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旎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 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
临床上脑卒中病型分两种,分别是出血性脑卒中与缺血性脑卒中,该病在严重神经系统疾病中较为常见,具有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发病率高、患病率高、预后差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1]。脑卒中患者发病后最佳的抢救时间为3-6h,安排科学有效的临床护理途径,对成功抢救患者、降低致残率、病死率是非常重要的。我科室选取2015年8月1日-2017年6月20日期间收治的部分老年脑卒中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治疗,取得效果较好,具体如下所述。
选取在我院治疗的老年脑卒中患者(共收集100例),所选时间属于015年8月1日-2017年6月20日期间,将这10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这2组,50例为一组。
观察组——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范围上限值:76岁,下限值56岁,年龄平均值(66.59±13.38)岁;
对照组——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范围上限值:75岁,下限值57岁,年龄平均值(66.31±13.52)岁;
对比2组患者的各项资料数据差别较小(P值大于0.05),由于其对比性不强,则2组可以实施比对研究。
对照组:采取传统急救护理,具体如下:
1.2.1 院前急救护理
主动询问患者的病情状况,对患者病情进行初步判断,并分析发病类型(静态发病、动态发病),有利于判断患者脑卒中类型(出血性、缺血性)[2]。其次还需要做到保护患者呼吸道通畅(吸氧)、避免抽搐误伤舌头(垫牙垫)等,并密切注意患者的病情变化,监测其生命体征,以便突发事件发生后能立即采取措施。
1.2.2 院内急救护理
急救过程中全程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特别是其血压的波动情况;为了确定患者是否患有脑疝,密切观察其的瞳孔变化;之后采取常规的防感染护理、留置导尿管、气管护理等等[3];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苯妥英钠等等,适当的进行心理干预,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给予鼓励和安慰,获取患者信任,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观察组:由医院安排资历高、专业技能优秀的药剂师、检验师、护理人员以及医生成立临床护理路径小组,并制定相关的护理计划,主要包括健康教育、清洁、饮食、检查、康复训练、用药方案、护理、治疗、预期目标[4]等等,具体如下:
1.2.3 院前护理
在接到患者家属的急救电话后,立即发车前往现场,并通过电话与患者家属进行交流,初步了解患者的发病情况,并依此初步判断患者是脑梗死还是脑出血[5];之后平稳家属情绪,并指导其基本的急救措施,如清除口内异物、不可随意搬动、垫高头部等等,以此来维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1.2.4 转运护理
转运前——到达发病现场第一时间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并初步分析病情,之后妥善进行转运;
转运中——全程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适当的对患者进行吸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途中通知医院进行急救准备[6]。
1.2.5 院内护理
(1)根据患者的发病类型(脑梗死、脑出血)来选择相应的护理路径;
(2)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流,告知护理路径的目的、目标、内容以及相关流程,护理计划单会每日发放至患者手中,做好心理护理,取得患者信任[7]。
(3)护理人员每天都要严格实施护理路径表中的内容,若采取相关护理后患者病情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则重新制定相关的护理措施,并将病情变化记录下来,通知医生进行相关治疗[8]。
(1)观察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住院天数、费用)和生活能力指数评分情况(Barthel指数评价法);
(2)观察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采用计分的方法交由患者评定,评判标注为3分(非常满意)、2分(满意)、1分(不满意)三个等级,其中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50]×100%。
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2组患者的生活能力指数评分、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的均数,并用t值检验;用“%”的形式,表示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用卡方值检验。在用SPSS20.0软件核对后,当2组患者的各指标数据有差别时,用P<0.05表示。
(1)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能力情况及护理效果相比于对照组,2组数据存在高度的对比性,P值<0.05。如表1。
表1:对比2组患者的生活能力情况和护理效果
(2)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显著优于对照组(60%),P<0.05。如表2。
表2: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脑卒中在中医学属于“中风”范畴,该病发病预兆主要为呕吐、恶心、莫名晕倒、肢体麻木、头晕等等[9]。病人在发病后,家属一定要保持冷静,不可轻易移动患者躯体,并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基本的急救处理。
通过本次研究可知,采取临床护理路径的观察组,在住院费用、天数上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能力指数评分情况与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这说明临床护理路径具有提高患者治疗效率、减轻经济压力、促进良好的护患关系和提高患者生活能力的效果。
临床护理路径之所以能具备如此优秀的临床效果主要具有以下有点:
(1)最大限度的利用了人力资源,制定了科学有效的临床护理计划表,并严格遵守护理内容、实施医疗,有效的缩短了患者的住院天数;并通过有计划、有次序的护理方法,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康复效果,降低了住院费用。
(2)“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理念促进了护患之间的关系[10],护理人员提供舒适、高效的护理服务有效的减少了差错事件、纠纷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3)提高了患者的预后效果。护理效果的优劣直接从患者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中可以体现出来,通过临床护理路径的干预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综上所述,对老年脑卒中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1]高长凡.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老年脑卒中急救护理20例效果探索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5):86-87.
[2]魏义珍.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康复护理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4,4(17):77-78.
[3]李萍.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分析[J].健康导报:医学版,2015,20(04):81-81.
[4]洪叶.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评价[J].现代养生 ,2016,32(22):268-269.
[5]郭红梅.临床护理路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4,9(17):225-226.
[6]罗姣,曾晓梅,尹玲茜等.临床护理路径在康复科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 ,2015,12(29):147-150.
[7]蔡梦娜,王世广,赵建中.临床护理路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5,29(06):517-519.
[8]张建丽,吕勤.临床康复护理路径对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独立生活能力的影响[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7,31(01):72-74.
[9]王丽.临床护理路径在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4,28(34):140-141.
[10]方梅,郑粤湘,张卫等.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21):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