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婉如,樊 勇,2
(1.中央财经大学 财政税务学院,北京 100081; 2.国家信息中心,北京 100045)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各国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许多发达国家开始征收碳税。我国2016年12月25日通过人大立法,于2018年开始征收环境保护税,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减少污染,以税收手段对污染物排放进行规制。然而,随着贸易全球化的发展,典型发达国家不断将高污染产业转移到世界其他地方。据统计,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已将60%以上的高污染产业转移到东南亚和拉美国家,美国也将39%以上的高污染、高消耗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我国作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2015年货物贸易总额达39 569亿美元,占世界货物贸易总额的比重为11.9%。*数据来源于2016年8月1日WTO发布的《世界贸易统计数据》报告。在贸易高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环境问题却日益严峻。2014年我国全年实际进口废物4960万吨;对161个城市空气质量监测显示,达标的仅占9.9%。*《2015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政府颁布实施了一系列关于节能减排等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需要特别提出的是,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除了要控制自身经济发展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还要重视跨境贸易所带来的污染问题。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贸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就受到学者的关注,但在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的问题上一直存在不同观点。自由贸易主义者认为贸易有助于环境的改善,之所以环境恶化是因为市场失灵及政府的政策失误。因此,用贸易壁垒的手段来保护本国环境会造成进一步的扭曲,不利于环境的协调发展(Anderson,1992;Stevens,1993;Antweiler等,2001)。[1-3]环境保护主义者认为贸易开放会破坏环境,开放程度越高,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越大。尤其是在产品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时,贸易开放度越高,总产量越大,对环境的损害越大(Daly,1993; Jenkins,1998)。[4,5]围绕贸易与环境的讨论,主要形成了三大假说,包括“污染避难所”假说*“污染避难所”假说认为,环境污染产业会从对环境标准要求高的发达国家转向对环境管制松的发展中国家,最后对环境管制较松的国家将变成“污染避难所”。、“向底线赛跑”假说*“向底线赛跑”假说认为,贸易自由化将导致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标准降低。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是指环境污染程度随着经济发展先增加后减少。即经济发展超越某一临界值,人均收入的提高会有助于环境的改善。。其中,Barrett(1994)认为“向底线赛跑”的情况是存在的,政府有动机通过降低环境标准给予出口企业补贴。[6]之后,Tanguay(2001)建立了不完全竞争的两国双边贸易模型,得出均衡解发现贸易自由化降低了环境税率与社会福利。[7]Burguet和Sempere(2003)同样在双边贸易模型下,得出征收环境税后双边关税的下降会提高社会福利。他们的研究都是围绕着古诺寡头模型以及伯兰特模型,以不完全竞争市场模型分析各国环境税和标准排污量等的环境政策,进而分析国际贸易对母国环境的影响。[8]引入跨境污染进行研究的文献相对较少,Petrakis和Xepapadeas(2003)则以环境税率并不影响垄断企业的生产活动为前提,建立存在跨境污染的两国模型进行研究。[9]Fujiwara(2010)则引入跨境污染,发现若跨境污染系数为零,则双边关税下降提高社会福利。[10]在开放经济下,研究跨境污染问题以便各国政府制定最优环境税政策是有必要的(Tadahisa,2014[11])。
国内学者对于贸易与环境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上,分析经济增长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而对于第二种假说“向底线赛跑”的实证研究较少。邢斐、何欢浪(2011)通过均衡分析得出,当污染的环境损害程度不大时,贸易自由化将降低各国环境税,从而使各国的环境保护出现“向底线赛跑”;当环境损害系数较大时,贸易自由化将提高各国环境税。[12]本文则是在“向底线赛跑”假说的基础上,建立跨境污染函数,对开放程度不同情况下政府环境税的决策行为进行模型均衡分析。本文的研究创新之处在于:一是弥补了国内研究不足,丰富了贸易与环境税的研究领域;二是引入了跨境污染,建立跨境污染函数进行分析,为政府环境税政策提供建议。
随着贸易全球化的发展,在各国不同的环境政策下分析国际贸易与环境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越来越多的国家课征环境税,会对本国货物贸易有何影响?进而又如何影响本国最优环境税率的决策?从经济与环境两种角度下研究贸易开放度不同的国家的环境政策有何差异?这些问题都值得关注与探讨。本文的研究是在Barrett等人的研究基础上,分析开放经济与封闭经济两种情况下国家的环境政策,并建立跨境污染函数模型。在Petrakis等人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可贸易产品的不同消费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跨境污染越小,贸易开放度越高的国家其均衡环境税率越高。从效率最大化与环境保护两个角度看,经济封闭下环境税率的高低与跨境污染程度无关;贸易开放下虽然带来了社会福利的增加,但是同样造成了对环境污染的加剧。因此,政府在制订环境政策时应在经济效率与环境保护之间进行权衡。
假设世界上只存在甲乙两国,这两个国家生产的产品同质,居民规模及消费习惯类似,且一国仅有一个生产企业。于是假设两国的人口数量为一个单位,企业生产最终消费产品,居民购买这些产品。贸易开放下,居民消费的产品包括本国企业生产的产品以及从外国进口的产品。封闭经济下,居民只消费本国企业生产的产品。企业生产最终消费品会给环境带来污染,这些污染物不仅会影响本国产品,还会波及他国。另外,在后文的分析中只考虑产品市场。各国政府对国内企业排放的污染物征收环境税,形成政府的财政收入。
首先,分析封闭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均衡环境政策。假设i国反需求函数的表达式:
pi= a-bqi
(1)
其中,i为甲国或者乙国,pi为i国生产的产品价格,qi为i国居民产品的需求量。当产品需求量为qi时,根据上式求出i国居民的消费者剩余,得出消费者剩余CSi的表达式:
(2)
假设i国企业生产的边际成本为c,各国生产企业的边际成本相同。企业的生产函数C(qi)=cqi。同时,污染物伴随着产品排出。假设生产一单位产品会产生β单位的污染物,λ表示污染物波及到他国的程度即跨境污染的影响程度,其中0≤λ<β<1。跨境污染包括直接跨境污染和间接跨境污染,前者又包括投资型污染和贸易型污染,投资型污染是指他国将污染产业整个转移到本国所造成的污染;贸易型污染是指污染产品的转移。间接跨境污染则是指由于跨国界的生产要素流动所形成的有意无意的污染转移。本文中分析的跨境污染是指直接跨境污染,忽略间接跨境污染的影响。因此i国的污染物总量*如果一国是封闭经济,不存在国际贸易与跨国投资下则此时的λ=0。为:
Si= (1-λ) βqi+ λβqj
(3)
Si表示i国的污染物总量,qj为j国居民产品的需求量。污染物对i国环境的污染函数表达如下:
Di(qi, qj)= τSi
(4)
假设污染物对各国的环境损害程度一致,企业每生产一单位污染物所付出的代价是τ,即对环境污染的边际成本,τ意味着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根据我国出台的环境保护税法,对污染物按照产量来课税。这里假设i国政府对其国内企业所排出的污染物征收环境税,税率为ti。因而i国的税收收入为:
TRi= tiqi
(5)
因此i国企业的利润除了要扣除生产成本外,还需扣除支付的环境税。故企业的利润用πi表示:
πi= piqi- cqi- tiqi
(6)
将上面的反需求函数表达式代入,算出利润的表达式如下:
(7)
各国生产企业根据利润最大化决定其生产行为。政府则综合考虑社会福利最大化做出决策,i国的总福利包括税收收入、企业利润、消费者剩余之和,并扣除污染物对环境的损害度。用Wi表示i国总福利函数:
Wi= TRi+ πi+ CSi- Di
(8)
将上述TRi、πi、CSi、Di的各个表达式代入其中,计算结果如下:
(9)
各国政府按照总福利最大化对环境政策进行决策。本文假设各国政府先独立地决定本国福利最大化下的环境税税率,而后各国企业根据此环境税率来决定各自利润最大化的生产量。
封闭经济下,跨境污染的影响程度λ=0。各国企业按照利润最大化安排产量,根据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得出:
a-2bqi= c+ ti
(10)
等式左边表示当产量增加时对企业利润的贡献,右边表示产量增加所增加的生产成本以及支付的税收即边际成本。通过变换得出企业的最优产量为:
(11)
将所得出的结果代入福利最大化的表达式计算出最优环境税率。
各国政府根据本国生产消费情况以及福利最大化原则得出均衡环境税率。将上述得出的企业最优产量行为结果代入社会福利函数得出:
(12)
求出福利最大化的环境税税率,根据一阶条件,对ti求导得出:
(13)
上式左边第一项表示征收环境税会使得产品价格上升而导致的利润增加中的部分、消费者剩余减少的部分以及政府环境税税收收入。第二项表示环境税征收后使得企业产量下降,所排出的污染物减少从而对环境的污染降低。等式右边表示征收环境税后企业产量减少而使得利润减少的部分,也可以理解为环境税率的边际成本。将其解出来就得到i国的均衡环境税率。
(14)
上式求出的均衡环境税率是指在封闭经济下得出的各国的均衡环境税率相同。
现在考虑存在国际贸易或者国际资本流动的情况,即i国贸易开放下,消费品可以通过国际贸易进行交换,各国在考虑其他国家贸易的情况下决定环境税率。首先将两国产品市场的需求函数汇总得到各国的反需求函数如下:
(15)
(16)
因而,i国征收环境税后,企业的利润函数为:
(17)
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对(17)式求导,得出i国与j国企业的生产决策:
(18)
等式左边便是由于产量增加导致的利润增加值,也就是企业的边际收益。右边表示产量增加导致生产费用以及支付税费增加,即企业的边际成本。因此求解上述方程,得出i国的均衡产量:
(19)
由此可以得出,i国与j国企业生产行为的最佳反应函数。比较静态分析,如果他国环境税率增加,本国生产的产量会增加。因为他国环境税率增加,该国的生产者边际成本增加导致产量减少,世界产品市场是统一的,遂导致本国的产量增加。
各国政府根据企业的最佳反应函数以及社会福利最大化原则决定本国环境税率,将该反应函数代入i国社会福利函数得出:
根据福利最大化原则求环境税率,上述等式两边对ti求导得出:
由于各国是同质的,因此最优解也具有对称的特征,因而ti=tj=t,整理上式得出:
(22)
上式左边第一项表示由于i国的环境税率增加导致的产品价格上升后的利润增加值以及消费者剩余的减少值,即两者的净收益;左边第二项表示由于征收环境税率上升后,产品的产量减少导致污染物减少进而对环境的损害减轻;左边第三项表示i国环境税率上升后j国产品产量增加后,污染物也增加进而传导到本国,影响本国的环境使得本国居民利益减少。等式右边表示i国环境税率增加后本国产量减少所导致的利润减少量,也可以说是环境税率的边际成本。由此解出等式,求出均衡环境税率t0为:
(23)
从实证角度来分析贸易开放度越大的经济体其政府越倾向于高估全社会剩余增量的临界值(上线),而低估对环境损害的减量临界值(下线)。也就是说,当各国政府在制定环境税率时,开放程度越高对消费者剩余的高估程度要大于对环境污染的低估程度,跨境污染越低时会相对制定较高的环境税率。直观地说,封闭经济下,各国政府不存在寻租行为。开放经济下由于产品市场是统一的,各国政府存在寻租行为,当跨境污染大时,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会更倾向于将环境税率设置较低,从而希望本国产量增加,减少对外国产品的需求。也就是说,当跨境污染程度很小时,本国产量对本国环境的污染相对大时,政府则期望居民消费从他国进口的产品,此时各国政府设定高环境税率的动机会变强。相反,跨境污染程度很大时,本国产品对本国环境影响很小,各国政府为激励本国企业提高生产则会降低环境税率的标准。
从环境损害最低化以及经济效率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引入跨境污染来比较贸易开放度不同的国家环境税率的均衡值。
首先,将封闭经济的均衡环境税率以及产量代入环境污染函数得出:
(24)
然后将开放经济下的均衡环境税率及产量代入其环境污染函数得出:
(25)
通过比较封闭经济与开放经济下环境的污染函数可以得出,Dc 其次,将封闭经济的均衡环境税率以及产量代入其社会福利函数化简得出: (26) 再将开放经济下的均衡环境税率及产量代入其社会福利函数得出: (27) 将上述福利函数进行对比得出,Wo 本文通过建立跨境污染函数模型,研究政府对环境税率的决策行为,并分析了贸易开放度对环境以及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跨境污染程度越小,贸易开放度越高的国家均衡环境税率越高;反之,跨境污染程度越大,贸易开放度越高的国家均衡环境税率越低。(2)无论跨境污染程度如何,封闭经济下的福利要大于开放经济下的福利水平。随着贸易全球化的发展,尤其是我国作为贸易大国,在决定环境税率时考虑跨境污染是很有必要的。要避免由于各国环境税率的不同而产生寻租行为。因而本文对于未来进一步分析和研究环境税具有积极借鉴意义。 我国在开征环境税之前,对于污染较大的贸易活动主要采用配额政策对环境进行保护。由于鼓励外资进入,使得发达国家向我国转移污染大的产业,将污染留在我国,生产的产品再出口给其他国家。这虽然带来了经济增长但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环境税的开征彰显政府越来越重视环境问题,然而如何制定最优的环境税率值得研究与思考。建议政府在综合平衡社会福利与环境问题的同时,还需考虑国际贸易引发的跨境污染问题。对于重污染的产品,可以通过限制进出口或配额等方式进行约束;对于污染较轻的通过征收环境税进行控制。除此之外,地方政府在引进外资的过程中,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环境承载力,适量适度地吸引能够发挥当地资源优势的外资企业进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者协调发展的“双赢”。 [1]Anderson K.Agricultural trade liberalization and the environment:a global perspective[J].The World Economy,1992,(15):153-171. [2]Stevens R B.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J].Yale Law Journal,1993,102(8):2039-2139. [3]Antweiler W,Copeland B,Taylor M.Is free trade good for the environment[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1,(91):877-908. [4]Daly H. The perils of free trade[J].Scientific American,1993,(269):24-29. [5]Jenkins R.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 review of literature and some European evidence[R].Discussion Papre No.1,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Institute for New Technologies,1998. [6]Barrett.S.Strategic Environmental Policy and International Trade[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1994,(54):325-338. [7]Tanguay.G.A.Strategic Environmental Policies under International Duopolistic Competiton[J].International Tax and PublicFinance,2001,(8):793-811. [8]Burguet R, Sempere.J.Trade Liberalization, Environmental Policy,and Welfare[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2003,(46):25-37. [9]Petrakis,E.,Xepapadeas.A. Location Decisions of a Polluting Firm and the Time Consistency of Environmrntal Policy[J].Resource and Energy Econmics,2003,(25):197-214. [10]Fujiwara.K..Strategic Environmental Policy and the Gains from Trade Liberalization [J].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10,(14):360-373. [11]Tadahisa OHNO.Efficiency of Environmental Taxes in Open and Closed Economics[J].Studies in Regional Science,2014,44:167-180. [12]邢斐,何欢浪.贸易自由化、纵向关联市场与战略性环境政策[J].经济研究,2011,(5):111-125.五、结论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