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长莲
(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农业示范园区管委会 青海海东 810599)
互助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6°30′~37°9′和东经 101°46′~102°45′之间。属大陆寒温带气候,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气候冷凉,平均气温为5.8℃。海拔由南往北递增为2100~4374米,种植业海拔高度2100~2950米。当归为低温长日照作物,我县海拔2400~2750米之间的半浅半脑和脑山地区比较适合当归种植。
近年来,互助县依托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大力发展当归产业,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笔者通过调查,并查阅相关资料,就互助县当归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综述如下:
1.1 种植规模不断增大,产量不断增高:我县从2009年开始种植当归。据统计,2017年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4.6万亩,其中当归为4.2万亩,平均亩产630千克,亩均投资1440元,每公斤收购价按均值7.7元计,亩纯收益3915元,总产值达2.46亿元。2018年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6万亩,其中当归5万亩,中药材育苗基地700亩,辐射全县19个乡镇。
1.2 当归成为我县精准扶贫产业:我县半浅半脑和脑山地区自然条件差,贫困人口多,精准脱贫产业选择难度大。近年来,当归成为我县继土豆、油菜之外的一种调整种植业结构、高效利用撂荒地的理想作物,是实现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产业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有效途径。
1.3 科技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积极引进项目,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通过引进无锡市对口帮扶互助县现代农业中药材产业发展项目,开展中药材新品种引进、育苗、繁种、标准化栽培等科学研究。
2.1 种苗问题:由于我县种植户缺乏种苗繁育技术,生产上使用的当归种苗主要依靠甘肃省的种植户或药材收购商供应,供应的种苗千差万别,当地种植户无法正确判断种苗好坏;随机购买的种苗价格高,抽薹率高、病虫多,农户为了防治病虫盲目使用农药、化肥和膨大剂,影响了我县药材品质。
2.2 专业技术人才缺乏:互助县没有专门的中药材专业技术人员,种植户的生产技术仅靠种苗供应者的口传和自己摸索,种植方法和管理技术比较盲目,管理粗放,科技含量不高,标准化和专业化生产程度低。
2.3 流通体系不健全,销售环节薄弱:我县种植的当归大部分靠甘肃、广州、云南等地的外来商贩收购,本地没有专门的药材收购市场和加工企业,农户多在田间地头以鲜品直接销售给外省药商,
常常出现市场滞销、价格暴涨暴跌等异常情况。
2.4 加工能力低,产品附加值不高:据调查,我县90%以上的农户在田间地头将当归直接销售给收购商,未进行晾晒、分级、烘干、切片等初加工,鲜品价格低。现有能加工的几个种植大户,加工场所简陋、手段原始、工艺落后,产品增值能力弱。
3.1 建立规范化育苗基地:在互助农业示范园区建成当归工厂化育苗基地,在威远镇、台子、东和等乡镇建成露地育苗基地。通过本土规范育苗,提高种苗质量,为农户提供优质种苗,减少种植户成本,提高种植效益。
3.2 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农业部门依托科研单位积极研究制定育苗、栽培、采挖处理、繁种等地方标准,降低当归早期抽薹率,提高当归产量和质量;组织有条件的企业开展产品质量分级及深加工技术研究,提高产品附加值。
3.3 严把产品质量关。加快制定当归质量等级标准、病虫害检测标准;改变传统的加工工艺和种苗贮藏、筛选方法;严格控制杀虫剂、膨大剂等农药使用,从源头上保证当归的质量。
3.4 完善市场体系,拓宽营销渠道:加强与全国中药材交易市场的联系,在国内中药材营销基地设立办事处和代销商。对全国的中药材市场定期进行专题调研,了解掌握当归的销售趋势,为搞好当归营销提供依据。
扶持龙头企业开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当归精深加工产品,在主栽区建立健全中药材市场,方便农户就近上市交易;引导农民进行当归的晾晒、粗加工,通过加工增值,延长产业链。
3.5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体系,在确保人员充足的情况下,要注重产学研和老中青人员的合理搭配。
每年选派技术人员在国内外进行中药材产业发展状况的考察和学习,取长补短,为当地中药材产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3.6 强化品牌意识:大力实施农业品牌营销战略,强化现代农业品牌意识,以品牌拓展市场,加强宣传包装,树立互助当归品牌,注册互助当归地理商标,提高知名度,提高竞争力。
3.7 抓好科技培训工作: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培训。通过实地指导将培训课堂设在田间地头,农户可以根据田间当归的生长情况随时提问,并得到有效的指导;采取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模式。针对不同年龄、不同知识水平的农民群体,可选择微信公众号、视频教学等多种形式开展科技培训和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