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伟丽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农业科技培训教育站 213161)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业生产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就对新时期的农业从业者提出了更高要求,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成为了发展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力量。因此,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对于推动农村创新创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以及助力乡村振兴都具有重要意义。
常州市武进区是江苏省的农业生产大区,全区耕地面积为3.2×104hm2,农业生产总值达44亿元,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人数达7万余人,全区已形成稻麦、林果、花木、水产、蔬菜等几大优势农业产业。武进区的农业发展,不仅关系着全区群众的“米袋子”“菜篮子”,同时也直接影响着当地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笔者拟依据武进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现状,分析现阶段武进区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推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进行思考,以期全面提升武进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力度和水平。
武进区的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起步相对较早,经过多年努力,已初见成效。主要体现在:(1)形成了一定规模。截至2017年底,全区已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4.6万人,培育程度达62.5%,并以每年新增培育3 000人以上的速度持续增长。(2)涌现出一批典型。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武进区涌现出一大批技术精、能力强的职业农民代表,并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同时,一批典型的现代农业企业的发展前景也令人期待。(3)健全了一套培训机制。采取课堂授课与参观实践相结合的模式,根据当地主导产业和生产关键环节,分专业、分阶段开展培训,并挂牌了10个实训基地,为职业农民的实践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受传统观念和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大部分群众对农民这一身份的认同感不强,宁愿打工、甚至赋闲在家也不愿当农民的思想普遍存在,年轻人及高学历群体更是较少有从事农业生产的意愿,大多数合作社、家庭农场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因此,要实现“让职业农民成为令人尊敬的职业”这一目标任重而道远。
目前,武进区的新型职业农民大部分是原有农民转型,年龄结构偏大、学历偏低。以2017年为例,在3 200名新增职业农民中,年龄在40岁以下的仅为18%,学历在大专及以上的仅为13%。这样的人员结构使农民对新理念、新品种、新技术、新知识、新型农机具的接受力不足,种、养殖还是主要依赖传统经验,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农业生产方式陈旧,农产品品种创新不够、产量不高、质量不精。
规模经营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大方向,也是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的必由之路。武进区的新型职业农民在数量上已较为可观,但在质量上还有待提高。除部分合作社及家庭农场外,大部分农民的经营规模普遍偏小,尤其是园区化经营比例过低,这不利于农业的集约发展和效益提升。
对于青年农场主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建立轮训机制,采取“院校+基地”的形式,着重加强他们在农业科技文化素质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提升他们的生产经营技能和管理水平;对纳入省级农业职业技能培训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专业合作社带头人、专业服务人员等,进行“理论+实践操作”的培训,通过传、帮、带的方式,促使参训学员迅速掌握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等知识和技术;对其他种养大户,则由乡镇(街道)农技农机站实施区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通过短期的“集中授课+参观学习”形式,侧重于对他们进行农业生产技能的培训。同时,还要积极探索农业新生力量的培育,建立学历教育的培训体系,鼓励基层联合农业院校采用“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模式对新型农民进行中长期培养,以确保现代农业发展后继有人。
要充分发挥农广校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的主阵地作用,弘扬“不怕困难、勇于创新、奋发向上、超越自我”的农广精神,主动适应新形势、新情况、新要求,解放思想、创新思路,重点抓好四项创新服务,以强化培育成效。具体措施为:(1)大力宣传推广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利用农村远程教育网、农广在线、农技耘APP等农技推广服务资源,全面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2)逐步完善和巩固提高农民培训实训基地(农民田间学校)建设,加大实训基地培训和田间课堂教学,建成以农民为中心、田间为课堂、实践为手段,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示范学习基地,充分发挥基地的培训、实践、示范、引领等作用。(3)建立各类师资跟踪联系服务制度,实行农民培训教师与新型职业农民对接,通过现场指导和网络信息平台远程指导等途径,做好培训后延伸服务。(4)通过产销对接、金融帮办等活动,全面了解培训对象在问题建议、产品品牌、金融保险等方面的需求,帮助培训对象释疑解惑、解决问题。(5)引导新型职业农民成立协会等组织,提高自我组织能力,加强信息沟通,实现抱团发展。
分级建设师资体系,优化配置新型职业农民师资队伍,并实行动态考核管理。具体措施为:(1)继续按需引进省内优秀知名专家教授;(2)扩大范围在本地区行政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社会团体等单位中遴选教师;(3)优选乡镇土专家、致富能手,使其加入到教师队伍中;(4)在区农业系统中推选一批年轻的、新的专业技术人员,经培训使其成长为新的讲授教师;(5)切实发挥各级师资专业能力,鼓励其编制培训教材,并不断更新培训内容,以满足经营型、专业型和服务型三类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需求。
政策扶持是推动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的基本动力,是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的根本保障。具体措施为:(1)尽快建立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制度,建立“政府主导,人事部门、农工办及农业生产部门负责承办”的体制机制,制定统一的认定管理意见。(2)建议出台“凭职业资格进入农业领域的农业准入制度”,对取得资格证书的职业农民给予财政补贴和优惠贷款等扶持政策。(3)精准惠农补贴,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鼓励散小户流转土地,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的规模经营,优化农业从业队伍,推动农民职业化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