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强
(睢县农业局, 河南 睢县 476900)
睢县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龙头带动、持续发展”的思路,坚持把农业产业精准扶贫作为帮助贫困群众“健血”机能,转变扶贫理念,创新扶贫方式,拓宽扶贫领域,突出扶贫重点,整合各种资源,带动贫困农户广泛参与产业发展各个生产经营环节,分享收益,实现稳定增收脱贫。目前,睢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村118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2568户、98306人。其中产业脱贫46695人,占47.5%。
成立县农业产业扶贫指挥部,建立完善县、乡、村、组、户五级网格化管理组织体系,县有指挥中心,乡镇有指挥部,村有作战室,组有联络员,户有帮扶责任人,县与乡、乡与村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传导压力、分解任务,做到职责分明、管理到位、奖有对象、罚有目标。
全面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推行资金整合项目评、报、审、核、批“五步审批法”,强力推进“水、电、路、文、教、卫、境、讯、房、田”十大工程,累计整合各类资金2.69亿元,涉农整合资金率100%。
1.3.1实行“四个一”联系帮扶制度即每个贫困村都有一名县领导、一名乡镇主要领导、一名单位驻村负责人、一名第一书记联系帮扶。
1.3.2二是开展科技帮扶实行农业科技人员下乡包村开展技术服务活动,进一步完善农业技术服务网络,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贫困户脱贫致富。
1.3.3三是开展“百企帮百村”活动重点企业一对一结对帮扶贫困村,从产业扶持、发展投入、济危救困等方面出实招、求实效。
1.4.1脱贫产业“四带动”,助农增产增收建立了产业扶持服务平台,采取财政扶贫资金扶持、保险补贴、县级财政补助等方式,以户为单位,每户最高不超过8 000元进行补贴,着力培育特色脱贫产业。探索了县域主导产业带动(“县主导产业+村创业扶贫示范点+大众创业”)、能人合作带动[“能人(公司、合作社)+产业基地+贫困户+保险”]、政府奖补带动、企业托管带动等“四带动”脱贫产业发展模式。
1.4.2金融扶贫“四放宽”,提供资金支持建立了县、乡、村三级联动的金融支持扶贫工作服务平台,县财政配套拿出3 000万元担保金,投放到农业银行、信用社银行、德商银行、中原银行、邮政储蓄等相关金融部门,以1∶10的比例放大贷款倍数,实行“放宽贷款贴息对象、放宽担保方式、放宽资金使用范围、放宽还款期”政策,努力使贫困户靠发展产业实现脱贫、非贫困户靠发展产业实现致富。
1.4.3电商扶贫“四免费”,促进产业转型县政府携手“惠动天下”,倾力打造董店乡皇台南村淘宝村暨电商第一街,用“互联网+传统”(实体店与互联网结合)模式经营商业,政府提供免2年租金,免费配备电脑、电视、桌椅等办公设备和门头装修,免费电商培训,免费提供网络平台优惠政策,帮助有梦想、想创业的有志之士创业,帮助经营困难的实体商家进行互联网转型,现已发展淘宝网店60余家。
1.4.4强化保险扶贫,实现“脱贫路上零风险”利用好保险扶贫机制,围绕贫困户脱贫,对到户产业扶持项目和龙头企业带动脱贫产业扶持项目,养羊、养猪等养殖业,各类温室、大棚,以及小麦、玉米等,全面实施保险扶贫;围绕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实施大病医疗、大病医疗补充保险、意外伤害险等健康扶贫保险项目,保险费用从整合的财政涉农资金统筹安排,用扶贫保险为脱贫攻坚保驾护航。
睢县通过县域主导产业带动、能人合作带动、政府奖补带动、企业托管带动等“四带动”脱贫产业发展模式,增加了贫困群众的产业收入。
潮庄镇致力打造芦笋之乡,大力发展芦笋种植面积达400 hm2;城郊乡保庙村依托云腾脱贫产业园采取“1+3+6”模式与贫困户对接帮扶,与13户签订了土地入股协议、与102户贫困户签订了小额贷款资金入股协议、与58户签订了劳动用工协议,2016年102户小额贷款资金入股户每户已获得股金红利3 500元;城关镇对周庄村食用菌大棚和蔬菜大棚分别给予每座1万元和3 000元的补助,现已发展食用菌种植大棚18座,蔬菜大棚20座。
董店乡依托帝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整合扶贫资金,贫困户入股分红增收。
白楼乡以万骏脱贫产业园为依托,打造了全乡脱贫产业基地,树莓产业、蘑菇产业、水产养殖、大棚无土栽培等产业齐头并进,势头良好。
河集乡致力打造豫东最大生态蛋鸭养殖基地,依托商丘水城德福食品有限公司,扩大鸭蛋深加工规模,产能达1.5亿元。
尤吉屯乡打造“全国金牌农家乐”,带动周边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白庙乡打造优质草莓基地,千亩油菜基地,举办赏游活动,打造产业品牌,推动了脱贫产业发展等等。
惠民禽业给睢县精准贫困户发放鸡苗96 000只,发放雏鸡开食料4 000 kg,户均发放鸡苗60只,开食料2.5 kg。并做好马立克氏病、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禽流感等病的疫苗免疫,以及开展技术讲座、技术培训,跟踪服务。其中扶持尚屯镇回示村委精准贫困户145户、潮庄镇潮西村委精准贫困户144户、睢县周堂镇黄堂村民委员会精准贫困户248户、白庙乡徐阳沟村委精准贫困户73户、长岗镇后张村委74户等村委、蓼堤镇魏楼村委精准贫困户132户、蓼堤镇张总旗村民委员会精准贫困户190户、后台乡邓庄村民委员会精准贫困户191户、平岗镇卢洼村民委员会精准贫困户129户、白楼乡金东村民委员会精准贫困户89户、白楼乡金西村民委员会精准贫困户114户。
周堂镇黄堂村成立了瑞丰养殖专业合作社,流转黄堂村土地2.13 hm2,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2万多m2,然后以合作社的名义整体承租给高老庄食品有限公司,依托省级龙头企业高老庄食品有限公司管理,采取产业扶贫集约托管养猪模式,带动贫困户153户,每年每户可收益3000元。
腾飞农业科技带吸纳河堤乡河东村基地周边165人贫困户人员就业,人均年收入2 000元左右。帮助42户贫困户种植大樱、桃、软子石榴、葡萄等4.33 hm2,半价提供果苗,并签订收购销售合同,定期培训,发放技术资料,田间指导,动周边农户520多户,年人均增收1 800多元。
丰民农业带动城郊乡7个行政村16个自然村8 500余人870hm2土地种植订单辣椒,通过造血式扶贫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胡堂乡老家乡实业开创“公司+基地+农户”可加盟连锁发展的蛋鸭养殖小区新模式,吸纳贫困户50多户养殖蛋鸭,户均年收益达到4万多元,蛋品加工厂解决贫困户就业岗位30多人。
村级集体经济薄弱,上级扶持力度也十分有限,仅凭这种鼓励补贴式的扶持很难解决特殊困难户的脱贫问题;农民自主发展的意识还不强,依赖政府补助的意识较强,实施产业扶贫项目的基础还未筑牢。
农产品的销售过分依赖于小商贩的收购,贫困群众商品经济意识不高,经营的自主性不强,“怕卖不出去”的思想还在部分群众中存在。农村经纪人的发展还处于萌芽状态,经营理念的商品意识还有待进一步的增强。
缺乏对科学种植养殖重要性的认识,接受新事物、新技术的能力较低,科技文化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极少数困难群众思想僵化保守、固执,对政府各项优惠政策、措施无动于衷。
一是强化保险扶贫,对到户产业扶持项目和龙头企业带动脱贫产业扶持项目,实施保险扶贫,实现“脱贫路上零风险”,用扶贫保险为脱贫攻坚保驾护航。
二是加大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完善功能,实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是进一步探索扶贫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贫困村特色产业,全县118个贫困村,每个村都要培育特色脱贫产业,打造淘宝村、芦笋村、扎卷村、粉条村、画家村等一批品牌示范村,全方位增加产业收入。
参考文献:
[1]魏国强.积极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关于河南省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思考[J].种业导刊,2009(10):11-14.
[2]王彩霞,马庆智,冉霞,等.西吉县发展设施农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9(1):98-99.
[3]段方艾.县级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的现状与建议[J].种业导刊,2012(6):31-32.
[4]朱丽君,王彦玲.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中的作用[J].种业导刊,2014(10):24-25.
[5]孙治强,李胜利,齐卫强.发展设施园艺产业 确保粮食安全和新农村建设稳步发展[J].种业导刊,2009(3):6-8.
[6]李海基.湟中县扶贫开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8(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