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存兵,董 静 ,张栋成
(1.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3;2.江苏天士力帝益药业有限公司,江苏 淮安 223002)
当前,高职高专通常是按照学科设置课程,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缺乏行业企业的参与指导;实践项目通常参照书本设定,指导教师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导致项目脱离工作岗位,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比较差,达不到企业的要求和标准。现代学徒制是当前高职院校践行、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理想选择。但目前现代学徒制在我国高职和中职教育中真正具体实施的比较少,纵观各方面因素,缺少具有行业企业经历的教师和课程设置不科学是制约现代学徒制有效实施的主要因素。
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在专业设置方面有很强的区域性,对教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师资队伍素质是现代学徒制推广的阻碍之一,高职院校教师亟需到行业企业参加实践锻炼。现代学徒制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企业人员把工作岗位技能和工作经验带入课堂;教师深入行业企业调研,参加行业企业一线工作。
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师大多毕业于高等院校,没有深入企业进行实践锻炼的经历,缺乏相关的实际工作经验,所教授的知识通常与实际工作脱节。通过专业教师实践锻炼,使专业教师能够了解本专业在地方的最新进展及对人才的需求,拓宽眼界,熟悉并掌握生产、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技术应用能力。这有助于职业教师总结及反思专业课程的教学情况,积累指导学生实践过程的经验。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展教师培养培训,完善专业教师到对口企事业单位定期实践制度,有利于专业教学课程改革。
在现代学徒制下,高校专业教师深入企业调研,与企业人员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整合课程内容,协商制定教学目标,使学生顺利掌握并完成典型工作项目,从而掌握必备的职业技能。教师深入行业企业一线,了解行业企业需要的知识结构和人才类型。行业企业的资深专家与工程师经过多年的工作积累,对整个行业的技术要求有独到的见解,可为教学内容的选取提供宝贵意见。
与行业企业的资深人员合作,针对核心课程进行课程改革、开发和建设,并以企业真实的案例作为综合实训内容,增强专业知识的实用性和生动性。通过实践锻炼,教师了解行业企业的文化和员工素质,与实践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共同分析企业的用人需求,寻求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措施。教师实践锻炼能促进教学模式和实际岗位对接,有利于课程改革顺利进行,进一步推动现代学徒制发展。
为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各高职院校成立校企合作办公室,出台配套文件和办法,鼓励专业教师脱产、半脱产或利用假期到行业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或短期培训,丰富实际工作经验,提高职业教学能力。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粮食工程与食品药品学院是江苏省粮食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基地,承担粮食行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为进一步使高职教学与实践深度结合,粮食工程与食品药品学院与淮安市粮油质量监测所和江苏天士力帝益药业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成立驻企工作站,系部安排多位专业教师深入江苏天士力帝益药业有限公司、淮安市粮油质量监测所、中粮粮油工业(巢湖)有限公司、双汇(淮安)食品有限公司、江苏省淮安市清浦区商务局下属的粮食购销公司等单位,开展为期2~6月的实践锻炼。教师完成实践锻炼后,知识结构得到重新整合,更加适应行业发展和教学实践需要,满足行业企业对人才知识结构不断更新的要求。
现代学徒制是基于建立校企协同的育人机制。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标准、教学实施和质量监控等,均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与实施。依据合作单位的生产流程进行专业课程改革和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使学生掌握某一工作岗位或岗位群的知识和技能,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课程改革需紧紧围绕行业企业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和生产过程。合作单位为课程改革提供行业企业的真实工作任务或项目,全面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以食品理化检测技术课程为例,探讨现代学徒制下的课程改革。
2.2.1 课程设置食品理化检测技术是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教学目标包括3方面: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
知识目标:熟悉食品理化检验的程序及相关标准,理解项目检验的原理,掌握操作要求;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制定检验方案、独立操作、正确处理检验数据的能力;素质目标:培养严谨求实、拓展创新、团结协作的综合职业素养。同时,通过食品检验工技能考证检验学生的岗位实践操作能力。
2.2.2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设计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依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跟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以实际工作岗位的任务要求构建教学内容。在教学编排上,按实际工作岗位流程编排教学情境。在教学模式中,采用工学结合的方式将工作和学习紧密融合起来,形成有机整体。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以现代教育技术为突破口,全面促进教学手段改革。
在对大量企业、事业单位的食品检验岗位进行调研与分析后,由企、事业技术人员和课程教学团队共同探讨设计课程内容。根据食品检验岗位要求,确立教学重点为食品一般成分检验、食品添加剂检验及微量元素检验的操作技能。教学难点是对不同的食品样品和检验项目选择最佳检验方法,以及食品中药物残留检验。针对课程的重点和难点,采用视频教学、关键点演示和互动交流等方式强化教学。
2.2.3 教学实施教学实施离不开学情分析。这阶段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较弱,考试情绪较低,互动交流兴趣高。针对这种学情,主要采取多媒体课件、网络视频、多元化考核、互动交流、经验分享等方式教学。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为辅,融学习和工作于一体。
工作任务驱动项目采用载体教学法、工作实境教学法、以证促学教学法、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教学法等。教学手段有多媒体电子课件、动画演示、图片讲解、视频、实物演示等,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同时,在实训方面采用理实一体教学模式。在课程考核方面,按照平时成绩、实践成绩、期末考试分别占10%,20%,70%的比例综合评定学生成绩。
课程教材选择王朝臣主编、化工出版社出版的“食品理化检验项目化教程”,这本书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突出高职高专工学结合特色。选用尹凯丹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食品理化分析”作为参考书,这本书编入食品检验工考核大纲,可在考证方面提供较多参考。选用国家标准作为参考资料,有助于培养学生解读、执行标准的能力。同时,提供相关专业网站供学生课后自主学习使用。
2.2.4 教学程序理论性强、知识点抽象的重难点突破方法为:一是联系实际,用实例讲解抽象内容;二是采用多样化教学法与教学材料配合讲解。
对操作步骤复杂的重难点进行突破时,先充分演示、强化操作、全程指导,再利用课程间隙回顾。同时利用项目小组的团队合作来获得共同进步。
课堂实验按小组进行,学生实施测定,教师指导、协助。讲解知识技能点后,学生进行课堂实践即任务实施,熟悉基本技能,规范操作过程,获取正确处理数据,认真书写分析报告。
在任务完成后,指导学生进行讨论与评定。评定内容包括技能水平,操作规范,结果准确度、精密度,团队协作等。作业设计要有利于巩固重难点,并提出新问题、新任务,带着问题预习新内容。教学评价方案以校外专家、用人单位、校内督导和学生评价为主。
传统教学注重教材知识及其系统性、完整性,内容比较枯燥,学生难以理论联系实际。现代学徒制下的教学,学校和企业深度合作,教师与企业人员共同参与教学、制定教学目标。企业人员作为学生的实践指导老师,把工作岗位技能和工作经验带入课堂;教师深入企业调研了解本专业知识领域的最新动态,使教学程序设计更贴近实际岗位,促进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已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阶段,原有课程模式与人才培养质量的矛盾日渐凸显。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中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之一,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工作的深化。在教学中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有利于健全专业意识、拓展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在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只有将专业教学过程和就业工作过程有机地融合起来,才能实现学校教学与企业用人之间的零距离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