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韬 匡中国 罗品兰 曾佑红 孙桂兰
(兴义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 贵州 兴义 562400)
支气管内膜结核是一种以气管和支气管粘膜或粘膜下层异常为主要表现的结核病,部分患者还会侵及肌层和气管软骨,多是结核细胞入侵支气管粘膜所引起的[1],若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支气管狭窄,且支气管狭窄为不可逆的病变,严重者可并发感染、肺不张、咯血和呼吸衰竭,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2]。因此,早期、及时、准确的诊断尤为重要。笔者选取45例患者进行本次研究的目的是探析纤维支气管镜诊断支气管内膜结核的价值,总结如下。
选取2015年6月21日—2017年10月20日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内膜结核的患者45例,均经病理活检确诊,并排除心肝肾重要脏器严重疾病、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精神障碍及妊娠期和哺乳期的患者。
45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9/16;年龄最小21岁,最大69岁,平均年龄(48.16±5.87)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2年,平均病程(12.53±2.74)个月;临床表现:咳嗽38例、痰中带血或咯血13例、胸闷气促30例、发热30例、盗汗9例、食欲不振和消瘦17例。
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于患者吸气末应用多层螺旋CT机对患者的肺尖至肺底进行扫描,将原始数据的重建厚度和间隔均设置为0.625mm,将所有图像传至ADW4.3工作站,应用多维平面重建(MPR)、容积重建(VRT)、曲面重建(CPR)、仿真内镜(VE)和最小密度投影(MinIP)等方法进行重建。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检查前8小时嘱患者禁食,检查时给予患者去枕平卧位,并备好检查所需的毛刷、活检钳等配件,给予患者2%利多卡因进行雾化吸入,之后经鼻、咽和气管隆突置入纤维支气管镜,全面观察患者左右支气管,最后对病变部位的黏膜进行刷检和活检,其中刷检涂片行抗酸染色,活检行病理组织学检查。
观察并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
应用SPSS18.0软件分析和处理研究数据,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多层螺旋CT扫描诊断支气管内膜结核的准确率为93.3%,纤维支气管镜诊断支气管内膜结核的准确率为95.56%。二者比较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详见表。
所有患者活检组织病理检查的结果显示均可见上皮样细胞、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和干酪样坏死构成的结核结节,4例患者手术过程中肺表面可见散在的结核结节。
45例患者50处支气管内膜病变,其中6处右上叶支气管内膜病变,19处右中叶支气管内膜病变,8处右下叶支气管内膜病变,2处右主支气管合并右上叶支气管内膜病变,9处右上叶支气管内膜病变,6处左下叶支气管内膜病变;病变以支气管粘膜肿胀为主,其中浸润型2例(粘膜覆盖有脓性分泌物)、溃疡型9例(粘膜呈溃疡性改变)、瘢痕狭窄型21例(纤维瘢痕引起粘膜狭窄)、增生型13例(粘膜有肉芽结节者)。
支气管内膜结核的好发部位为双肺上叶、中叶和下叶支气管,多继发于活动性肺结核,起病缓慢,但患者的早期症状和体征无特异性。肺内病灶中的结核分枝杆菌直接植入之气管粘膜或通过支气管周围组织侵犯支气管粘膜为最主要的感染途径,其次还可以经肺和淋巴结结核蔓延、淋巴管、血液进行传播[3]。
支气管内膜结核在结核病中所占的比例为20%~47%,且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支气管内被坏死组织覆盖而缺氧,呈酸性影响了病变组织药物的吸收[4],因此临床治疗多在全身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局部治疗,以提高支气管粘膜的药物浓度,最大程度地发挥抗结核药物的作用,缓解患者的痛苦[5]。
综上所述,纤支镜诊断支气管内膜结核的准确率较高,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病情结合螺旋CT诊断,避免误诊和漏诊。
[1]陈梅英,陈小红.个性化舒适护理在支气管内膜结核冷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3):198.
[2]王莉莉.同伴教育在支气管内膜结核行支气管镜局部注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J].蛇志,2014,26(3):312-313.
[3]冯静,李君.内镜高频电灼联合化疗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的临床护理[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1):120-121.
[4]李倩,马静,赵凤美,等.经支气管镜综合介入治疗儿童支气管内膜结核45例[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5,30(16):1229-1232.
[5]谭红玉.经可弯曲纤维支气管镜局部注药联合雾化吸入结核药物方法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的疗效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6):152-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