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延梅,王 璐,刘清瑞*
(1.新乡县古固寨镇便民服务中心,河南 新乡 453700;2.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3.新乡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近几年小麦根茎病害如纹枯病、根腐病、茎基腐病、全蚀病等,在新乡县大部分麦田严重发生,病田率达100%,一般减产10%~20%,严重地块产量损失超过50%。近些年由于气候变暖、秸秆还田导致土壤病菌积累,加上耕作制度演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类病害的发生与危害呈现不断加重和蔓延趋势。通过近几年的田间调查及试验示范,结合当地生产实际,分析其发病原因,提出了病害诊断及防治方法。
小麦纹枯病在黄淮麦区发生普遍,且危害严重。该病主要发生在小麦叶鞘和茎秆上。发病初期,在近地表的叶鞘上产生周围褐色、中央淡褐色至灰白色的梭形病斑,后逐渐扩展至茎秆叶鞘上(侵茎),且颜色变深,形成云纹状花纹,病斑无规则,严重时可包围全叶鞘,使叶鞘及叶片早枯;重病株茎基1~2节变黑甚至腐烂、烂茎抽不出穗,形成枯孕穗或抽后形成白穗,结实少,籽粒秕瘦。小麦生长中后期,叶鞘上的病斑有时可见到一些白色菌丝状物,空气潮湿时上面初期散生土黄色至黄褐色霉状小团,后逐渐变褐,形成圆形或近圆形颗粒状物,即病菌的菌核。
小麦纹枯病是真菌性病害,以菌核附着在植株病残体或落入土中越夏或越冬,成为初侵染的主要来源。被害植株上菌丝伸出寄主表面,对邻近麦株蔓延进行再侵染。小麦播种早、播量大、氮肥多、长势旺,浇水多或阴雨天气造成湿度大,有利于病害的发生。主要引起穗粒数减少,千粒重降低,还引起倒伏。一般病田减产10%左右,严重时减产30%~40%。
小麦根腐病又称小麦根腐叶斑病或黑胚病、青死病、青枯病等。全国各地麦区均有发生,是麦田常发病害之一,一般减产10%~30%。全生育期均可引起发病。幼苗染病后在芽鞘上产生黄褐色至褐黑色梭形斑,边缘清晰,中间稍褪色,扩展后引起种根基部、根间、分蘖节和茎基部变褐色腐烂,最后根系朽腐,麦苗平铺在地上,下部叶片变黄,逐渐黄枯而亡。成株叶片病斑初期为梭形或椭圆形褐斑,扩大后呈椭圆形或不规则褐色大斑,病斑融合成大斑后枯死。叶鞘染病产生边缘不明显的云状块,与其连接叶片黄枯而死。叶鞘上病斑不规则,常形成大型云纹状浅褐色斑,扩大后整个小穗变褐枯死并产生黑霉。病小穗不能结实,或虽结实但种子带病,种胚变黑。
小麦根腐病是真菌性病害,病菌以菌丝体和厚垣孢子在小麦、大麦、黑麦、燕麦等多种禾本科植物的病残体和土壤中越冬,翌年成为小麦根腐病的初侵染源。发病后病菌产生的分生孢子再借助于气流、雨水、轮作、感病种子传播,该菌在土壤中存活2年以上。根腐病的流行程度与菌源数量、栽培管理措施、气象条件和寄主抗病性等因素有关。幼苗受害程度随种子带菌量增加而加重,土质瘠薄、耕作粗放、土壤板结、春麦区播种过迟、冬麦区过早或过深、小麦连作、田间杂草多、地下害虫引起根部损伤均会引起根腐病。麦田土壤温度低或土壤湿度过低或过高等,中后期出现高温、多雨的潮湿气候,病害发生程度明显加重。栽培中高氮肥和频繁灌水亦会加重该病的发生。
小麦茎基腐病在幼芽、幼苗、成株根系、茎叶和穗部均可受害,以根部受害最重,是近几年新发生病害之一。播种后种子受害,幼芽鞘受害成褐色斑痕,严重时腐烂死亡。苗期受害根部产生褐色或黑色病斑。成株期受害植株茎基部出现褐色条斑,严重时茎折断枯死,或虽直立不倒,但提前枯死形成白穗,人工拔起时茎基部易折断,拔起病株可见根毛和主根表皮脱落,根冠部变黑并粘附土粒。叶片上病斑初为梭形小斑,后扩大成长圆形或不规则形斑块,边缘不规则,中央浅褐色至枯黄色,周围深绿色,有时有褪绿晕圈。穗部发病在颖壳基部形成水浸状斑,后变褐色,表面敷生黑色霉层,穗轴和小穗轴也常变褐腐烂,小穗不实或种子不饱满;或穗颈变褐腐烂,使全穗枯死或掉穗。麦芒发病后,产生局部褐色病斑,病斑部位以上的一段芒干枯。种子被侵染后,胚全部或局部变褐色,种子表面也可产生梭形或不规则形暗褐色病斑。
小麦茎基腐病是真菌性病害,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潜伏在种子内和病残体中越夏、越冬。小麦播种后,种子和土壤中的病菌侵染幼芽和幼苗,造成芽腐和苗腐。分生孢子可随气流或雨滴飞溅传播,侵染麦株地上部位。生育中后期高温多雨,可大流行。田间病残体多、腐解慢,病菌数量就多,发病重;连作麦田发病较重;幼苗出土慢发病重;土温20℃以上,高湿,有利发病;土质贫瘠、水肥不足易发病。小麦遭受冻害、旱害或涝害,可加重病害发生。
小麦全蚀病主要危害小麦根部和茎秆基部。此病一旦发生,蔓延速度较快,一般一块地从零星发生到成片死亡,只需三年,发病地块一般减产10%~20%,重者达50%以上,甚至绝收,是一种毁灭性病害。该病幼苗期病原菌主要侵染种子根、地下茎,使之变黑腐烂,称为“黑根”,部分次生根也受害;病苗基部叶片黄化,分蘖减少,生长衰弱,严重时死亡。拔节后根部变黑腐烂,茎基部1~2节叶鞘内侧和茎秆表面布满黑褐色菌丝层。抽穗灌浆期,茎基部明显变黑腐烂,形成典型的“黑脚”症状,病部叶鞘容易剥离,叶鞘内侧与茎基部的表面形成“黑膏药”状的菌丝层。田间病株成簇或点片状分布。
小麦全蚀病是真菌性病害,病菌是一种土壤寄居菌,在土壤中存活1~5年不等,属于土传病害。施用带有病残体的未腐熟的粪肥、水流可传播病害,多雨、高温,地势低洼麦田发病重;早播、冬春低温以及土质疏松、瘠薄、碱性、有机质少,缺磷、缺氮的麦田发病均重。病害有上升期、高峰期、下降期和控制期等明显的不同阶段。病害到达高峰后,一般经1~2年后病害就会出现自然衰退现象,这与土壤中拮抗微生物群逐年稳步发展有关。
目前,新乡地区大面积耕地的种植模式是小麦、玉米连作,对病害的发生危害有利。同时,新乡小麦田块实施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普遍进行旋耕。由于秸秆多、耕层浅(13 cm左右)、活土少,导致土壤表面铺盖一层碎秸秆,不仅整地质量差,而且极易造成地面病菌积累。
近几年气候变暖,种植者常足墒播种,导致麦苗旺长、植株幼嫩,其抗病性下降,利于小麦病害的初次侵染。小麦生长中后期,常常浇水或降雨,导致土壤湿度大,有利于病害蔓延危害。
麦田偏施氮肥或重施氮肥均会造成小麦缺锌,导致小麦长势弱,利于病害发生。
近些年冬季温度偏高,冬前小麦旺长的田块,麦蚜、麦蜘蛛危害较重。这些害虫危害给小麦植株造成了大量伤口,为病菌侵染创造了有利条件,成熟期小麦白穗现象比较普遍。
一是深耕。重病田应在小麦播种前,对玉米秸秆进行粉碎还田,并结合深耕(耕深25 cm以上),减少土壤表层病残体含量。在秸秆还田时加入适量的秸秆腐熟剂,加快秸秆腐熟分解,破坏病菌生存环境,减少病菌越冬基数。
二是轮作换茬。新乡地区小麦全蚀病等病害发病重的地块可与花生、大豆、蔬菜、棉花等双子叶作物进行轮作。
三是种植抗性强的品种。重病田应重点选择半冬性、矮秆耐病、抗倒春寒的品种。
四是适时播种。根据小麦品种特性选择适宜播期,半冬性品种播期为10月10-20日,弱春性品种播期为10月15-25日,播种量以150~200 kg/hm2为宜,同时避免大播量而造成个体发育较弱的现象,提高抗病性。
五是合理施肥。结合本地小麦产量水平,实行配方施肥,合理使用氮、磷、钾,增施锌肥,促进麦苗健壮生长,增强植株抗病能力。锌肥可用硫酸锌,施肥量为15~30 kg/hm2。提倡使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施肥量为30 000~45 000 kg/hm2。
六是健身管理。推广节水灌溉,减少灌水量,降低土壤湿度;小麦苗期及时防治麦蚜、麦蜘蛛,减少害虫危害造成的伤口;入冬前及时冬灌,预防冻害;中后期结合防治病虫害喷洒叶面肥,促进小麦健壮生长,增强抗病能力。
一是对小麦种子进行包衣。可用23%吡虫·咯·苯甲种衣剂(咯菌腈含量1%、苯醚甲环唑含量2%、吡虫啉含量20%)与麦种以(1∶60)~(1∶80)进行包衣,可以减轻蚜虫和病害发生程度,有利于小麦健壮生长。
二是在小麦生长期进行药剂防治。如果冬前已发生病害应及时防治。可用50%氯溴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0.6 kg/hm2,或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3 kg/hm2,或用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 kg/hm2等进行防治。一般情况下于翌年小麦返青期到拔节前根据发病程度选择上述药剂防治1~2次。田间防治效果的调查数据表明,上述药剂与磷酸二氢钾、锌硼微肥、芸薹素等混用能够提高防治效果,并增加产量,同时兼治其他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