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辉霞
甘肃省白银市中心医院红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甘肃省白银市 730600
临床慢性疾病中,高血压比较常见,且多发于老年群体[1]。随患者患病时间的延长,疾病的危害程度随之增加,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受到较大损伤。而高血压慢病管理模式则属于是一种比较现代化的管理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减少血压波动幅度[2]。此次研究,笔者将以112例老年高血压病患(接诊于2014年7月至2016年10月)为对象,着重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用高血压慢病管理模式对血压波动所产生的影响,现作出如下报道。
选择本院在2014年7月至2016年10月间接诊的老年高血压病患112例,并将之以电脑随机双盲法分成试验和对照两组,每组56例。其中,试验组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在60-89岁的范围之内,平均(69.82±4.17)岁;病程在2-24年的范围之内,平均(10.3±2.6)年。对照组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在60-90岁的范围之内,平均(69.91±4.25)岁;病程在3-26年的范围之内,平均(10.5±2.4)年。两组都经临床检查确诊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3],并签署本研究知情同意书,有完整的病历资料。比较各组的病程和年龄等基线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对56例对照组病患采用常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对56例试验组病患采用高血压慢病管理模式进行管理,详细如下:
(1)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对于收缩压>200mmHg亦或者是舒张压>120mmHg的病患,需立即让其住院治疗;对于收缩压>180mmHg亦或者是舒张压>110mmHg的病患,需先对其进行紧急处理,并密切观察病情2h,若血压仍无降低趋势,需立即让其住院治疗。
(2)加强对患者血压测量的周期进行管理的力度,若本次测量提示患者血压>标准临界值,需告知在此后的1w之要任意选择3d回院测量血压。若4次测量的血压值都>临界值,需明确患者血压过高,要告诉患者严格遵医嘱用药,并每隔3个月回院测量血压1次。
(3)针对严格遵医嘱用药后血压未降低的病患,需合理调整其降压药物的使用方案,并于用药后的2w之内准确记录血压的波动情况。针对用药后血压有所降低的病患,可适当增加其用药剂量,亦或者是选择使用联合用药方案。对于未严格遵医嘱用药的病患,需寻找其不严格用药的原因,若是患者自身的原因,需采取定期电话随访等方式提醒其用药,此外,也可将用药的方式以纸质的形式打印给患者;若是药物不良反应导致患者不定时、定量服药,需要及时更换其它种类的药物。视患者血压的变化情况,合理调整其用药的种类以及服药时间。
(1)记录两组管理前、后血压的测量值,并计算出各组白昼和夜间的血压波动值,然后再进行比较。
(2)利用本院自拟的问卷调查表,并于两组患者连续管理12个月之后,评估其对血压控制效果的满意程度,分为不满意、基本满意和非常满意3个等级,分值依次是0-69分、70-89分、90-100分。
如表1所示,试验组白昼时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波动值均明显比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并且,试验组夜间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波动值也明显比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
表1:两组血压波动值的对比分析表 (mmHg)
调查数据显示,试验组对血压控制效果的满意程度高达96.43%,明显比对照组的83.93%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问卷调查结果见表2。
表2:两组问卷调查结果的对比分析表 [n,(%)]
利用高血压慢病管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管理,可通过及时、充分的评估患者病情的方式,明确其是否需要住院治疗亦或者是回家疗养,其判断的根据在于血压水平[4]。相关数据资料显示,健康人的标准舒张压水平<90mmHg,收缩压水平<120mmHg。若受检者的舒张压水平>110mmHg,并且,收缩压水平>180mmHg,即可判定其为重度高血压[5]。严格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血压测量周期进行合理的划分,一般为每3个月回院检查1次[6]。此外,患者在家中也需要每日按时测量血压水平。而医务人员则应采取电话随访等方式,充分了解患者血压水平的变化情况。在综合分析患者血压变化数据的基础之上,根据用药效果,对患者的用药种类和服药时间等作出合理的调整,可显著提高其血压控制的效果,降低血压波动幅度[7]。研究发现,对于接受高血压慢病管理的老年高血压病患来说,其白昼以及夜间的血压波动情况均明显优于接受常规管理的老年高血压病患[8],这一结果和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在此次研究当中,我们对56例试验组病患进行了高血压慢病管理,对56例对照组病患进行了常规管理,结果显示,试验组白昼和夜间的血压波动值均明显比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对血压控制效果的满意程度为86.43%,明显比对照组的83.93%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可见,高血压慢病管理模式对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波动程度以及提高患者满意度均具有比较明显的促进作用。对此,临床在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之时,可优先考虑使用高血压慢病管理模式,以进一步提高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综上所述,于老年高血压中合理应用高血压慢病管理模式,有助于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提高预后效果,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1]孟晰.社区高血压慢病管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7,30(11):68-69.
[2]李黎,申晓芬,王浩宇等.慢病管理团队主导的高血压控制效果评价[J].西部医学,2015,27(10):1522-1525.
[3]俞慧群,王珍珍,张淑燕等.临床药师参与高血压慢病管理的效果评价[J].中 国 药 师,2015(02):291-292,306.
[4]李文玲,王媛,李文等.高血压电话访问式健康管理模式成本效果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28):3375-3377.
[5]陈阳,程颖,马军等.社区慢病管理的实证性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 ,2013,10(28):141-143.
[6]宋金德,黄福先,肖可等.社康中心慢病管理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美容医学 ,2011,20(z1):312-312.
[7]张惠芳.某城镇社区慢病管理中高血压病人的管理情况调查[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15):238-238,229.
[8]杜丽君,白廷军.宁波市江东区社区责任医生团队服务模式对高血压管理的效果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11,14(04):405-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