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江
(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省山区研究所,河北保定 071001)
柿适应性强,结果早,寿命长,易管理,产量高,效益较好[1]。但柿生产仍存在管理粗放、单产低、品质差、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2]。笔者在参考国内外文献基础上,结合近年来的科研成果和生产经验,对山地柿园进行标准化建设和柿果优质安全生产技术进行了阐述,为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3,4]。
柿园的土壤、空气、灌溉水等条件符合无公害果品生产要求。山地建柿园坡度在25°以下、土层厚度大于40cm,温度、光照、土壤含盐量等符合柿树生长结果要求,避开风雹易发区域。建园前整理土地,修筑梯田,保持水土,便于栽培。降水量少或不均匀地区,创造灌溉和排涝条件[2,4]。丘陵缓坡地实行滴灌栽培时顺坡向栽植。梯田按等高线筑成,梯面宽度由坡度和位置等决定。一般坡陡、坡中上部土层薄时,梯面宜窄,树冠较小;坡度小、坡中下部土层较厚,梯面宜宽,树冠较大。梯壁可筑成石壁或土壁,石壁牢固可修成直壁式,增大梯面利用率;土壁筑成斜壁式,加大根系活动范围[1,4]。
选择主栽品种应综合考虑经营方向、市场供需、自然条件、品种特性。根据品种特点、土壤肥力及管理方式等确定栽植密度。肥沃地块稀栽,阳坡密栽、阴坡稀栽,管理水平高的适当密栽。在现有栽培管理条件下,丘陵山地柿园栽植株行距2m×4m或3m×5m为宜[2]。甜柿树冠较小,可适当密植。
挖栽植穴。秋季或早春,按株行距挖长宽各100cm、深60~80cm的栽植穴,回填表土和草皮土,并施入有机肥每株10kg左右,灌足底水,沉实土壤。
栽植时间。在华北地区,柿树成苗以芽体膨大(即萌芽期)时栽植易成活[5];秋季栽植须作好防寒工作。冬季不太严寒地区以秋栽为好。华中地区秋植(落叶后)或春植均可。为了缩短缓苗期,中国南方产区栽植时间通常不晚于春节[4]。
栽植方法。选用根系完整、芽体饱满、无病虫害的一年生健壮苗。将苗根放入清水中浸泡,充分吸水,栽植穴处挖栽植坑,深40cm,长、宽各50cm,放入苗木,使根系充分伸展,栽植深度使苗木根颈与苗圃地相平或稍浅为宜,填土,踏实,灌透水[6]。
栽后管理。干旱缺水时,定植后即在树下覆1m2的塑料薄膜,树干涂抹4%聚乙烯醇,提高成活率。定植当年5、6月干旱少雨时,及时浇水。
深翻扩穴。苗木定植后2~3年,沿定植穴外沿向外深翻60~80cm。,逐渐打通株间穴隔墙。
土壤管理。幼树园采用行内清耕或覆盖(覆草、园艺地布),行间人工生草或自然生草或适当间作的土壤管理方式;成年柿园采用树盘清耕(秋季覆草),行间春季清耕加夏秋季自然生草的管理方式。
施肥。幼树园秋季或春季株施(穴施或撒施)腐熟有机肥10~20kg,新梢生长期株施尿素0.25~0.75kg。成龄柿园秋季或早春施入腐熟有机肥,穴施、沟施或结合中耕撒施,按照斤果斤肥的用量施入圈肥(腐熟鸡粪、牛粪等减半施入);萌芽后至开花前株施氮肥1~2kg,果实着色期株施氮磷钾肥(1∶0.5∶1)1~2kg。
灌水。萌芽前后、生理落果后及土壤封冻前各灌水1次,沟灌、畦灌或树盘灌。
幼树采用自由纺锤形为主,干高50~70cm,树高3~3.5m,中心干直立强健,其上均匀错落着生9~12个主枝,不分层,上下重叠主枝间距不小于60cm。主枝开张角度70°~80°,主枝上不留侧枝而直接着生背斜侧结果枝组,结构简单、紧凑。行间树冠距离1.5~2m。下层主枝较大,向上依次减小,瘦长状,树冠呈纺锤形[7,8]。
第1年修剪。苗木定干高度60~100cm,自然生长。冬季疏除距地面50cm以下的枝条及长度小于20cm的枝条。长度大于50cm的枝条在3个以上时,对其进行轻短截,留饱满外芽截去1/4~1/5,其余枝条留10~20cm短截,留饱满外芽;长度大于50cm的枝条不足3个时,对所有枝条留饱满外芽短截,截留10~20cm。中心干留30~50cm短截。
第2年修剪。萌芽前,在中心干中下部刻芽3~5个,中心干两年生部位未发枝的枝段也刻芽促发枝。秋季(8月下旬至9月),对所有长枝(>50cm)拉枝开角至60°~80°,其余枝条可用开角器开角至70°~90°。冬季,中心干延长枝留60cm左右短截;疏除树干上50cm以下的分枝;疏除竞争枝、重叠枝、密生枝、长度小于20cm的弱枝;根据树势和发枝量,保留3~6个生长势较强、部位适宜、长度100cm以上的枝条做主枝,不短截;长枝数量不足时,选留较长枝(50cm以上)轻短截做主枝。其余枝条甩放做辅养枝(结果母枝)开花结果。
第3年修剪。春季在中心干中下部刻芽3~5个;主枝从距中心干20~30cm处起,每隔20~30cm在背斜侧芽前刻1刀。发芽前把中心干延长枝剪口下第2芽抠去,避免形成竞争枝,或长至20~30cm时摘心,控制生长;原头生长不良时,也可利用竞争枝换头。秋季(8月下旬至9月),对所有长枝(>50cm)拉至60°~80°,其余枝可用开角器开角至70°~90°。
冬季修剪时,对树高达3m以上、主枝超过8个的较强树,中心干延长枝可不短截;树势较弱者留60cm左右短截。中心干两年生部位,继续选留3~5个生长势较强、部位适宜、长度100cm以上的枝做主枝,不短截;长枝数量不足时,可选留较长枝(50cm以上)做主枝,轻短截。疏除细弱枝、过密枝、竞争枝,其余枝条甩放。在中心干三年生部位,疏除主枝上的细弱枝;对主枝上的健壮分枝,采用“留一截一”或“留二截一”法选留预备枝、培养结果枝组。
第4年修剪。春季在中心干延长枝中下部刻芽3~5个;在中心干两年生部位的主枝上,从距中心干20~30cm起,每隔20~30cm,于背斜侧的芽前刻1刀;春季萌芽前后,对中心干多年生部位上着生的角度过小的主枝拉枝继续调整角度;秋季(8月下旬至9月),对中心干两年生部位发出的所有长枝(>50cm)拉至50°~60°角,其余枝条可用开角器开角至60°~70°。
冬季修剪时,对中心干延长枝甩放。春季对其下部进行刻芽处理。在两年生部位上,继续选留3~4个生长势较强、部位适宜、长度60cm以上的枝条作主枝,不短截。疏除细弱枝、过密枝、竞争枝,其余枝条甩放。在中心干三、四年生部位,疏除主枝上的细弱枝;对主枝上的健壮分枝,继续采用“留一截一”或“留二截一”的方法选留预备枝、培养结果枝组。
目前柿产区普遍存在管理较粗放、树体高大、树体结构不合理、大小年结果现象严重、果实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需进行树体改造,可于秋季落叶后至翌春萌芽前进行。
树冠落头。高大树体于具1~3个较大分枝处落头,中心干高度2.5~3m。双中心干树选留分枝多的一个中心干落头,另一个从下部大枝处疏除。
主枝选留与培养。距地面60cm起,在中心干上选留6~12个方位适宜、角度合适的主枝改造为自由纺锤形或疏散分层形。自由纺锤形树体上下主枝间距20~30cm;疏散分层形树体主枝分2层,层间距80cm以上。将生长密集、重叠、长势不均衡及过多的大枝从基部疏除。
主枝角度调整。萌芽期或果实采收后,通过拉枝开张主枝角度。自由纺锤形树下部主枝角度70°~80°,中部主枝角度60°~70°,上部主枝角度50°~60°;疏散分层形树下层主枝角度60°~70°,上层主枝角度50°~60°。
主枝长度控制。回缩过长的主枝。自由纺锤形下、中、上部主枝长度分别为100~150cm、80~100cm、60~80cm;疏散分层形下层主枝长150~200cm、上层主枝长100~150cm。
结果枝组培养。①刺激隐芽萌发。萌芽前在中心干和主枝光秃部位,用手锯锯深达木质部,刺激隐芽萌发,培养主枝或结果枝组。②除萌。萌芽后抹除落头处的萌蘖、中心干和主枝上过密的萌蘖。③徒长枝利用。对萌发的徒长枝有空间时甩放,于秋季或翌春拉平;也可在5月中旬留15~20cm摘心,6月中旬对健壮的二次梢留15~20cm再次摘心,培养结果枝组。④背斜上枝利用。对主枝背斜侧发出的壮枝,采用甩放、短截再甩放等方法培养成大中型结果枝组。下部每个主枝上培养结果枝组8~10个,中部每主枝上培养5~8个,上部每主枝上培养3~5个。⑤预备枝选留。各类枝组上的结果母枝,应通过截一留一或截一留二的方法选留预备枝,克服大小年结果。⑥树体改造年限。一般2~3年完成。第1年落头,疏除1~2个多余大枝;第2年疏除其余过多的大枝,培养背斜侧结果枝组。选留的徒长枝拉平、刻芽;第3年继续培养结果枝组,树体改造基本完成[9]。
提高坐果率。柿落花落果,与品种特性、营养不足、修剪不当、土壤水分不足或变幅过大以及授粉不良等有关。采取的保花保果措施主要有合理施肥浇水,保持土壤湿度,增强树势;合理修剪、维持良好的树体结构、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合理负载(25~30叶/果);花期对壮树、壮枝进行环割或环剥;于盛花期和果实迅速膨大期叶面喷布0.3%~0.5%的尿素和0.3%~0.5%的磷酸二氢钾;对单性结实能力差、需要授粉的品种,应配置适宜的授粉品种或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疏果。于6月中旬生理落果后,对坐果多的树疏果。一种方法是将结果枝两端的小型果、畸形果疏除,保留中间节位上的果实;另一种方法是当结果母枝抽生3~4个结果枝时,留先端2~3个结果枝结果,下部结果枝上的果实全部疏除,作为下一年的预备枝[2]。
冬季果园清除枯枝落叶和落果,结合冬季修剪清除病果、病蒂和枯枝,减少越冬病虫源。1月中下旬,刮除树干上一圈粗皮,缠绑两圈包装胶带或缠胶带一圈加下方涂粘虫胶一圈,防治树下越冬害虫爬行上树危害。萌芽前全园喷布5°Be石硫合剂,清除越冬病虫。6月中下旬(秋梢第2片叶展开时)全树喷布代森锰锌、山德生、大生等防治早期落叶病(柿圆斑病和角斑病),雨水大的年份,7月上中旬再喷1次。柿绵蚧发生严重的年份或柿园,6月下旬全园细致喷布1500倍商品石硫合剂或1000倍毒死蜱防治。8月上旬(立秋前后),全园喷布高效低毒杀虫剂防治柿蒂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