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心心
【摘要】目的:研究通过应用品管圈,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的下降情况,以提升门诊药房的形象。方法:通过依品管圈的要求开展各项工作,对比应用品管圈前后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的情况,分析找出问题、讨论解决问题、以结果制定优化门诊药房方案。结果:将前后两最终结果进行比较,通过应用品管圈后,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率急速下降。使药房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也使门诊药房的形象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增强了医院的公信力。结论:在门诊药房的一系列工作过程中,通过应用品管圈的方案,不仅与降低了调剂差错情况,大大缩短了整个治疗的时长,可以对此方案进行扩大范围应用。
【关键词】药房;门诊;品管圈;差错百分比;下降程度
【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12-0-01
在社会不断进步发展的今天,人们对服务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这对于我们医务来说,无疑是一个相对严峻的挑战,随之而来的便是这种“品管圈”管理的模式[1],此种模式是在工作的过程中自发形成的,以一种科学、严谨的方法,旨在保证医护工作人员服务质量的同时,提高其工作效率,实现门诊药房调剂零差错,节省患者的就医时间,提升患者的幸福满意度[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3月至6月门诊药房发生的调剂错误情况作为对照组(开展方案前),共895例在门诊就医患者入组(男517例,女378例);以2016年7月至10月门诊药房发生的调剂错误情况作为研究组(开展方案后),共1038例在门诊就医患者入组(男572例,女466例),将两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组设品管圈 本次研究的品管圈由门诊药房的10位工作人员组成,投票选择设置1名圈长,1名辅导员,其余8位均为圈员,年龄平均为35岁,含有药房各阶段年龄、各级职称以及大专、本科和硕士三种学历。经全体成员研究决定:圈名为“智慧圈”,圈徽为“智慧树”,彰显药房工作人员无穷的智慧,预示着全体组员团结向上,像大树一样坚韧不催、服务群众。
1.2.2 确定主题和拟定方案 所有入圈成员发挥想象力,以品管圈要求为方案,以本药房实际问题为基础,以科室现如今真实所求为目标,提出6个解决的项目,确定出本次方案的主题,经研究讨论以“门诊药房调剂零差错”为主题。明确每位成员的具体职责,拟定相应方案并进行操作。
1.2.3 把握现状和设定目标 :对实施前数据的具体情况进行整理,总结绘制差错调查表,以便工作人员及时掌握对照组情况。表1为方案实施前门诊药房调剂差错汇总表。
根据情况,全体组员研究决定将最容易出现错误的“数量”作为目标,目标数为:每周7件以下。
1.2.4 对策拟定和实施:圈内所有成员对5项问题进行讨论,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并加以完成。对策有:(1)设立核对岗,对每单药品进行核对;(2)与医生进行合作,不同品种用不同字体加以标记;(3)每天对药品进行排查,改正错误标签;(4)对药房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业务水平;(5)制定核对制度,做到取药前、中、后的核对[3]。
2 结果
2.1 有形成果 在本次应用品管圈后可发现,门诊药房的5项主要调剂差错问题(数量错误、品种错误、标签错误、用法用量错误、发票错误)的情况有所下降,表2即为品管圈应用前后效果比较的具体情况。
目标实现率=(应用后-应用前)/(目标数-应用前)×100%=(19-34)/(7-13)=250%
改观率=(应用前-应用后)/应用前×100%=(34-19)/34×100%=44.12%
2.3 无形成果。经过此次方案的应用,门诊药房品管圈内的所有工作人员在责任心、业务水平、自信心和团队合作能力方面有很大的提高。
2.4 标准化。在此次方案完成后,门诊药房形成了自己的标准制度:岗前培训考核制度、取药发药制度、药品管理制度和医德医风制度[4]。约束并指导工作人员正确服务大众。
3 讨论
品管圈在门诊药房的应用,使调剂差错大大的下降,取得了较为乐观的效果,提高了药房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素质能力,对医务人员起到了监督作用,保证医护工作人员服务质量的同时,节省患者的就医时间,提升了患者的幸福满意度[5]。
参考文献
刘学菲,杨焱,钟传书等.品管圈在降低基层医院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率中运用[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6,30(3):6104-6105.
张涛,陈海燕等.运用“品管圈”手法降低门诊药房调剂差错[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9(17):239-240.
李小波,邓文荣等.品管圈活动降低门诊处方调剂差错的效果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杂志,2014,80(9):165-166.
王洺,等.品管圈用于降低門诊西药房调剂差错率的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7,7(10):107-108.
邓健浩,修连喜,何祥盛,林建红,等.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门诊西药房调剂内差中的应用[J].厦门医药杂志,2016,14(8):132-13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