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崇,郭 瑞,赵明忠,董海滨,韩留鹏,王会伟*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小麦研究所,河南 郑州 450002)
河南省是我国重要的小麦生产省份,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本研究针对河南省中北部地区小麦生产特点,提出高产栽培技术方法,以期为小麦高产优质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河南省中北地区是河南省最具发展潜力的麦区,气候处于温和半湿润区向温和半干旱区过渡带,小麦生育期间的光热资源丰富,降水自南而北400~230 mm。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可以灌溉全区大约90%的麦田。该区大部地区的土壤条件较好,土层深厚,除黄河两侧的砂土面积较大外,其余大面积为两合土、淤土,砂黏适中,利于小麦生长,全省高肥地块大都出现在该区。
由于光、温、水土条件较好,该区是河南省小麦主产区和高产区,也是全国小麦主产区。目前,全省小麦平均单产在6 750 kg/hm2以上的14个县全集中在这一区域,单产达到或接近7 500 kg/hm2的乡(镇)大部分也集中在这一区域。
新乡、安阳等市是国家优质强筋麦生产基地。该区交通发达,粮食贸易已走出国门,小麦产后加工业兴旺繁荣。郑州、开封、商丘、新乡、濮阳、安阳等市都有日加工1 000 t的大型面粉厂,中小型面粉企业更多。从2002年起,该区域优质小麦出口东南亚,实现我国磨粉小麦出口零的突破。食品加工业如方便面、挂面、拉面、速冻食品等,都位居全国之首。因此,小麦作为商品的前景广阔。该区小麦生产的不利因素主要是小麦灌浆期太短,且灌浆期干旱多雨的灾害性天气较频繁,影响小麦粒重;土壤肥力偏低是另一个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目前农村已基本不施用有机粗肥,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同时,秸秆还田与整地技术未很好配套,整地粗放,影响播种质量,缺苗断垅严重;中后期田间管理未达到精细、及时的要求,地块之间产量差异明显,全生育期栽培技术都有待上一个新台阶。
河南省中北部地区应用的品种应对白粉病、条锈病、纹枯病、茎基腐病等病害具有较好抗性。此外,还应该具有较好的耐旱、抗冻、抗倒伏等特性。适宜的小麦品种有郑麦7698、郑麦0856、郑麦0943、郑麦1342、郑麦379、周麦22、周麦26、周麦27、周麦32、百农207、矮抗58、百农4199、丰德存麦1号、洛麦23、丰德存麦12、怀川919、中育1211、豫农416、豫农186等。
3.1.1 底肥 前茬作物玉米收获后用机器粉碎玉米秸秆。底施粗肥:均匀撒施牛粪或猪粪4.5万kg/hm2,或均匀撒施鸡粪0.75万~1.5万 kg/hm2;均匀撒施含氮25%以上的复合肥750 kg/hm2、硫酸锌30 kg/hm2、硫磺粉60 kg/hm2,翻耕入土。
3.1.2 整地 一是要浇好底墒水。如遇播前干旱,土墒不足,一定要浇好底墒水。最好在整地完成后打畦,顺畦均匀浇水,既增加土壤水分,又能踏实耕层。待地表晾干,耙碎表土,然后播种。要做到“造墒不抢时”,那怕晚播几天也要保证足墒下种。
二是注意进行土壤处理。地下害虫严重,特别是吸浆虫严重的地块,要进行土壤处理:用40%甲基异柳磷(或50%辛硫磷)乳油3 L/hm2,对水75 kg/hm2,掺干土300 kg/hm2,制成毒土,犁地前均匀撒施或撒垡头耙入土中。
三是要深耕细耙。撒施肥料和农药后,用大中型拖拉机耕翻,耕深25 cm以上,不能漏耕。视具体情况,翻耕后用钉齿耙,直耙、斜耙共3遍。为保证整地质量,用旋耕机旋后耙实或镇压,达到耕层无坷垃,上(土表5 cm以上)虚下实,表层不板结,下层不翘空。
3.1.3 播种 最好用包衣种子,或用药剂拌种,以防治地下虫危害。河南省中北部灌区在10月10日前后播种,最适播量为150~187.5 kg/hm2。机播行距20 cm或17 cm,播深5 cm,要求行距、深浅一致,苗全苗匀。及时查苗补种。幼苗第一片叶出土后,要及时进行田间排查。凡在10 cm以上有缺苗现象,要及时点种已萌芽的种子,消除缺苗断垄。
为提高成穗率,培育冬前壮苗应认真浇好封冻水与冬前追肥。若冬前雨雪稀少,需要在12月中旬浇水并施肥150 kg/hm2。也可以趁降雨或降雪前追施尿素,充分利用自然降水提高肥效。浇水追肥后待表土晾干,及时进行中耕松土、破除板结,可提高地温并利于保墒。在麦苗4叶1心时及时喷洒除草剂。
3.3.1 防治纹枯病、红蜘蛛和蚜虫 于2月底至3月上旬(3月10日前)小麦返青、起身期用混合药物喷洒,防治纹枯病、红蜘蛛和蚜虫。用药配方为:15%粉锈宁粉剂1 500 g/hm2(或20%井冈霉素粉剂750 g/hm2)+40%氧化乐果750~1 500 mL/hm2(或40%甲基异柳磷700 mL/hm2)+磷酸二氢钾2 250 g/hm2,对水11 250 kg/hm2喷洒麦苗。发病严重时,隔7 d再喷一次。
3.3.2 拔节—孕穗期追肥浇水 要求3月下旬至4
月初追尿素75~112.5 kg/hm2,并浇一次水。只要当时没有特大降雨,一定要按时追肥浇水。
3.4.1 抽穗扬花期防治病虫 4月下旬小麦抽穗至扬花30%左右,是防治小麦白粉病、锈病、赤霉病、吸浆虫、蚜虫等多种病虫关键时期,务必准时用药。用药配方:50%多菌灵粉剂1 125~1 500 g/hm2+15%粉锈宁粉剂1 050 g/hm2+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 g/hm2+磷酸二氢钾2 250 g/hm2,混合对水750 kg/hm2。这一时期如遇连阴天气或降雨,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对水750 kg/hm2,或稀唑醇 (禾果利)750 g/hm2,对水450 kg/hm2,喷雾防治赤霉病。此次防治必须掌握关键时期,不能延误。如果喷药后遇雨要再喷一次。
3.4.2 灌浆前期浇水、喷肥 灌浆初期(5月10日前),如干旱较重,要及时浇一次灌浆水,时间不要错后,以免引起倒伏。同时喷一次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混合化肥液,提高籽粒品质。
各项措施要根据当时小麦长相、天气状况及时调整。农药品种可根据各地市场供应种类予以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