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要养气节

2018-01-15 05:36沈永福王转转
红旗文稿 2017年17期
关键词:大节气节理想信念

沈永福+王转转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从政杂谈》一文谈领导干部修养时说:“纵观人类历史,凡有成就者,必有高风亮节”,“高尚的气节是每一个领导者应有的品质。没有气节,就没有了脊梁骨。” 这道出了气节的重要性,有气节才能有人格的独立、政治信念的坚定及道德意志的坚韧。作為领导干部,有气节才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始终如一地忠诚于党的事业,勇于担当。在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历史条件下,面对仍然艰巨的改革发展任务,在形形色色的诱惑面前,领导干部应不断强化自我气节修养,提升服务百姓的本领,造就可敬的灵魂和高尚的政治道德境界。

1.为人为政重在有气节。

重气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鲜明特色和重要内容,它是知识分子和士人的立身处世之道。孔子提出“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更是倡导士人要养“浩然之气”,荀子也认为人的气节德操“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气节事关死生之事。清朝魏源将《左传》中“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加了“立节”为四不朽,表现为对“立节”的重视。中国传统气节观孕育了一代一代志士仁人,为追求真理与正义、捍卫国家和民族利益,勇于同邪恶势力、内奸外敌和艰难险阻作斗争,这种气节观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当代社会依然熠熠生辉。

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气节是人生的灵魂和精神支柱。首先,气节作为领导干部基于一定的理想信念和对道德原则的持守,为其行动提供了方向指引和道义基础,并且使其生命活动彰显崇高的意义。但凡那些受人尊敬、有所作为的领导干部,都是有气节的人。目标高远、信念坚定的政治立场,坚韧不拔、拼搏奋进的人生态度,攻坚克难、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积极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谐融洽、团结协作的人际关系,等等,无不直接或间接地源于对高尚气节的追求和保持。

其次, 气节为领导干部道德人格的塑造提供强大动力和坚强毅力。气节是道德人格的精神气象,其形成本身也是一个知、情、意统一的过程, 高远的价值目标, 醇厚的道德情感, 坚定的道德意志, 是气节的表现形式也是人格形成的源动力。气节以其坚毅的品性而使主体在道德实践中能够坚守道德原则,克服内外困境与压力,彰显人格的力量。

最后, 气节也是检验领导干部素质高下的试金石。领导干部气节高下,就看其在重大政治考验面前是否有政治定力,是否能树立牢固的党的宗旨意识,是否能对工作认真负责,是否能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是否能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勇挑重担,是否能经得起权力、金钱、美色等的诱惑。

2.领导干部要讲大节。

古人认为人的人格操守有大小节之分,尤其推崇大节。孔子言“临大节而不可夺”,孟子语“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谈的都是人要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坚持立场,保持气节。何谓大节?南宋叶适曾提出守节需“辩义”,“辩义”就是要辨明所坚持的政治道德原则是否正确,离开“义”去谈守节可能误入歧途,所受之节可能只是小节。朱自清先生在《论气节》一文中也批评了那些历史上的所谓清高之士,认为这是个人消极的表现,真正的气节关键是气,即坚守“义”的原则。古人所言的大节无非就是坚守道义的原则、符合社会整体利益、符合国家和民族大义。

领导干部讲大节首先要理想信念坚定。习近平总书记认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坚定,是好干部第一位的标准”,这也是政治气节的首要标准。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坚定,就是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真诚信仰马克思主义,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

其次,领导干部讲大节要敢于担当。气节往往在事关艰难危及之秋、生死存亡之际、重大考验之时,高下立辨。孔子言“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文天祥讲“士穷节乃见”,讲的都是大是大非面前气节才得以显现。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领导干部的大节担当就在于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习近平总书记批评了一些领导干部“爱惜羽毛”和“好人主义”,认为“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

最后,领导干部讲大节要做到清正廉洁。清正廉洁于领导干部来说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和政治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党员领导干部“持身必须以清廉为准则,凡利禄名誉,‘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当官做领导,手中的权力天然具有易蚀性,兼之受利益的驱使,各色人等会围猎领导干部拉其下水。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外在诱惑花样繁多,各种陷阱无处不在,领导干部在钱财、名利问题上犯错误的可能性比一般人更大,危害性也更大。所以,领导干部应该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塑造,在廉洁自律上作出表率,以高尚的气节引领社会风尚。

3.学习磨炼以养气节。

人的气节来自于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长期的修养磨炼。古人提倡的“学思结合”“养气治气”“事上磨炼”等气节修养方法,至今仍有积极意义。其中“学思结合”是基础。“学”是道德修养的起点,也是培育气节的起点,“思”是学习的深入和升华。领导干部一是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掌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能力,正确判断形势,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把共产主义理想的要求和党性原则变成自己的内心信念,并进一步转变为自觉的行动。二是要深入学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理论,深刻理解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理论体系,正确处理和协调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同时要学习榜样和模范,见贤思齐,以榜样的言行激励自己。同时,领导干部还要认真学习各方面知识,“腹有诗书气自华”,丰富知识储备,完善知识结构,打牢履职尽责的知识基础。

气节养成需要“养气治气”的久久为功。孟子说要养“浩然之气”,强调“志”对气的主导作用和“持志”的重要性,用道德理性的“志”来驾驭气质。荀子强调“治气”说,以“柔、一、辅、节、廓、抗、劫、炤、合、通”等手段治理“血气刚强、知虑渐深、勇胆猛戾、齐给便利、狭隘褊小、卑湿重迟贪利、庸众驽散、怠慢僄弃、愚款端悫”等弊病。孟、荀二人对于气节理想人格的培养,虽路径不同,然殊途同归,都是传统儒家心性修养的重要方法。对于今天领导干部加强自身修养同样具有指导意义。“养气”在于发扬人性的善端,夯实内在的道德情感与意志,“治气”在于摒除内心的恶欲恶念,净化内在心灵。

气节养成尤其需要事上磨砺。“事上磨炼”是古代思想家提出的修养之法。古今中外杰出人物,无不是在克服困难,剔除人性中的弱点,乃至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培养坚强意志品质中造就的。当前,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使命向领导干部提供了成就事业的广阔舞台,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的攻坚任务对领导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乃至无时不在的诱惑又对领导干部的气节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习近平总书记倡导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砥砺品质、提高本领。要想成为有所作为的领导干部,一定要做到甘于吃苦、勇于吃苦,到基层、到艰苦地区、到复杂环境中经风雨、受磨炼。越是条件艰苦、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越能锤炼人。

(作者: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

责任编辑:狄英娜endprint

猜你喜欢
大节气节理想信念
气节,一个人的精神脊梁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USTER 自调匀整并条机上粗节和大节的控制
竹外疏花
大节段钢箱梁吊装施工技术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气节重如山——国画《八女投江》再赏析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中国人的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