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信教授治疗皮肤瘙痒症的临床体会

2018-01-16 09:27李艳张剑杨文信
医药前沿 2018年18期
关键词:润燥血虚安神

李艳 张剑 杨文信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四川 泸州 646000)

皮肤瘙痒症是临床皮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它指临床上无原发性皮肤损害而以瘙痒为主的皮肤病。由于患者反复搔抓可出现继发性皮肤损害,例如抓痕、血痂、甚则湿疹样变、苔藓样变[1]。患者因瘙痒症状发作,病程迁延,加之老年人机体抵抗力及免疫力逐渐下降,日久会形成越抓越痒,愈痒愈抓的恶性循环,由此可能出现一系列的精神症状,例如:抑郁、焦虑、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而这种不良的精神状态反过来可能会进一步影响人体各系统和器官的功能[2]。因此可见精神因素与瘙痒症的发病密切相关,而本病也可能是患者焦虑、抑郁等情志异常的重要原因[3]。

祖国医学称皮肤瘙痒症为“风瘙痒”、“痒证”或“痒风”等[4]。传统中医将本病辨证主要归纳为血热内蕴,湿热内蕴,血虚风燥等证型,其又以血虚风燥证多见。我们都知道在治疗血虚风燥证的皮肤瘙痒症当以养血润燥为之大法,然而我院杨文信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认为本病在养血润燥的基础上,联合解郁安神之品可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鄙人查阅文献发现也有相关的报道,探其原因,当从以下理念进行理解。

1.从“肝主疏泄”探讨本病的发病

中医认为,肝为“将军之官”,主疏泄,善喜条达而恶抑郁,在志为怒,体阴而用阳,为藏血之脏。《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若肝脏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条畅,自然会心情舒畅。反之,若肝失疏泄,则情志内伤,导致脏腑气机运行紊乱,进而产生各式各样的并发症。正如《素问•举痛论篇》所言:“百病生于气也”。研究表明,肝脏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也可能存在必然的联系,中医肝脏能够调节心理应激反应的生理机制[5]。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者因焦虑、抑郁、紧张等不良情绪造成气机不畅,肝气郁结,肝失疏泄,气血失和,加之年老体衰,脏腑亏虚,风邪外袭,血虚易生风化燥,肌肤失去濡养,故致全身皮肤瘙痒不止,皮肤干燥脱屑。由此可见肝失疏泄与本病发病尤为密切。

2.从“心主神明”探讨本病的发病

情志失常也可能诱发本病,其与心也密切相关。《灵枢•邪客》记载:“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说明“心”作为人体的最高统帅,主宰着人体脏腑功能活动的同时,又主宰着人的精神调控。《类经•情志九气》言:“情志之伤,虽五脏各有所属,然求其所由,则无不从心而发。”清•费伯雄《医醇腾义》又曰:“然七情之伤,虽分五脏而必归本与心。”说明人体若情志所伤,首先伤及心神,继而影响人体其他的脏腑,导致全身脏器气机不调。《黄帝内经》云:“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这也充分认识到“心主神明”这一特点在瘙痒发作或进一步加重起到的重要作用。研究表明,若老年患者因焦虑、抑郁、烦躁不安等情志所伤,导致气血不和,伤及人的心神,日久气血生化失源,肌肤失养,血虚易生风化燥,引起患者全身瘙痒不适,皮肤干燥脱屑。

3.典型医案

王某,女,65岁。因全身皮肤反复瘙痒10余年就诊。患者退休后全身不明原因出现瘙痒,每于情绪不宁及入夜后尤甚,先后在多家三级医院就诊,曾口服西替利嗪、扑尔敏、湿毒清胶囊及外用炉甘石、皮肤康洗剂等药物,用时有效,停药即发,多年反复发作。查体:情绪抑郁寡欢,全身皮肤干燥,颈部、背部及大腿内侧可见散在皮肤抓痕,未见红斑、丘疹、鳞屑等。舌质淡,苔薄,脉细弱。诊断:风瘙痒。综观脉症,辨为:血虚风燥证,治以养血润燥,解郁安神之法,方用养血解郁汤(经验方):当归15g,生地黄15g,川芎10g,白芍15g,刺蒺藜15g,防风10g,柴胡10g,香附10g,茯苓15g,合欢皮20g,首乌藤20g,炙甘草5g。7剂,每日一剂,水煎服。嘱患者保持情绪舒畅,戒酒,忌食牛羊肉、鱼腥发物及辛辣刺激等食物。

二诊:患者瘙痒较前缓解,瘙痒发作局限,夜间入睡尚可,守原方继服10剂,诸症均消,未见复发。

按:因老年患者的各种腺体功能减退,皮肤易干燥瘙痒,加之患者退休于家中,造成心理及社会地位落差大,长期易出现烦躁、焦虑、精神抑郁等不良情绪,而这种不良情绪可诱发或加重全身皮肤搔抓频率,增加瘙痒症状。上方由四物汤(熟地黄改生地黄)的基础上化裁而来。唐•孙思邈《千金要方》中阐述:“痒症不一,血虚皮肤瘙痒,宜四物汤加防风”。方中当归温而不燥,滋而不腻,具有补血不滞血,行血不伤血,体现“治风先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针对本病主证,故为君药;生地黄、川芎、白芍、刺蒺藜、防风共为臣药,川芎为血中气药,助君药当归补血而不滞血,直达病所。生地黄甘寒质润,无滋腻之性,可清热凉血,此外,刺蒺藜、白芍均入肝经,并奏柔肝平肝之功,缓解情志不畅之兼证;柴胡、香附具有疏肝解郁之功,茯苓宁心安神,与炙甘草合用,可奏健脾益气,培土荣木之功,使中焦运化功能正常。合欢皮可解郁安神,又因首乌藤可养血安神,两药共奏镇静安神止痒之效,故以上均为本方佐药;炙甘草兼为使药,可调和诸药。因此本方即可养血润燥,又能解郁安神,促使人体的气血充盈,肝气畅达,心神得安,肌肤得以濡养,可缓解患者皮肤瘙痒症状,又能形神并调,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江苏科技技术出版社,2009.

[2]张子福.桂枝汤加味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58例[J].甘肃中医,1997,10(5)18.

[3]林星游.当归饮子加减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51例[J].中医药学报,2009,37(5).

[4]喻文璋.中医皮肤病性病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

[5]胡素敏.肝主疏泄与心理应激的理论探讨[J].江西中医药杂,2003,34(2).

猜你喜欢
润燥血虚安神
床头挂香囊,安神又助眠
秋日滋阴润燥佳品——百合
白露秋分 润燥养阴
醒酒安神,用“五灵脂丸”
血虚体质人群日常调理很重要
血虚≠贫血
冬季如何补肾护阳、润燥养阴
分清安眠药与安神药
血虚≠贫血
养血安神汤治疗失眠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