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省宜昌市五峰湾潭镇派出所接到湾潭镇河长办电话,称三台坡村刀枪河河段中游有人放药毒鱼。湾潭派出所民警等立刻赶往现场,经过多番缜密调查,最终找到了投毒之人小林,小林也对自己毒鱼一事供认不讳。原来事发当天,小林开车前往五峰钓鱼,由于没有收获,便起了毒鱼的歪心思,当地村民发现后报警。
鉴于小林认错态度积极,表示愿意接受相关处罚,按传统处理流程,公安机关将对小林进行行政处罚(罚款、检讨等),让其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
“我们和警方商量后,决定改变处罚方式,既让小林为错误行为承担后果,又能起到宣传警示的效果。”河长办工作人员付华荣说,经与小林商议,对其惩罚措施包括:向河段投放5千克鱼苗、向三台坡村民道歉,“发微信朋友圈,警示身边亲朋好友”等。“我当时有点懵,本以为会受到罚款等处罚,没想到会让我在朋友圈认错。”小林告诉记者,这种特殊的处罚措施他愿意接受。
“因为我在湾潭刀枪河放药捕鱼,对河道生态造成了很坏的影响,现自觉进行补救。本人还诚挚的向湾潭人民道歉,保证不再犯类似错误,并当好义务宣传员。希望大家都引以为戒……”5月17日下午,小林按照约定,在朋友圈发布了“认错帖”。
“大家都很支持,效果很好,也让我长了记性。”小林说,发帖不到1小时,就有250多个微信好友点赞支持,还有朋友打来电话对他进行教育。当地政府公众号对小林的帖子进行转发,五峰、鹤峰、宜都等地不少河长都对这一创新表示认可,并询问了相关细节。“小林和我孩子差不多大,正是人生成长期。把传统的处罚改为适合他们的方式,效果更好。”付华荣告诉记者,按照传统方式,可对小林进行2 000元罚款。罚款交了、事情了结,当事人的思想是否能转变呢?小林在朋友圈发认错帖,劝导大家参与生态保护,积极效果不是一次罚款所能取代的。
五峰湾潭镇派出所辖区面积大、山林、溪流交错、人员分布广,在河道保护等宣传中,一直在探寻更好的方式。该所警员平均年龄不到30岁,对年轻人的网络交流方式更了解。
调查中,民警发现,小林喜欢上网,经常在微信发视频,不少网友与其互动。警方便和河长商议决定,“借道”小林的爱好,达到教育目的。在依法依规、征求当事人意见的前提下,让小林通过朋友圈认错,精准的影响到其周围的人。跟踪调查显示,这条认错帖得到了小林在鹤峰、五峰、甚至外省朋友的认可,影响面很广。
如今时隔近1个月,当地未出现毒鱼、电鱼等行为,对小林的“特殊处罚”更成为居民热议的话题,起到了警示作用,也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借鉴。
(据三峡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