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联合MRI在腹部神经节细胞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2018-01-16 08:50玉苏甫肉孜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7年11期
关键词:神经节黏液磁共振

玉苏甫·肉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 830001

神 经 节 细 胞 瘤(ganglion cell tumors),是一种良性肿瘤,在临床上并不常见,多位于肾上腺与腹膜后间隙,影像学表现复杂,容易混淆,增加诊断难度[1]。目前,CT与MRI是疾病诊断的常用方法。在此,本文以28例患者为对象,探讨分析CT联合MRI在腹部神经节细胞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现将方法及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28例腹部神经节细胞瘤患者,11例女性,17例男性,年龄为18-47岁,平均(34.2±6.39)岁。19例无明显症状,3例伴有高血压,2例腹部不适,4例触及腹部包块。28例患者,均接受CT与MRI检查。

1.2 方法

1.2.1 CT诊断

采用西门子Sensation64螺旋CT仪,参数设置为120-140KV,采集层厚为0.6mm,重组层厚为3mm,进行三维重建。应用高压注射器,予以增强扫描,对比剂选择优维显(碘普罗胺注射液),剂量为15ml/kg,流率为3ml/s。注入对比剂后,于25-30s(动脉期)、45-50s(门脉期)、70-75s(平衡期)、240s(延迟期)等多个时间点,进行扫描,并测量不同时期的CT值,根据CT值,拟定判断肿瘤强化程度的标准:(1)无强化:CT<10HU。(2)轻度强化:10HU≤CT值≤19HU。(3)中度强化:20HU≤CT值≤40HU。(4)显著强化:CT值>40HU。

1.2.2 MRI诊断

采用西门子1.5T磁共振扫描仪,选择体部相控阵表面线圈,予以扫描。一方面,小倾角快速成像T1WI化学位移成像,同相位(ms):TR:125,TE:4.76,反相位(ms):TR:125,TE:2.38。另一方面,T2WI,常规SE加脂肪抑制序列,TR为 1660-2000ms,TE 为 108-115ms, 层 厚为3-8mm,层间距为0.8mm。应用高压注射器,在肘静脉,快速推注,予以增强扫描,对比剂选用Gd-DTPA,剂量为0.1mmol/kg,流率为3ml/s。注射对比剂后,按照轴位、矢状、冠状的顺序,完成扫描。对比肌肉信号与扫描结果,将T1WI信号及T2WI信号分为3个程度,即高信号、中信号和低信号。

1.3 统计学处理

对于本次研究所用的所有数据,均录入至EΧCEL表格中,通过SPSS20.0软件,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用卡方(Χ2)进行检查,计量资料用()表示,用t检查,“P<0.05”则表示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诊断结果

相比CT、MRI单独诊断准确率,CT与MRI联合诊断的准确率更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由 表1可 知,CT联 合MRI诊 断准确率为96.4%,明显高于CT诊断准确率(71.4%)与MRI诊断准确率(78.5%),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Χ2=23.134/14.597,P<0.01)。

表1:观察分析CT及MRI诊断结果

2.2 CT检查

28例患者,经CT检查,17例呈均匀低密度,11例呈不均匀低密度,密度区间为 15-42HU,平均值为(27.0±3.9)HU。对于不同时期CT值的增幅,动脉期为(3.0±0.5)HU,门脉期为(6.2±0.7)HU,平衡期为(10.1±1.6)HU,延迟期为(27.5±3.7)HU。另外,增强扫描中,分析强化程度,11例轻度强化,占39.2%(11/28),12例中度强化,占42.9%(12/28),5例显著强化,占17.9%(5/28)。

2.3 MRI检查

(1)T1WI信号:低信号有19例,稍低信号有9例。(2)T2WI信号:稍高信号有21例,较高信号有7例,且13例呈均匀信号,15例呈不均匀信号。增强扫描中,17例呈条絮状、云雾状强化,11例呈斑点状、不均匀条状强化。

3 讨论

神经节细胞瘤,是一种位于神经节细胞的肿瘤,多发生于第三脑室、颞叶和额叶等部位[2]。神经节细胞瘤,组成要素为未分化的交感神经细胞,促进儿茶酚胺与血管活性肠多肽激素的产生,临床上,以皮肤潮红、气短、出汗等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可伴有胸痛、腹泻、腹胀等症状[3]。虽然,临床上,腹部神经节细胞瘤并不常见,但是,近些年,该病发病率有所上升。因此,早期诊断该病,对尽快对症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前,CT与MRI是诊断腹部神经节细胞瘤的常用影像学方法。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指利用精确准直的Χ束线、Y射线以及超声波等,联合灵敏度较高的探测器,对人体某一部位,进行一个接着一个的断面扫描[4]。CT诊断,不仅扫描速度快,而且图像十分清晰,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若以使用的射线为依据,可将其分为γ射线CT(γ-CT)、Χ射线CT(Χ-CT)和超声CT(UCT)等。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属于断层成像,斯坦福大学的Flelix Bloch和哈佛大学的Edward Purcell于1946年各自独立发现了核磁共振现象[5]。磁共振成像,利用磁共振现象,通过人体,获得电磁信号,并重建人体信息。目前,平扫与增强扫描是MRI诊断常用的2种方式。其中,平扫,扫描过程中,无需注射对比剂,直接进行扫描。而增强扫描,需注射造影剂。

本次研究显示, CT诊断,符合率为71.4%(20/28),MRI诊断,符合率为78.5%(22/28),CT联合MRI诊断,符合率为96.4%(27/28)。CT扫描,平扫中,17例呈均匀低密度,11例呈不均匀低密度,平均密度为(27.0±3.9)HU。经MRI扫描,T1WI信号为低信号,T2WI信号为高信号。CT检查,肿瘤实质密度与黏液样基质差异不明显,MRI检查中,T2WI信号变化,与组织学表现息息相关,黏液样基质呈增多趋势时,细胞其他成分有所减少,表现为高信号,黏液基质呈减少趋势时,各个细胞成分不断增多,表现为低信号。因而,相比而言,MRI诊断,可清晰显示肿瘤内黏液样基质成分。CT扫描,速度快,较短时间内,便可显示肿瘤钙化状况,明确强化及血管观察方面,优势明显。因此,联合MRI与CT诊断,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综上所述,腹部神经节细胞瘤诊断中,MRI与CT各具优势,为提高准确效率,可联合应用2种诊断方法,减少误诊现象,为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1]任基伟,郝雅静,刘琪等.神经节细胞瘤的CT和磁共振表现及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4(05):611-612.

[2]刘袁君,杜成友,李德卫等.复杂性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4,13(06):486-488.

[3]李俊成,陶有茂,赵彤等.成人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纤维瘤1例报告[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6(01):142-143.

[4]王其平.探讨腹部神经源性肿瘤的CT表现[J].当代医学,2013(26):117-117,

[5]张洪业,邓凯.MRI在侧脑室中枢神经细胞瘤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CT和MRI杂志 ,2015(03):10-12.

猜你喜欢
神经节黏液磁共振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鞍区软骨黏液纤维瘤1例
会阴部侵袭性血管黏液瘤1例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黏液型与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Cif基因表达研究
黏液水肿性苔藓1例
超声引导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原发性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