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星+谢俐慧+徐敏
【摘要】目的:10种抗生素外用对于治疗痤疮丙酸杆菌的效果。方法:进行10种不同浓度的常见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结果:肉眼可见血平板抑菌前血平板菌数相对抑菌后血平板菌数减少。设定头孢拉定的抑菌活性100%的相对活性都可达到80%以上,头孢拉定、青霉素、环丙沙星的相对抑菌活性可达到50%以上,而阿莫西林则相对活性太低。讨论:头孢拉定、红霉素、克拉霉素、克林霉素对痤疮丙酸杆菌抑菌效果作用。
【关键词】丙酸杆菌;痤疮;消炎药;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中图分类号】R378.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12-0-01
一、前言
1、研究背景
近幾年来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脸上长痘痘,67%是由细菌和螨虫引起的,在治疗时普遍选择护肤品,而不知道怎样通过医学方法解决。在对病原生物学进行深入学习之后,对痤疮丙酸杆菌引起的青春痘进行研究,因此选择痤疮丙酸杆菌设计药敏试验。痤疮丙酸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厌氧不运动短杆菌,是广泛存在于空气、土壤、水体、动物体尤其人皮肤上的一类致病微生物。其虽为厌氧菌,但却能耐受微量氧气,可发酵产生乳酸、酒精和糖,并进一步转化为丙酸,从而导致 相关疾病。[1]
2、研究目的
给予培养出的痤疮丙酸杆菌适宜的生存条件,通过琼脂—纸片扩散法,得出详细的五类抗生素中的十种抗生素作用于痤疮丙酸杆菌产生的抑菌圈大小,分析不同抗生素对于痤疮丙酸杆菌的抑制程度,进而推断这十种抗生素外用对痤疮丙酸杆菌有无治疗效果。
二、材料及方法
1、材料。通过网上去选购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的标准菌株,将菌株在血平板上复苏后选择经过血平板培养后的第三代痤疮丙酸杆菌作为试验对象。
多数不同种类的抗生素在抑制多种细菌生长繁殖方面都有显著作用,因此本次针对痤疮丙酸杆菌的研究选择了市面上常见的十种抗生素药敏纸片:头孢氨苄(30ug),头孢拉定(30ug),红霉素(15ug),克拉霉素(15ug),克林霉素(2ug),林可霉素(2ug),青霉素(10U),阿莫西林(20ug),环丙沙星(5ug),诺氟沙星(10ug),查询NCCLS标准,根据市面上可以买到的抗生素,选取其中对痤疮丙酸杆菌较敏感和不敏感的抗生素进行全面的研究。
2、原理及操作。抗生素是一种可以抑制细菌生长的药物,它是由微生物细菌、真菌等在生长过程中,为了生存竞争而产生的化学物质,能干扰抑制其他细菌的生长发育。研究发现,重复使用同一种抗生素可使致病菌产生耐药性,所以通过药敏试验,科学选用敏感抗生素,做到不盲目滥用,又达到治疗效果的目的。用第三代痤疮丙酸杆菌做药敏试验在无菌厌氧条件下培养24小时后观察结果。观察十种抗生素的抑菌圈大小取平均值。
三、结果及讨论
1、试验结果。肉眼分析可见,在生长24小时后的药敏试验后,有敏感反应中以纸片为中心可看见较外围有一圈实心的透明环。各组的抑菌圈试验结果如下:
根据消炎药对痤疮丙酸杆菌的抑菌圈的敏感度判断:抑菌环直径>20mm为高敏,10~20mm中敏,<10mm为耐药,其中头孢氨苄、头孢拉定、红霉素、克拉霉素、克林霉素、林可霉素、青霉素、环丙沙星为高敏,诺氟沙星为中敏,阿莫西林为耐药。根据各个抑菌圈的大小进行数据的处理,以30ug头孢拉定对痤疮丙酸杆菌的抑菌圈直径44mm为对照,设其为100%。对比各项抗生素与头孢拉定抑菌圈直径得到相对药效比值,结果如下:
结果数据分析显示:相对头孢拉定的活性而言,红霉素、克拉霉素、克林霉素的相对活性都可达到80%以上,头孢拉定、青霉素、环丙沙星的相对抑菌活性可达到50%以上,而阿莫西林则相对活性太低。
2 试验讨论
由结果数据分析显示,在常见的10种抗生素对痤疮丙酸杆菌的作用效果中,除阿莫西林外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其中头孢拉定作用最强。
头孢拉定上的苯环作用具有较强的抑菌效果。头孢拉定为第一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具有抗菌广谱、杀菌力强,其抗菌作用机制主要与细菌细胞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 (PBP1和PBP3)结合,妨碍黏肽的形成,抑制细胞壁合成,使细胞内容物膨胀至破裂溶解,为繁殖期杀菌药。头孢氨苄同属第一代头孢类抗生素,浓度相同且较高(30ug)的情况下,相对药效仅为头孢拉定的62%,可见头孢拉定对痤疮丙酸杆菌具有较高的抑制杀灭作用。[2]在本次试验中,只探讨单用一种消炎药对于痤疮丙酸杆菌的抑制效果。
试验证明,头孢拉定对体外生长的痤疮丙酸杆菌有较好抑制作用,不排除药物作用于人体时受到生理因素、化学药物因素、以及存在于体表其他菌群的影响。根据试验中一定浓度的头孢拉定对痤疮丙酸杆菌的杀菌作用较强,仅推断此药物外用对致病菌引起的痤疮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注释:
[1].BPBs青霉素结合蛋白,PBP1,BPB3是细菌存活、生长繁殖所必需。
参考文献:
张 智 滕婷婷 程奕星 痤疮丙酸杆菌生理生化特性及其致病性综述 当代医学2008 年 6 月总第 142 期
吴基良、罗建东。《药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年,270~271页。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