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松涛
【摘要】生命科学的研究是一个既古老又时新的话题,本文则是寻求这个问题答案的一种尝试。首先,文章概述了东西方对意识探索的历程,直击西方哲学主客分离的症结点,并向东方哲学心物一元思想中汲取营养。接着,本文讨论了意识的内涵、功能及其特征。然后,文章针对意识如何演化的问题进行了论述,指出意识演化的规律是“五运六气”。最后,本文提出了“意识纠缠”的概念,指出意识纠缠是意识演化的主变量,而把握主变量的关键即找到人生的“信念范式”。意识纠缠通过五运六气的规律影响个体生命身心运行的走向,而信念范式的建立能够让纠缠的意识有序化,真正达到身心的健康和谐。因此,一旦把“意识”作为描述生命的核心维度,不仅能够融通东西方在此问题上的争论,更有可能为未来的生命科学打开一个全新的视角。
【关键词】意识生命学;心物一元;意识演化;意识纠缠;信念范式;生命轴
【中图分类号】R85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12-0-01
一、序言:东西方的意识探索历程
生命是什么?这是人类永恒探讨的话题。古今中外,历史先哲都在试图窥探生命的奥秘。“认识你自己”,希腊德尔菲神庙上镌刻的箴言投射出希腊哲人对生命真相的渴慕。大略与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对心灵的探讨列为重大哲学问题同时或更早,东方先哲也用自家独特的方式探讨生命奥秘。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说过:
中国儒释道三家文化,讲的都是一个生命科学的问题,真正的佛法讲的也是生命的科学。虽说大小乘的佛法浩如烟海,不过是讲解禅与生命认知的问题。人类追求宇宙的来源,究竟人类的生命来源是唯物还是唯心?今天的科学发展到了太空,尤其是从爱因斯坦以后,科学家讲量子力学这个问题,诸如纳米科技、信息的发展、人文管理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都是在探索这个问题。
1.1 西方意识求索
可以说,整部哲学史就是东西方探索生命奥秘的历史。在西方探索生命的过程中,哲学家们逐渐将关注点放在了人自身最为重要、最为奇妙,“日用而不知”的心灵“黑箱”。从笛卡尔开始,近代西方哲学从古代哲学的“本体论 ”,转向了近代的“认识论”,开始探讨人类认识的本质、结构等等。
西方哲学家探讨认识论时,通常将认识主体和别人是客体分离,中间架设了一道鸿沟,使得主客两体没有结合的可能。近代的笛卡儿及其学派(Cartesian)的二元论认为,根本的实在有二:一为思维性的(Thinking)实体,一为具有扩延性的(Extended)实体,即通常所谓的精神与物质之二分。笛氏之后的理性论大师莱布尼兹(Leibniz)及其学派也有其特殊的二元论,他们把世界分成现实的和可能的,他认为我们的这个世界是所有可能世界当中最好的一个世界。至于近代最伟大的德国哲学家康德(Kant),他的二元论则说,我们所能认识的只是现象(Phenomenal),即经验及可能经验的事物,而物自体(Thing-in-itself)或本体(The Noumenal)不可知。另一位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谢林(Schelling),虽然要求超越思维和存在之间的对立,但是其哲学赖以为基础的“绝对”又陷入了“绝对”与世界之间的矛盾而不能自拔。
毫无疑问,黑格尔式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形而上学家,他将古典哲学的理性主义发挥到了极致,他以“实体即主体”为核心,将认识论与本体论统一起来。黑格尔把绝对精神看做世界的本原。绝对精神并不是超越于世界之上的东西,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现象都是它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表现形式。因此,事物的更替、发展、永恒的生命过程就是绝对精神本身。尽管黑格尔营造了恢弘壮观的形而上学体系,但是由于其理性主义的基础的坍塌,他的哲学也为人诟病,认为充其量只能作为精美的艺术品工人欣赏。
以主客二元主义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的研究也遇到瓶颈。现代力学的奠基人牛顿,创立了万有引力理论。晚年的牛顿在研究行星为什么会围绕太阳运转时,认为除万有引力的作用外,还有一个“切线力”,这个“切线力”只能是来自上帝的“第一推动力”。这一神学主义的解释引发了后人的不满。
现代物理学进入极微观世界后,关于物质是什么,众说纷纭。爱因斯坦晚年研究统一场理论(Unified Field Theory),希望从“相互作用是由场(或场的量子)来传递”的观念出发,统一地描述和揭示基本相互作用的共同本质和内在联系的物理理论。但是这个理论到底是什么?爱因斯坦未能实证他的构想,物理学目前也没有明确的研究成果。
1.2 东方意识求索
与西方对意识求索的路径相较,由于中国先哲对意识的开发、挖掘关注更深的本体层面,它甚至比无意识心理还要深,因此这种甚深的心又有至简至易的特点,其中蕴含有道或体。世人的任务就是找到它,果如此,则一切万事大吉。“惟此心而与道合,此心即道也;体此道而与心会,此道即心也。……心外别无道,道外别无物也。” 中国哲学在关于人的概念图式上有超越西方身心二分图式的特点,中国哲学不把心局限于大脑或心脏之内,有的甚至不局限于人身之内,而认为心弥散于主客之间,乃至可与世界一样大。
在东方诸家之学中,佛教向以精研心灵、擅长治心著称。西方学者普遍将佛教看作一种具有宗教基础的心理学或“精神科学”,当代中国心理学家多视佛教为一种“文化心理学”。大乘佛教法相唯识宗尤以研究认识论见长,其打破主客、身心二元,高举“万法唯识、识外无境”的洞见,为全人类了解身心实相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
二、意识即心:意识的内涵、功能及其特征
2.1 意识的内涵
世界的本体即是意识,究竟意义上的意识,也就是佛学中所谓的“妙明真心”、“如来藏心”、“自性清净心”,也有人将此意识理解为万有共同的、不变的“基态”。意识在本质上是超越人类的语言和思维逻辑的,即是佛教所说“离言绝虑”,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不可思议”、“不可言说”,唯是离言自证境界。强欲言说,可以说此意识本来清净。意識本净的理由,主要是因为万法缘起,没有独立实存的自性,没有“能”(认识主体),也无“所”(认识客体),没有染污意识的实体,也没有被意识染污的客体,所以说意识本来清净。印度大乘经论中,还将本来清净的意识比喻为日月、水、火、矿中金、摩尼宝等。《大集经》卷二亦云:endprint
一切众生心性本净,性本净者,烦恼诸结不能染着,犹如虚空不可玷污,心性、空性等无有二。
2.2 意识的功能。意识有两种本来具有的功能(力量):知性(本觉)、安乐慈悲。
2.21 知性。知性(本觉)是一种无意识的原始觉性,其中没有执着,不受烦恼染污。《华严经》卷三十言“照明为体”、“性常觉悟”、“能大照明”、“体性明洁”。禅宗、密宗以本觉为一切众生本来具有的佛性。《楞严经》谓“性觉妙明,本觉明妙”。本觉不仅是宇宙意识本来具有的明觉之性,而且具有力量,推动众生不断向上进化,乃至解脱成佛,也是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本源动力。
2.22 安乐慈悲。因为意识没有任何主客之分,全体融为一炉,所以包含本来具有的超越世间快乐的安乐,以及慈悲怜悯之情。《大般若经》谓“一切诸法中,悉有安乐性”。隆钦巴《宗轮藏》说大悲周遍为法报化三身中的化身。
2.3 意识的特征。意识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2.31 意识具有恒常性。意识从本以来不生不灭,意识是超越世间之流的。我们人类心中有过去、现在、未来此种纵向流动的时间观,其实是一种错误的认知。唯识学家说,这是因为众生的第七识恒审思量第八识,因此才会有时间相续不断的感觉。这种错误的认识,在《金刚经》中称为“寿者相”。
2.32 意识具有整体性。人类拥有同一个意识,不存在第二个意识,人与人的意识之间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联系,统一在一起,每个人的意识只不过是同一个意识海洋里不同位置的水泡而已。
2.33 意识具有生成性。正如唯识宗认为,一切事物都是阿赖耶识蕴含的种子变现而成的,而意识是阿赖耶识的本体。所以宇宙万物都因意识的生成作用而产生和存在。现代物理学的弦论也认为,物质世界其实是宇宙弦演奏的一曲壮丽的交响乐。
2.34 意识具有能量性。意识是大脑中各类信息的能量和运动,心能转物,就是佛学在生命这一点上的重大发挥。相近的,美国现代著名心理学家霍金斯(David R.Hawkins)还花了30多年研究,提出了一个有关人类所有意识的能量分级水平。
2.35 意识具有物质性。现代物理学研究显示,意识是以能量和质量为隐态形式、以信息为显态形式存在的物质和运动的结果。信息也是物质,只不过是很微观的物质,意识就是大脑中各类信息运动的结果。
三、意识的演化
既然世界的本质是意识,且意识本来清净,那么世界和人类又是如何从意识演化而来呢?
3.1 世界因意识的流转而产生
意识本来具有知性(明觉),但是因为不明白意识是一整体而产生了妄动,就从本来一体,没有“能”(主体)、“所”(客体)之分的意识中,割裂出一个觉知的对象,分开了能、所。《大乘起信论》说“由不达法界一相,不觉心动,忽然念起,名为无明。”《楞严经》言:“因明立所,所既妄立,成汝妄能。”
这个妄动形成了思量的第七识末那识,也叫做染污意识。虽然它没有实体,却有力量牵动本来明觉的意识成为杂染的阿赖耶识。《长者子耶舍经》谓“以意根 故,而生于色”。第七末那识执着力加剧,分开阴和阳,阴阳二气相摩相荡,逐渐生成四大(地、水、火、风)。人类无量的阿赖耶识,如“千灯一室,光光相照”,由于共业种子的变现,形成共同居住的国土世界。随国土世界的形成,人類也依国土中的种子及自己业力而出现。因为人类阿赖耶识中包含有相同的共业种子,人类都具有共同特征,都有阴阳(男女雌雄)及食、色、睡三欲(匮乏性需求)。
然后因为末那识的力量,人类产生了对自我和对外境的执着,所以烦恼生起。烦恼的生起以各自阿赖耶识中的烦恼种子为原因,在社会生活中受家庭、学校、亲友、宗教、社会文化等的影响。因为生起了烦恼,所以第六意识开始造业(身、口、意三业),并在阿赖耶识心库中落下烦恼、业的种子,成为再度自然生起烦恼、业的习气,造成固有的心理反应模式,异化为难以改变的习性,驱使人类不断造业。
3.2 意识演化的规则——五运六气
因为无明妄动,本来清净的意识转变杂染的阿赖耶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阿赖耶识(心王)、心所(产生的心理状态)、所变现的根身器界。每个阿赖耶识都遵循同一法则,按同一运作程序变现身心世界。这个规则就是五运六气。
五运六气,简称“运气”。“运”指丁壬木、戊癸火、甲己土、乙庚金、丙辛水五个阶段的相互推移;“气”指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暑)、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六种气候的转变。新的生命在诞生之时就在基因中(阿赖耶识)携带了包含“记忆”的种子,即意识的种子。五运六气在新生命诞生的那一刻决定了其时间性与空间性以及周围的环境。生命诞生的那一刻,最初的意识种子与五运六气就开始了激荡的相互作用,即在五运六气的作用下,意识种子展开为一个新的意识世界,并持续不断地与五运六气保持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人的生命轨迹。意识同时作用于五运六气使得整个宇宙在意识的层面展开、运行、终结,并形成新的意识种子。
3.3 万法唯识
如前所述,意识本来“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但因为无明妄动,形成杂染的阿赖耶识,世界和人类就从阿赖耶识中的种子中变现而来,不断起惑、造业,受报。所以一切事物在本质上是由阿赖耶识而来,故唯识宗言“万法唯识”。
当代尖端科学和心理学的发展,表现出了一种向佛学唯心义靠拢的趋势。量子力学家A·艾丁顿认为:“大体来说,世界的要素就是心灵的要素”。物理学家琼斯说:各种可能的推理堆积起来的证据,使人越来越适宜于把实在描述为精神的而不是物质的,宇宙似乎更接近于一种伟大的思想,而不是一部大机器。斯塔普根据海森伯的量子理论,认为宇宙不再是类物质的,而是类心灵的(mind-like),类物质方面仅限于某些数学特性,这些特性也可以被理解为进化中的类心灵世界的特征。心理学大师荣格《论精神的本性》认为精神和物质二者都作为意识内容的不同性质出现于精神领域。“两者的最终本性都是超验的,即不可表象的,因为精神及其内容是我们在无媒介情况下获得的唯一现实。”欧文·拉洛兹《微漪之塘——宇宙进化的新图景》说:物质与心灵皆从宇宙量子真空的零点能量场中进化而来,甚至基本粒子也有某种原始的心灵。一切有机体甚至分子、原子、基本粒子,都有某种形式的精神体验。量子真空不是一种被动的已经存在的实在,而是一种主动的、与所有由其产生的事物共舞的具有“养育”性质的母体因素。心灵与量子真空的共舞,把我们与周围的其他心灵,及生物圈、非生物圈乃至整个宇宙联接了起来,东方宗教修行者很早就知道了这些。这种意义的量子真空零点能量场,接近了佛学的如来藏心。endprint
四、意识之网:意识纠缠
纠缠是关于量子力学理论最著名的预测。它描述了两个粒子互相纠缠,即使相距遥远距离,一个粒子的行为将会影响另一个的状态。当其中一颗被操作而状态发生变化,另一颗也会即刻发生相应的状态变化。爱因斯坦将量子纠缠称为“鬼魅似的远距作用”(spooky action at a distance)。
“意识纠缠”借用“量子纠缠”喻意,表明由意识变现的万事万物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互包互摄的作用。佛教华严宗,认为“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任拈一物,乃至小到微尘,短至一念,都是万物全体。《彻悟禅师语录》说,“随拈一法,皆即心之全体,皆具心之大用,如心横遍,如心竖穷”。物理学家玻姆的宇宙全息论说:宇宙是一个整体,其中每一小部分都含有宇宙整体所有部分。意识纠缠有两个维度,一个是时间维度,一个是空间维度。所谓时间维度,从佛学上说,人类多生累世以来不断的在“种子变现行,现行熏种子”,每一次的现行本身都让我们在空间里纠缠。从生命遗传学上说,一个生命的诞生,并不只是个体的诞生和消亡,而是意识纠缠的表现。他的DNA,既保留了千万年来祖先的信息,也为千万年后的子孙做累积。
所谓空间维度,从社会学上说,个人的意识与存在,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父母、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等等息息相关,他们对个人的影响,这种意识纠缠的关系,也是具有深刻的时空烙印。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就是人类在大的时空里面背后的东西纠缠。在心理学界,德国心理治疗师伯特·海灵格(Bert Hellinger)的“家庭系统排列”就是把意识纠缠运用到极致。这种心理治疗手段的理论基础就是意识纠缠,去认知每个人背后的纠缠。
五、转识成智
5.1 信念范式
意识纠缠具有的能量如此巨大,但是它们大多数时候是无序状态的,仿佛不可确定性的量子纠缠。如何充分发挥意识纠缠的能量,真正达到身心的健康和谐呢?这就要使意识纠缠无序状态朝向共同的矢量,使意识纠缠有序化。而这种有序化通道、使意识纠缠与能量曲线达到最佳基点的方式,即是信念范式。
“范式”一词由美国哲学家托马斯·库恩于1962年在其经典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范式概念是库恩范式理论的核心,而范式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理论体系。库恩指出:范式就是一种公认的模型或模式。是指在科学实践活动中某些被公认的范例——包括定律、理论、应用以及仪器设备等,为某种科学研究传统的出现提供了模型。在库恩看来,范式是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综合体,是科学家集团所共同接受的一组假说、理论、准则和方法的总和,这些东西在心理上形成科学家的共同信念。
5.2 生命轴
生命轴,即人类个体与生俱来的天赋为起点,达成自我实现,成就最精彩自我的人生最优路径。它是意识生命学的重要概念,也是意识生命学的现实意义所在。生命轴,类似于几何中的射线,它是以个体出生时生命的整体状态为起点,以实现自我,活出最精彩的自己為终点的人生最优路径。
六、结语
对生命本质的拷问,古往今来始终牵引着哲人的心,从形而上学的探讨,到认识论的转向;从身心二元的风靡,到心物一元的反思,都可以反应出人类对生命奥秘的追寻。
本文通过对“心”这个古老概念进行全息生命观的阐释,探讨了意识的内涵、功能、特征、演化等方面,提出了意识纠缠的概念,阐述了意识纠缠的内涵以及如何充分发挥意识纠缠的巨大能量——信念范式。
生命疾病问题根源在于意识纠缠,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揭示意识纠缠的内在运行机理,让每一个生命体认识自己的意识纠缠,找到自己的信念范式,使意识纠缠有序化,使意识纠缠与能量曲线达到最佳基点,这就是本文从意识生命学上的一点研究与探讨。因此,本文把“意识”作为描述生命的核心维度,融通东西方在此问题上的争论,希望能够为相关的学科领域提供理论与方法论,为未来的生命科学打开一个全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南怀瑾:《禅与生命的认知》.北京:东方出版社.
(宋)白玉蟾:《白玉蟾全集(卷7)》.台北:自由出版社.
David R. Hawkins:《意念力——激发你的潜在力量》,中国城市出版社,2012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