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肠道健康的管理措施与影响因素研究

2018-01-16 16:46李燕任志平侯珍珍王雪梅
家禽科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家禽雏鸡菌群

李燕,任志平,侯珍珍,王雪梅

(山东益生畜牧兽医科学研究院,山东 烟台 264000)

肠道是家禽最重要的消化、吸收器官和最大的免疫器官,是一个由营养、微生物、生理和免疫等组成的错综复杂的领域。家禽肠道健康是家禽维持高存活率和生产优质产品的重要保障。在限用及禁用抗生素的后抗生素时代,尤其是在饲料营养和养殖环境欠佳的情况下,肠道疫病发生率居高不下。大部分肠道健康问题不一定会以临床症状的形式表现出来,然而在发病后期,问题可能会变得很严重,导致高死亡率和低生产力。

家禽肠道健康受肠道菌群平衡、病原体感染、营养、霉菌毒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维持家禽肠道健康需要建立健康长效的生产系统,采取科学饲喂、营养调控和严格管理等综合技术措施。

1 家禽肠道免疫系统和微生物菌群

肠道是家禽最大的消化吸收器官,也是体内最大的免疫器官。家禽的肠道免疫系统由肠粘膜层、上皮细胞、共生微生物及免疫细胞共同组成肠道的免疫防御系统[1]。与鸡肠道相关的淋巴组织有腔上囊、盲肠扁桃腺、派尔斑以及尿道和肛道的淋巴集合体。机体中70%的免疫细胞位于与肠道相关的淋巴组织中,这些免疫细胞构成家禽主动抵御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2],而肠道微生物是家禽先天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重要启动和调节因子[3]。

肠道微生物菌群是以细菌为优势菌群的细菌、真菌和原虫的混合体,是一个干扰肠道内外免疫系统以及会影响家禽总体健康的复杂生态系统。肠道菌群的多样性与家禽饲粮、性别、日龄以及个体情况均相关,且不同肠段细菌种类和数量存在明显差异[4],嗉囊内微生物以乳酸杆菌为主,前胃包含较高浓度的乳酸杆菌、肠球菌和肠杆菌,小肠中较低的微生物浓度更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盲肠是肠道微生物定植的主要部位,也是微生物厌氧发酵的主要场所,盲肠中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最高,主要是乙酸、丙酸和丁酸,而乳酸的含量相对较低。这些肠道微生物规律性分布构成了家禽的胃肠消化免疫系统,维持家禽肠道健康。

2 家禽肠道健康的影响因素

2.1 病原体感染 禽流感病毒、支气管炎病毒等病毒性病原体会通过破坏宿主肠道内脆弱的防御系统而给细菌性病原体成功侵入体内铺平道路,有益微生物菌群和潜在致病性的微生物之间的平衡被打破。致病菌可通过腐败肠内容物或产生毒素,而引发机体局部感染或全身感染。鸡感染产气荚膜杆菌、肠炎沙门氏菌、球虫等病原体后,会导致盲肠的微生物菌群结构发生变化,引起家禽坏死性肠炎。

2.2 营养因素 日粮组成对微生物菌群的结构起决定性作用。例如,玉米-高粱型日粮使肠道中肠球菌数量增加,大麦型日粮可增加肠道中乳酸菌,燕麦型日粮利于肠道中大肠杆菌的生长,黑麦型日粮利于链球菌生长[5]。日粮的物理形态也影响肠道形态和菌群组成。例如,与破碎料和颗粒料比较,过度粉碎的饲料明显增加了家禽与坏死性肠炎相关的死亡率[6],饲喂整粒小麦可以改善肉鸡消化道功能,减少肠道中沙门氏菌和产气荚膜杆菌的数量[7]。但是,高水平的小麦、大麦、燕麦因含有较高比例的非淀粉多糖,会降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效率,加剧坏死性肠炎的发病率。

蛋白质水平能够通过影响肠道小肽转运载体cPepT1mRNA的表达,进而影响肠道营养素吸收功能[8]。日粮高蛋白质水平过高可能是肉雏鸡坏死性肠炎的一个诱因。随着日粮蛋白质水平的提高,小肠内胰蛋白酶的活性也增加,这将导致球虫更快速地从卵子中释放出来[9]。另外,蛋白酶和甘氨酸能够促进产气荚膜梭菌和其他肠道致病菌的增殖。生大豆、棉籽粕和亚麻籽粕分别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棉酚和配糖体等抗营养因子,这些因子会对小肠产生一定破坏作用,进而会影响免疫器官的局部和全身性保护功能。因此,日粮中不应大量使用此类蛋白源。

2.3 霉菌毒素 霉变饲料中的霉菌毒素可给家禽带来严重的健康问题。肠道细胞是最先接触霉菌毒素的细胞,其接触到的浓度通常高于其他组织。霉菌毒素能够特异性地作用于肠道上皮细胞,增加肠道的通透性,减少营养物质的吸收,破坏肠道免疫力,继而有助于病原体在肠道中的存活和持续存在。例如,T-2毒素可损伤肠粘膜、破坏肠绒毛和影响隐窝上皮细胞的分化,呕吐毒素中毒引起呕吐、厌食、肠炎等胃肠道不良反应[10]。

2.4 环境应激和管理问题 高温高湿、饮水污染等环境应激也会引起家禽肠道健康问题。热应激状况下家禽采食量下降,肠粘膜通透性增加,引起家禽肠道炎症和生长性能下降。饮水中滋生大肠杆菌等致病菌会导致机体感染。现场管理中抗生素的使用不当会影响肠道菌群的平衡和肠道健康。养殖过程中大量频繁使用抗生素也会导致细菌产生严重耐药性,加大了肠道疾病的防治难度。例如,孵化场在雏鸡出壳后注射抗生素可以暂时降低死淘率,同时减少了客户投诉,但是这些抗生素的使用能够破坏肠道常态菌落的平衡,对雏鸡发育不利。

3 促进家禽肠道健康的管理措施

3.1 早期饲喂 研究表明,在肉鸡生命期的前两周内,胃肠道的生长速度是体重的四倍,十二指肠绒毛的最大发育速度出现在4日龄,空肠和回肠绒毛的最大发育速度出现在10日龄[11]。家禽在出壳后2~3d,如果没有及时开食,其肠道发育和生产性能会受到不可逆影响。另外,早期饲喂对肠道干细胞的增殖起着重要作用,有利于抗击环境性致病因子和促进肠道免疫功能发育[12]。所以,应在出壳后尽快给雏鸡提供合适的饲料和饮水,保证胃肠道生长发育达到最大程度。雏鸡入舍后24h,检查小雏鸡的嗦囊充满度,95%的雏鸡应该拥有1cm左右的稀软嗦囊。

3.2 营养调控 根据家禽日龄和生长需要合理确定日粮配方的蛋白质水平,选用优质蛋白原料,保证饲料颗粒品质,不使用霉变饲料。另外还要考虑日粮蛋白质源的氨基酸平衡。对动物肠道健康具有调节功能的氨基酸主要有谷氨酰胺和精氨酸。谷氨酰胺是动物肠道粘膜上皮细胞和淋巴组织代谢的主要能源物质,对动物肠道健康具有重要调控作用[13]。通过纤维调控家禽肠道健康成为一种新的营养方法,日粮纤维产生的短链脂肪酸对产气荚膜梭菌有抑制作用,饲粮中添加适当纤维可以促进肠道发育、改善肠道微绒毛、降低肠道pH并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日粮适宜的锌硒水平对维持肉仔鸡正常粘膜屏障功能是必须的,过高或过低的锌硒水平能够损害肠粘膜屏障功能,同时抑制肠道分泌型IgA的形成,影响肠道免疫功能[14]。甘露寡糖和木聚糖等单糖能够改善雏鸡肠道形态,提高肠道粘膜体液免疫功能,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提高饲料利用率[15]。在日粮中添加有机酸盐如丁酸盐,可以显著改善肉鸡空肠绒毛的形态,降低肠道内容物pH,抑制大肠杆菌等致病菌生长。日粮中添加酵母细胞蛋白也能够改善小肠绒毛发育[11]。植物提取物中的活性物质黄酮类、植物精油、生物碱、茶多酚、皂苷和多糖等可以通过抗菌以及对细菌选择性抑制来维持消化道菌群的微生态平衡,植物提取物还可以通过改善家禽肠道免疫、促进肠道粘膜的发育和消化酶的分泌等方面来保证家禽肠道健康[16]。

3.3 使用益生菌和酶制剂 益生菌可通过定植拮抗作用、优势种群作用、产生抑菌代谢产物及促进机体免疫等方式抑制肠道内病原菌的生长与粘附,建立自身的主导地位,从而维持肠道内微生态平衡。我国农业部公布可直接饲喂动物的饲料级微生物添加剂菌种主要有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屎肠球菌及酿酒酵母等。在孵化场或鸡场,可以向1日龄雏鸡喷洒益生菌,给雏鸡的肠道接种早期定居的细菌。消化酶和非淀粉多糖酶等酶制剂可以改善家禽肠道健康。消化酶类主要包括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等,多用于家禽幼龄阶段,且多以复合酶形式使用以补偿肠道内各类消化酶分泌的不足。非淀粉多糖酶主要包括木聚糖酶、葡聚糖酶、甘露聚糖酶等,多种非淀粉多糖酶组成的复合酶能够显著改善肉仔鸡小肠粘膜形态结构,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

3.4 控制肠道疾病 评估鸡群肠道功能和健康状况的方法有很多。现场中如果发现鸡群有生长速度缓慢、均匀度差、垫料潮湿、粪便稀薄、过料便多、盲肠便中有较多泡沫等这些情况,就说明鸡群的肠道有问题。每天测量并记录饮水总量是早期发现鸡肠道问题最实用有效的方法,因为肠道问题通常导致鸡的饮水量增加。一旦觉察到肠道出现问题,应尽快剖检,看肠道内是否有粘液及粘液外观,是否有过料、肠道表层损害等症状,应重点定期检查球虫病变和粪便中的卵囊数,做为常规检测项目。饲料中添加抗球虫药和免疫接种是预防球虫病的有效方法,要选用优质疫苗严格进行免疫,并且做好垫料管理。当鸡群发生球虫病时,交替使用抗球虫药,在离子型药物出现耐药性之前就换成化学药物,并加入抗感染和止血药物控制肠道炎症。

3.5 加强日常管理 实际生产过程中,科学的日常管理是维持家禽的肠道健康的基本保障。这些措施包括:建立健全生物安全体系,降低家禽感染疾病风险;提供理想的饲养环境,如合适的温度、通风、饲养密度以及充足的采食和饮水位置;加强水线管理预防水质污染;防止鸡群长时间处于各种应激环境下;合理使用抗生素等。

猜你喜欢
家禽雏鸡菌群
“云雀”还是“猫头鹰”可能取决于肠道菌群
发酵桂闽引象草替代部分日粮对鸡肠道菌群的影响
功能性便秘患儿的肠道菌群分析及治疗干预
如何防范家禽钙磷缺乏症
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夏季散养家禽缓解热应激的喂养策略
家禽病快速确诊要领
“水土不服”和肠道菌群
夏季严防雏鸡中暑
秋季谨防家禽蠕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