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图/郑国穆
2017年3月18日,甘肃镇原县方山乡蒲河村田园子自然村在拓宽村道施工时,意外暴露出一处石窟寺遗存。镇原县文广局接到乡政府报告,立即安排县博物馆及时配合,协调派出所警力24小时值守,对施工现场进行封锁保护。同时向甘肃省文物局报告,请求指派专业人员现场指导发掘工作。
21日,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接到省文物局配合工作的通知,所领导决定由我立刻到现场负责考古发掘事宜。22日上午,从兰州到庆阳的高速一路向东南而行,下午6点到镇原县城,县文广局李兆咸局长、主管文物的刘淑兰副局长及县博物馆馆长王博文等已经等候在宾馆。我们听了县上同志的有关现场工作的简短介绍,一起商议接下来的石窟考古工作。由于方山乡与县城之间有60多公里为山路,故决定次日一早出发赶赴现场。
田园子石窟远景(发掘后)
田园子石窟位置示意
23日早上8点,我们出发赶往现场勘察,在乡政府由县文广局局长主持召开现场座谈会,成立了由省、市、县、乡、村机构等人员组成的考古工作小组。决定由乡派出所配合做好外围安全工作,省考古所、县博物馆做好现场文物发掘清理工作。即日开始,由我在现场主持全面发掘清理。
由于洞窟遗迹是在村民修路推土施工中暴露的,现场原生地层已遭扰乱破坏,加之窟前为长期冲蚀坍塌形成的官路沟,村民正在修建的村道就在石窟前的斜坡面上,窟前活动场所狭小。根据全面勘查现场遗迹及施工扰动现状的情况来分析,觉得不便按照常规田野考古的方法进行全面布方发掘,只能在对接近石窟寺文物本体范围内按照考古操作规程仔细清理洞窟崖面及石质造像的原始界面,避免破坏文物本体,在文物本体外围已遭扰动的路面上,动用人工推运堆土,尽快腾出发掘清理工作的作业面,提高考古清理工作效率。同时,遵照省文物局领导的要求,抓紧时间按照抢救性考古发掘的一般程序,登录国家文物局考古发掘系统平台及时上报(此项报告最后于5月通过国家文物局专家组审议批准,获批抢救性考古发掘执照)。
除对施工中已暴露的2个洞窟进行彻底仔细的清理外,我们又在外围勘查新发现了2个洞窟。我们严格按照考古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进行抢救性科学发掘清理,同时也协调有关部门对田园子石窟周边的地形及环境地貌进行航拍、测绘等工作,以便后期分析研究这些石窟寺形成及废弃的历史和环境原因。
1号窟外景
田园子石窟位于田园子村西南—东北向的蒲河支流官路沟水西侧砂石崖面上。本次发掘共清理4个洞窟,坐西向东,自南向北依次编号为1~4窟。
田园子石窟发掘区位置示意
1号窟
1号窟位于官路沟水砂石崖面的西南,紧邻镇原至方山公路护坡,在2号窟的西南侧,窟向115°,平面竖长方形平顶,拱形窟门,窟内四壁及顶部均完整,未遭施工损毁。洞窟进深2.5米,平面长2.5米、宽1.25米,顶高1.98米。
后期地质滑坡掩埋石窟的砂土堆积从窟门埇入窟内,清理后只有窟内后部地面有灰烬层,四壁未雕造像,留有开凿痕迹,初步分析为未完工的洞窟,当时僧人用作禅修或者居住。
2号窟
2号窟位于1号窟东北侧,相邻约2.6米,窟向90°,平面横长方形穹窿顶,窟内正壁与左右壁底部有低平台相通。洞窟进深2.5米,平面长2.16米、宽2.1米,顶残高2.8米。
西壁有一佛二胁侍菩萨,正中主尊佛,高肉髻,面型方圆,脸颊丰满,大耳低垂至肩,颈项粗短,宽肩平胸。半披肩袈裟覆身,袒右肩,衣纹线条粗犷,结跏趺坐,双手作禅定印,佛像整体为粗犷健硕风格。两侧胁侍菩萨,头挽高髻戴宝冠,面部五官风化不清,依稀可辨束冠的宝缯向外飘出,发辫垂于肩上。菩萨上身坦,下着裙。衣饰细部风化不清,身体略显粗壮,跣足立于低台。
北壁有一交脚弥勒及二胁侍菩萨,其正中为交脚弥勒,头冠及面部残损不清,衣饰细部风化不清,唯有双臂屈肘相交于胸前,双手抚胸,双腿屈膝,小腿相交于脚腕处,双脚掌蹠触地,坐于台座上。台座前左侧有一托座力士,身体作蹲坐状,头向左侧歪斜,右肩抵于交脚弥勒左膝处,左手扶按身后低台边缘,右手抚压右腿,双腿用力做支撑状。面部虽然已风化不清,但仍可见其痛苦的神情,造型极为生动传神,有明显的世俗化倾向。台座右侧雕一蹲狮,作头反顾状,虽身体细部不清,但仍可从其大概轮廓中透出其威猛的神态。二胁侍菩萨基本样式同西壁,右侧菩萨左手屈肘于胸前,右臂下垂手握香囊(或净瓶),左侧胁侍菩萨因窟前壁损毁而残缺。
南壁有一佛二菩萨,主佛和胁侍菩萨造型样式与西壁基本相似,也为粗犷健硕风格。主尊佛,高肉髻,方圆脸,大耳垂肩,颈粗短,肩宽阔。圆领通肩式袈裟,结跏趺坐,双手作禅定印。胁侍菩萨,从风化现状轮廓看,似为头高髻,戴宝冠,宝缯外飘,身子整体显得粗壮健硕。
窟门、东壁及顶部前段有塌毁,窟门南侧壁有小方龛,内雕塑“释迦多宝二佛并坐”题材,惜风化模糊仅存轮廓。
图① 2号窟外景
图② 2号窟北壁交脚弥勒佛
图③ 2号窟西壁一佛二菩萨
3号窟
3号窟位于2号窟东北侧,相邻约2.1米。窟向100°,平面为横长方形穹窿顶,三壁各凿浅敞龛,东壁已破坏无存。洞窟进深3.6米,平面长3.8米,宽3.6米,顶部残毁,高度不明。
西壁正中龛雕凿一佛二菩萨,主尊为释迦佛,面部五官风化残缺,高肉髻,大耳垂肩,面形瘦削,颈项细长,双肩下垂。内着僧祗支,外穿双领下垂式宽大袈裟,结跏趺坐于台上,双手结禅定印。双臂衣饰宽松覆贴垂于两膝,两膝间衣纹呈U形的褶皱,佛衣覆盖佛座边缘,悬裳衣密褶下垂,两侧衣角外撇。佛衣密褶有规律,呈左右对称状分布。两侧胁侍菩萨,因风化细部特征不清,但从轮廓看,菩萨头挽高髻,戴宝冠,束冠的宝缯自然下垂,发辫垂于双肩,披帛于肩部略外翘,天衣、披巾飘逸俊秀,裙摆具飘散之势,宽松洒脱。
北壁敞龛内原为一交脚弥勒二菩萨,现仅存右胁侍菩萨,交脚弥勒及左胁侍均已残损不全。右胁侍菩萨,轮廓完整,造型与西壁胁侍菩萨基本相似,披帛于肩部略外翘,披巾绕臂弯下垂,身体修长,飘逸洒脱。残存部分可见交脚弥勒下部为狮子座。
南壁浅龛内为一佛二菩萨,主尊佛头部风化残缺不全,可见大耳垂肩,长颈,内着僧祗支,外披坦右肩半覆搭右臂袈裟,左手紧握袈裟衣角,右臂屈肘,右手掌心向外,作施无畏印,双腿下垂,双脚外撇,踩于地面,作特别的“倚坐”姿态。右侧胁侍菩萨残缺不全,仅存左侧身体头部以下,右侧菩萨风化模糊,衣饰不清。两胁侍菩萨均双手合十于胸前,天衣、披帛样式飘逸,身体修长。
3号窟外景全貌
尤为重要的是,在3号窟内山体滑坡埇入的堆积砂土中清理出土铜佛造像7件、石造像1件、造像塔1节、佛像画像砖1件、五铢钱1枚。这批出土造像最矮者约 6.1厘米,最高者21厘米。
铜佛造像经初步除锈清理后可辨有明确纪年者3件:北魏熙平二年(517年)四足座释迦多宝佛背光铜造像、隋开皇十四年(594年)四足座背光坐佛铜造像、隋仁寿二年(602年)四足座背光侍立菩萨铜造像。其他4件虽无纪年,但时代早晚明显可断,分别为北魏太和时期带座背光坐佛铜造像、北魏晚期背光四足座侍立菩萨铜造像、北魏晚期二胁侍菩萨舟形背光、隋代火焰纹头光覆莲台侍立菩萨铜造像。特别是隋代立菩萨像,是面丰肩圆、含首挺胸的圆润饱满型,璎珞花饰、披帛等都极粗硕饱满,深垂直膝,是这批单体造像中造型最为优美的。
此外还有一座石背屏式造像,为一佛二菩萨,北魏晚期造型样式;一座造像塔,为四面坡式屋顶的塔,四面凿浅小龛造像,背对的两面均为结跏趺坐佛,高肉髻,面容清瘦,细颈溜肩,着双领下垂式袈裟,结禅定印,相邻的其他两面为侍立菩萨,体态修长;一件佛像画像砖,为红色边框内墨绘结跏趺坐佛一身,墨迹漫漶,细部不清;一枚五铢钱,“五”字交股斜直,“朱”字头转角方折,“金”字头小如箭镞,符合西汉武帝到宣帝时期五铢钱的特点,可能是把早期的五铢作为吉钱来供奉使用的。
① 隋仁寿二年(602年)四足座背光侍立菩萨铜造像
② 隋代火焰纹头光覆莲台座侍立菩萨铜造像
③ 隋开皇十四年(594年)四足座背光坐佛铜造像
④ 北魏熙平二年(517年)四足座释迦多宝佛背光铜造像
⑤ 五铢钱
4号窟
4号窟位于3号窟东侧,相邻约2.9米。窟向120°,平面横长方形,三壁各凿浅敞龛。顶部已被施工推毁,从三壁面转角线向上内收痕迹分析推测可能为类似2号窟的穹窿顶,前壁拱形门道。洞窟进深2.2米,平面长2.3米,宽2.2米,顶部残毁,高度不明。
西壁正中浅龛一佛二菩萨,主尊释迦佛,面部五官残损不清,从轮廓看,高肉髻,大耳垂肩,面形瘦削,颈项细长,双肩下垂。内着僧祗支,外穿双领下垂式宽袖袍衣,衣领棱脊突起,佛衣整体有厚重感,结跏趺坐于台上。左手自然下垂、手心向前,手指并拢伸直,作施愿印。右臂屈肘,右手举至胸前,手掌心向前,手指向上伸直,作施无畏印。佛衣覆盖佛座边缘,悬裳衣细密褶下垂,两侧衣角外撇,佛衣密褶有规律呈左右对称状。两侧胁侍菩萨,因风化细部不清,但从轮廓看,菩萨戴宝冠,宝缯及发辫垂肩,披帛于肩部略外翘,天衣、披巾飘逸俊秀,裙摆具飘散之势,宽松洒脱。
北壁浅龛内一交脚弥勒二菩萨,三身造像因顶部残毁而缺失头部。交脚弥勒,上身坦,披帛于肩部呈三角形巾,在腹部相交。下身裙裾垂于坛座缘向两侧分开呈悬裳座,双手残缺,从姿势看似为左手施愿印,右手作施无畏印。右胁侍菩萨,轮廓完整,造型与西壁胁侍菩萨基本相似,披巾绕臂下垂,身体修长,飘逸洒脱。残存部分可见交脚下部为狮子座。
南壁浅龛内一佛二菩萨,主尊头部风化残缺不全,可见大耳垂肩,长颈,内着僧祗支,外穿双领下垂式袈裟,右衣领低垂在胸前绕搭于左臂腕。左手自然下垂,手心向前,手指并拢伸直,作施愿印。右臂屈肘,掌心向外,手指向上伸直,作施无畏印。双腿下垂,双脚外撇,踩于地面,作特别的“倚坐式”姿态。右侧胁侍菩萨残缺不全,仅存左侧身体头部以下。左侧菩萨,头残缺,风化模糊,衣饰不清。两胁侍菩萨从轮廓看,均双手合十于胸前。
东壁已破坏,只地面门道出口可见遗迹,地面以上的窟顶已破坏不存。
图① 4号窟南壁一佛二菩萨(残)
图② 4号窟北壁一交脚弥勒二菩萨
图③ 4号窟西壁一佛二菩萨
该窟造像整体风格显露出“秀骨清像、褒衣博带”汉化样式,佛像及菩萨的样式呈现出潇洒飘逸的风格。
图④ 4号窟内部全貌
田园子石窟除1号窟形制保存完整外,其他窟均有坍塌现象,2号窟残存部分穹窿顶,3、4号窟顶部破坏基本不存,洞窟壁面造像风化均较严重。1号窟为禅修(或生活)窟,其余三窟均为造像窟。窟内造像均为三壁三佛,各配胁侍菩萨,表现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世佛”宗教思想。释迦、多宝佛并坐的题材,只在2号窟的东壁门道的南侧小方龛内出现,其他窟龛不见。“二佛并坐”源于《法华经·见宝塔品》,是北魏流行的法华信仰的产物,反映出十六国北朝时期禅观思想的流行,除了较多出现在云冈石窟二期外,在炳灵寺、麦积山石窟也可见到。这种在石窟中较多出现的“释迦佛+释迦与多宝佛+交脚弥勒”组合的题材是佛教中法华思想信仰的集中体现。
根据窟龛形制和造像风格样式初步判断,田园子石窟为北魏时期佛教遗存。其中2号窟造像为北魏“太和改制”前的样式,开凿年代在北魏孝文帝迁都之前的太和年间(477~499年),与云冈石窟二期的时代相当,与陇东地区的北魏太和时期的合水保全寺石窟、张家沟门石窟的时代接近;3号窟的造像时代晚于2号窟,属北魏景明(500~503年)之前的样式。2、3号窟造像要早于北石窟寺的开凿年代永平二年(509年);4号窟造像为北魏晚期的汉化样式的“瘦骨清像”风格。
从3号窟出土的单体铜、石佛造像风格及发愿文纪年看,时代最早为北魏太和之前,也有北魏中晚期的造像,最晚者为隋仁寿二年,单体铜、石造像的时代大体分为北魏太和前、北魏景明时期、北魏熙平年间(516~518年)及北周(557~581年)至隋开皇(581~600年)、仁寿年间(601~604年)几个阶段,除了北周至隋代的造像晚于洞窟外,其他北魏的不同时段单体铜、石造像与2、3、4号窟各壁面雕凿造像时代风格基本相吻合。所以,基本可以推断该石窟因遭受地质滑坡灾害而整体掩埋的时间应该在602年之后,不会早于此年。
根据现场发掘地层、埋藏堆积特征及对当地村民的调查了解情况分析推测,田园子石窟系开凿使用一段时期后,石窟所在官路沟西侧崖面的上部黄土堆积山体突发性地质灾害滑坡,将洞窟一次性整体掩埋,20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方山乡至镇原县县乡公路恰好在石窟顶部开山通过,也未影响到文物本体,直到本次村民修建进村土路推土时才将石窟暴露。石窟开凿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砂石质崖面易受风化,面目五官及身体细部的雕刻已模糊不清,但由于滑坡掩埋之故,造像再未遭受后期自然风化和人为破坏的侵扰,所以造像保存的造型样式仍清晰可辨。
3号窟出土单体铜(石)佛像(10件)
为进一步搞清田园子石窟佛教造像样式风格的源流及其所在的蒲河流域佛教石窟艺术的分布状况,在洞窟的全面清理发掘工作结束后,我们又对该发掘点所在的蒲河流域沿岸做野外调查。
在其北约6公里处、三岔镇石咀行政村柳州城自然村的宋代柳泉镇城址所在的蒲河南岸台地边缘发现1处已废弃的石窟,调查中在废弃洞窟拣出一件石造像碑残段,尚存小坐佛头部。从现场发现的大量堆积的残破建筑构件和上下几层的废弃洞窟形制看,当时石窟寺规模不小,而且历史上延续使用的时间很长,初步分析其开凿年代可能早到北魏时期,应该不晚于柳泉古城的建城时间,废弃年代可能晚到清代。
在其西北约2公里方山乡政府对面的申家山北坡发现1处石窟,紧邻309国道,早期修路曾炸毁大部分洞窟,现仅残存2个洞窟,平面基本呈方形,窟龛形制保存基本完整,窟内三壁均为一佛二菩萨,上部均有成排小龛残迹,可能原为千佛题材,造像风化模糊不清。
我们又在该发掘点东南约28公里的蒲河北岸的新集乡王寨村薛李自然村发现一处石窟,坐东南面西北,2个洞窟相距约120米,为一中心塔柱式方形洞窟,中心塔柱四面各开龛,龛内造像保存基本完好,为一佛二菩萨及“二佛并坐”题材。该洞窟的形制与造像题材与泾川王母宫石窟及北石窟寺楼底1号窟有相似之处。另一平面横长方形洞窟,正壁及左右壁各开大龛,三壁造像仅存石胎轮廓,细部模糊不清。
根据窟龛形制和造像题材及风格样式初步判断,申家山石窟、薛李石窟也为北魏时期的佛教遗存。新发现的这三处北魏时期小型石窟,为我们进一步探究蒲河流域佛教石窟的分布及佛教艺术的交流传播提供了最新资料,同时也填补了蒲河流域佛教石窟考古的空白。
本次清理的田园子石窟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北石窟寺及早已淹没于巴家咀水库的万佛洞石窟,还有本次野外调查新发现的柳州城石窟(北魏、宋、明、清)、申家山石窟(北魏)、薛李石窟(北魏)均分布于蒲河流域,还有北石窟寺以下蒲河北岸的小河湾石窟(唐)、曹家川石窟(宋)等小石窟,蒲河支流大黑河上的万山寺石窟(唐),众多的石窟寺分布,反映了蒲河流域是古丝绸之路的佛教文化传播的重要通道之一,历史上北魏至隋唐、宋元以来佛教文化的交流和传播非常兴盛。
此外,在与蒲河交汇于北石窟寺门前的茹河流域,以往考古调查已经发现并保护有大量开凿于北魏至唐、宋、金时期的小石窟,从北石窟寺溯茹河而上,依次有玉山寺石窟(宋、金)、洛阳寺石窟(宋)、大咀石窟(宋)、朱川石窟(宋)、龙枣寺石窟(北魏至唐代)、石空寺石窟(宋)及永乐寺石窟(明?)等,再往西北至宁夏彭阳县有无量山石窟(宋),也反映了丝绸之路东段关陇北道上的“茹河古道”支线上佛教文化的繁荣。
薛李石窟1 号窟 中心柱东- 北立面(后- 右)与廊道
柳州城石窟废弃洞窟堆积及残石造像碑
汉唐时期以来,丝绸之路绿洲干道东段的关陇道,有从长安起始,经咸阳、礼泉、乾县到彬县、长武至泾川县西北行,经平凉(今崆峒区),西入弹筝峡经瓦亭关、萧关,北至固原(今原州区),沿蔚茹水(今清水河)北经石门关(黄铎堡,须弥山石窟所在)、干盐池至靖远渡黄河至凉州的“关陇中道”;或从彬县北渡泾水,经宁县政平村(唐定平县)北行宁县,经庆城西北行,经环县到灵武渡黄河西行到武威的“关陇北道”。在这条丝路古道上,宁县、泾川县分别是关陇北道、关陇中道的重要途经地域,镇原县就处在宁县、泾川县之间,县境内蒲河、茹河流域的古道作为丝路东段关陇北道的支线,承载着佛教文化传播的便捷通道的作用。安史之乱后,丝路东段干道逐渐北移,灵州成为交通要冲,也是西北民族地区茶马互市中心之一。在这之后到北宋时期,沿袭唐末五代的关陇北道,也即灵州道,成为与西域交往的主要古道。
蒲河、茹河流域石窟寺分布示意
申家山石窟洞窟壁面交脚弥勒菩萨像石胎遗存
从关中出发,登子午岭、下董志塬,到北石窟寺,溯茹河、蒲河而上均可到固原、出萧关,是丝绸之路关陇北道的主要两个支线,可称为“茹河古道”“蒲河古道”。茹河道和蒲河道作为支线古道,在镇原境内遗留下诸多的历史文化遗存。所以位于蒲河上游的田园子石窟及其上、下游几处佛教石窟寺的最新发现,对于研究汉唐以来丝绸之路东段的关陇北道上佛教文化传播及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及交通均有重要意义。
这次最新发现和清理的佛教石窟遗存均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之未发现,对于佛教石窟考古来说意义非同一般,不仅增加了佛教石窟考古研究的新篇章,也填补了北石窟寺所在的蒲河流域佛教石窟艺术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