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莉
摘 要:文章以基于成果为本为,以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为核心,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反向设计,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以构建层次化的实践教学体系,结合学科特色开展专业综合实践与毕业设计,强化过程管理,突出复杂工程能力的培养,旨在为专业认证及专业建设打下基础。本论文从不同方面阐述基于成果为本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希望为研究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专家和学者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成果为本;电子信息工程;课程体系
电子信息产业在全球经济领域发展非常迅速。由于国家社会信息化的深入,我们把信息化和信息产业的发展列入到提纲,并且重点规划电子信息产业在我们国家的发展。在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模式下,社会非常迫切的需要电子信息类专业技术的人才,而且各个各个高校对应用型人才培养也给予了非常大的期望。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特色课程体系优化与实践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改革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1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简介
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从简单的基本实验能力,到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开放性的实践教学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使学生能将理论知识更好的运用到实际中去,从而为学生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实践体系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导向,在制定教学计划的过程中要将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为整体,单独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但是也不能把实践教学孤立起来,要和理论教学相结合,从而达到对学生的整体培养的目标。
教学体系分为两部分,要做到课内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内实践教学主要是在课堂对实验进行原理分析,对工程实例进行分析,以及学生在课堂进行讨论创造等,课堂实践主要不是教师讲授知识,要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发挥自主思维,从而能够满足实践的要求。课外实践则是学生的自主创造以及学生的自我发挥,在课外实践过程中,学生完全自由发挥,对老师交代的项目进行整合,培养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注意将为学生提供一个信息平台,让学生能够了解先进的科技,从而避免所学知识和时代脱节,无法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的尴尬现象。
2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思路
2.1明确培养专业和人才发展的目的
各高校在设置一些专业课程内容和构建丰富的课堂体系中,应该特别注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还要重视学校所能利用到的各种资源一起来自不同层次的学生。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通过原有电子工程,、信息工程、电子与信息技术等多个专业重新调整和规划而构建的一门新颖专业。通过对社会发展调查,结合实际我们得出了学校电子信息专业培养的目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2.2整合课程内容,优化课程体系
为了整体优化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各个课程内容,我们在单科轻重整合方面应该加大力度进行调整。综合课程方面的内容,构建一个知识点足,内容丰富的一个课程体系。对优化课程体系的改革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课本内容的相互联系,还要避免改革后书本知识点重复机率过大。整合课本内容,优化课程体系是为了能够让学生掌握一个更加完整的基本理论链,让他们对基础东西有一个广泛了解。
2.3重点强化教学的实践环节
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内容中,学校应该把所做的实验验、学习、和安排的课本内容结合为一体,采用层层提高的办法,使得传授知识,培养学生技能和能力同时进行,而且还要注意课内外互相结合,可以让学生在自己的空暇时间多多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
能力和社会创新能力。在构建新课标体系的指导思想中应该重点体现能力本位理论,强化专业方向,体现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特色。在强化教学实践环节方面,各个高校还应该注意到学生就业范围,针对性的开设一些就业方面有关的技能培训。
3面向复杂工程问题的实践教学建设探索
3.1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标准和要求为导向,改进课程的教学大纲、根据课程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明确课程的定位和教学目标、改革教学手段、改进学业考核与评定方法、改革课程实践内容等。以提高效果为目标,优化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建立开放式、对话式、研究式课堂,实施基于问题、基于案例、基于项目等多种研究性学习方法。因课施教、因材施教、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利用“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手段,拓展教学空间和时间,压缩课内学时,将部分数字系统设计、信号与信息处理及相关的仿真实验等留作课外作业,让学生利用个人电脑以及“宿舍实验室”、“口袋实验室”等完成课内实验项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实现教学互动。
3.2面向复杂工程,推行专业综合实践项目
在校内完成专业方向课学习之后开始实施“综合实践”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为原则,综合实践项目来源于教师科研、企业需求、教学实例及工程实践,实践内容及实施目标经过教研室充分讨论,形成面向工程一线的专业课程实践项目提供学生选择。借鉴 CDIO理念,实践项目分为选题、方案设计与论证、项目实施、项目验收等几个阶段和步骤。学生以组为单位,通过调研写出实验方案和实施计划,以及项目所需软硬件资源等,经课程组教师审查评估,协助提供相关条件并负责指导,最后撰写项目报告,完成项目答辩。为确保综合实践环节的有效性,改革实践环节考核评价方式,实施多样化、过程式考核。将基本技能的掌握及分析、独立思考能力、主动学习意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创造性思维等作为考核的要点,建立分项评价制度,采用量化的评价指标。
参考文献:
[1]卓越工程师背景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J]. 陈荣,马文忠.中国成人教育.2015(18)
[2]关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几点思考[J]. 张文英,文星,薛文,刘玉萍.新西部(理论版).2016(06)
[3]卓越工程师的社会责任感培育[J]. 周玉华.现代企业教育.2015(02)
[4]地方本科院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实习实效性探索[J]. 祝成成.中国校外教育.2018(30)
[5]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课程考核评价研究[J]. 栗磊.考试周刊.2016(34)
[6]试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践和思考[J]. 王微,朱金.中国校外教育.2014(24)
[7]以卓越工程师为导向的研究生培养方法研究[J]. 杨家志,蒋存波,谢晓兰.科技信息.2013(10)
[8]论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的重要性[J]. 诸华军,吴其胜,张长森,陈景华.考试周刊.2013(50)
[9]多功能实践型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探索[J]. 李亚芹,史立秋,韩阳阳,陈思羽.经济师. 2016(01)
[10]“卓越工程師”教育模式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模式探讨[J]. 宁仁霞,孙剑.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