膝关节置换手术实施诊治的患者应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治疗方式的临床治疗结果展开探究,现报道如下。
抽取该院接收并实施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56例作为研究样本,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7:11,年龄在35~67岁区间,平均为(59.44±3.26)岁,并发高血压12例,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5例;观察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8:10,年龄在37~72岁区间,平均为(61.54±3.65)岁,并发高血压14例,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4例。
对照组实施气管导管插管全身麻醉方式,应用药物包含丙泊酚(国药准字H19990282)4 mg/(kg·h),阿曲库铵(国药准字H20061298)0.3 mg/kg,七氟醚(国药准字H20090714)360 μmol/L,舒芬太尼(国药准字H20054256)0.3 μg/kg[3]。观察组选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方式,借助于超声仪器对坐骨神经及股神经实施阻滞操作。患者应处于仰卧体位,使膝部及下肢臀部处于弯曲形态,移动超声探头以获取坐骨神经横断面影像,实施局部消毒并连接神经刺激仪器,连接操作借助神经阻滞针,之后开展穿刺过程,此过程中需确保坐骨神经处于影像中央位置,注射罗哌卡因同时调节穿刺针以便药物扩散。之后换用高频超声探头对股神经实施上述神经阻滞过程。上述过程结束15 min后开展气管导管插管全身麻醉。只对股神经操作术后给予镇痛处理,选用股N阻滞镇痛方式。
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后产生的疼痛感及麻醉过程中血流动力学表现。
在该次研究中所涉及到的所有数据都将会被保存在Excel文档中,并且将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期间将会用到SPSS 13.0统计学软件。采用平均值±标准差(±s)的方式来表达计量资料,同时对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术后3 h的VAS评分为(2.4±0.7)分,观察组为(0.5±0.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24 h的VAS评分为(4.3±1.3)分,观察组为(2.2±0.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不同时刻观察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疼痛感均明显弱于对照组(P<0.05)。
麻醉过程中、比较两组患者插入喉罩、切皮、植入假体以及术后各指标变化,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麻醉过程中血流动力学表现对比
膝关节前部区域受股神经肌支、隐神经和闭孔神经前支支配,后部区域受坐骨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及闭孔神经后支支配,因此膝关节置换术需对坐骨神经、股神经及闭孔神经实施阻塞,才能满足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要求[4]。不过由于坐骨神经及股神经位置较深,一般常规神经阻滞手段无法实现预期效果,因此辅助使用超声仪器,使坐骨神经、股神经位置得以清晰体现,在超声仪器的指引下实现对阻滞神经的完美定位及穿刺操作,同时借助于超声仪器可知麻醉药物的扩散范围,该方式极大限度的提升神经阻滞的成功率[5]。
研究发现,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疼痛感明显弱于对照组,观察组在切皮、植入假体及术后时刻的MAP值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切皮及植入假体时刻的HR值均明显小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对采取膝关节置换手术实施诊治的患者应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治疗方式,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程度维护、患者术后疼痛感减弱均有积极作用,同时确保麻醉过程的安全性,无不良反应发生。
[1]倪文宗,李颖川,王爱忠,等.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镇痛中的应用[J].上海医学,2012,35(4):291-294.
[2]刘石磊,刘鹏飞,杨杰,等.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镇痛中的应用[J].双足与保健,2017,26(7):152-153.
[3]张茂先,马丽,李军平,等.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镇痛中的效果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11):262.
[4]薛瑞萍,吴震,王爱民,等.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15(23):2372-2375.
[5]戴国华,杨晓峰,谭克益,等.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镇痛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3):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