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 坤
(长春市双阳区太平镇农业站)
苦瓜因果实中糖甙含量高而有特殊苦味,故名苦瓜。在北方多在夏季露地栽培。因其上市晚,结果期短,产值较低。经基地利用日光温室进行早熟栽培,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苦瓜是一种喜温蔬菜,而黑籽南瓜极耐低温和弱光。苦瓜通过苗期的嫁接,能在10℃低温下正常进行生长,抗病能力也大大增强。
选择耐肥、耐热、耐贮运、瓜肉厚、产量高、品质好的良种。
苦瓜的种皮坚硬,播前先浸种催芽,以利出苗。播种前将种子放入温水中,用细砂轮磨擦洗去胶质后,用干净的薄纱布包好,放入清水中浸种12小时,捞起种子,再用纱布或湿纸包好,用薄膜包好保温催芽,温度应保持在28~30℃,湿润催芽,3~4天左右可出芽,芽长1厘米即可播种。
采用营养杯育苗,用优质腐熟农家肥、过磷酸钙、氯化钾、菜园泥等配制混匀营养土,沤制20~25天后,将已催芽的种子点播于营养杯,覆盖约3厘米薄土层,放入苗床,然后用竹弓搭棚,45~50厘米高,用尼龙薄膜覆盖防寒育苗,待瓜苗长出5~6片叶时,即可移植大田。
苦瓜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肥沃、湿润、土层深厚、排灌方便的粘土为好。应选两年以上未种过瓜类的、保肥水力强的地种植。整地起畦,一般畦宽1.5~2米包沟,畦高30~40厘米。
苦瓜生长期长,产量较高,需肥量大。基肥亩施腐熟农家肥1500~2000 千克、过磷酸钙 80千克、钾肥 15~25千克、尿素 10~12千克,混匀撒在沟内。
苦瓜大田种植可单行双株植,株距60~70厘米;单行单株植,株距28~30厘米;双行单株植,株距40~50厘米,行距40~50厘米。移植后浇薄定根水。
苦瓜喜湿,但不耐涝,苗期及开花结果期需要充足的水分供应,畦面应保持湿润,暴雨后要及时排除渍水,防止烂根。苦瓜除种植时施足基肥外,要及时追肥。
苗期要勤施薄施水肥1~2次,保瓜苗早生快长。在雌花初现和初收瓜前3~7天各一次,以后每收一次瓜后追肥一次,在畦两侧挖浅沟,每亩施用复合肥40~50千克或尿素10千克加磷肥30千克加钾肥15千克,然后覆土;或亩施腐熟人粪肥500~700千克加尿素3~4千克混匀淋施,以延长采收期。
在苦瓜生长抽出丝时,要插人字篱棚架引蔓上架,避免蔓叶互相缠绕,架顶部交叉扎紧。苦瓜分枝力强,前期引蔓要勤,在晴天下午进行,以防折蔓。主蔓的果实采收后,便转入侧枝结瓜,因此,引蔓上架后,应将主蔓茎部40~50厘米以下的侧枝摘除,并将生长过密的老叶以及上部细弱侧蔓摘除,使田间通风透光,减少病害,提高坐果率。
苦瓜采收必须及时,否则果实变红开裂,失去商品价值。判断方法是:青皮苦瓜由嫩绿色、沟纹紧密变成浅绿色且有光泽;白苦瓜由白绿色变为白色有光泽即可采收。
苦瓜不能以果实大小来判断成熟度,比如绿苦瓜有长到30厘米长,重800克以上的果实还可食用,有的则10厘米长,重150克就开裂。
病毒病:危害幼苗和刚刚开花结瓜的植株,使生长点萎缩,叶片卷曲,植株越长越小,并逐渐枯萎死亡,当叶片开始卷曲时,应连续喷洒2~3次600倍植物病毒疫苗水溶液,或600倍植物助壮素水溶液进行防治,每7~10天喷施一次。
白粉病:在开花结瓜期间发病,在叶片上布满白色粉状物,造成植株早衰,导致间隔开花结瓜和幼瓜畸形,缩短采收期,当叶片上有白色粉状物出现时,应每隔7~10天叶面喷施一次800~1000倍百菌清水溶液,但必须提醒注意的是百菌清无内吸传导作用,植株叶片的正反面必须均匀喷施喷到,治疗效果才能更有效。每7~10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3~4次。
瓜实蝇:以幼虫蛀入幼瓜危害,使幼瓜畸形,并提前转色,其后腐烂变质,还散发恶臭气味。在幼瓜期,用1000倍锐劲特水溶液,或2500倍功夫水溶液喷洒幼瓜2~3次,每4~5天一次,并及时摘除畸形果,集中园外烧毁或深埋。
红蜘蛛:危害叶片,刺吸汁液,使叶片失绿黄化,植株早衰,幼瓜不能膨大,造成间隔开花结瓜和幼瓜畸形,降低产量和品质,在苦瓜生长发育期间,注意检查叶片,发现有粉红色针头大小的幼虫吸附在叶片上,即要连续喷洒2~3次1000倍螨即死水溶液,每7~10天喷施一次。
蚜虫、白粉虱、茶黄螨:危害叶片,刺吸汁液,使植株衰弱,影响开花结瓜,还传播病毒,加重病毒病的发生和危害,当发现叶片上有蚜虫白粉虱、茶黄螨发生危害时,应叶面喷洒一次1500倍氧化乐果水溶液,或1000倍一片净水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