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刚
摘要:厘清“后勤”、“高校后勤”、“高校后勤社会化”等范畴的内涵是深入理解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理论基石。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发展至今主要历经三个阶段,取得了累累硕果的同时,随着改革的深入,也面临着瓶颈。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面临的困境迫切需要政府和高校共同对后勤转轨模式、力度、速度以及市场规范进行深入评估与重新设计,制定相关措施,促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健康有序的推进。
Abstract: To clarify the connotation of "logistics", "university logistics" and "socialization of university logistics" is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socialization of logistics refor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rear service socialization in our country has mainly gone through three stages so far. At the same time,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we are faced with the bottleneck. The dilemma faced by the reform of logistics socializ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rgently requires the government and universities to make an in-depth evaluation and redesign of the logistics transition mode, intensity, speed and market norms, and formulate relevant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healthy and orderly progress of the socialization of logistics refor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关键词:后勤;高校后勤;高校后勤社会化
Key words: logistics;university logistics;socialization of university logistics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02-0249-03
0 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成为高校后勤改革的必然抉择。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已取得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瓶颈。因此,在新历史境遇下,要进一步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探寻克服瓶颈的对策,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健康有序的发展。
1 高校后勤社会化相关概念辨析
厘清“后勤”、“高校后勤”、“高校后勤社会化”等范畴的内涵是深入理解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理论基石。
1.1 后勤的基本内涵
后勤一词最初来源于希腊文“logistikos”,大意为“计算的科学”,后演绎为英文,即翻译为后勤。后勤一词与战争有着密切的联系,“logistikos”起源于早期西方战争,在两次世界大战中“logistics”被广泛使用,指为军队提供物资、技术等相关保障体系。经过多年的发展,后勤的内涵已不再局限于军事领域,各行各业都将服务于自身核心业务的物资、技术、行政等保障体系称之为“后勤”。于是,“企业后勤”、“机关后勤”、“高校后勤”等相关词语逐步风靡。
1.2 高校后勤的基本内涵
高等学校作为高等教育实施的基本组织形式,承載着培育人才和科学研究的双重任务,除此之外,高等学校还要为广大师生员工的学校和生活服务。因此,高校后勤的作用日益凸显。所谓高校后勤,简言之,就是为培养和科学研究提供物资保障、生产服务以及为广大师生员工提供生活服务的部门。[1]一般可以将其分为总务后勤管理、物资管理、基本建设管理等。总务后勤管理主要包括师生员工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生活服务、水电暖日常供应、附属学校管理以及学校下属商业单位运营;物资管理主要指提供行政事务、科学研究正常进行所需的物资采购、分配、储运及管理;基本建设管理主要包括土地征用、规划、建设、质量监控以及对已建设的房屋进行维修和改建等。
1.3 高校后勤社会化
目前对高校后勤社会化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界定。第一种:“所谓高校后勤社会化就是将高校后勤服务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由政府主导,以社会承担为主,高校选择办学所需要的后勤服务体系。”[2]第二种:“高校后勤社会化是指高校后勤将自身生活、服务和管理活动自觉纳入社会经济活动整体框架,把自身活动外化为社会活动的一部分。”[3]第三种:“高校后勤社会化,就是将后勤的服务经营活动从学校事业管理体系中分离出来,通过分流与重组,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剥离学校办后勤的职能,建立由政府主导、社会承办、学校选择的满足学校办学需要的社会化的后勤第三产业和社区服务体系。”[4]综上,可以对高校后勤社会化做初步界定,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把高校中非教学、科研等职能分离出来,建立由政府牵头、社会参与、高校主体参加的且融入社会第三产业元素的高校后勤保障体系。
2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成果
九十年代初期至今,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主要历经起步阶段、发展阶段与调整阶段。改革始终以建立“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政府宏观调控,行业自律管理,职能部门监管”为目标,已取得累累硕果。endprint
2.1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历史演绎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起步阶段、发展阶段与调整阶段。起步阶段最早可追溯至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南方讲话后,国家市场经济迅猛发展,与此相一致的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在此期间也相对活跃,取得累累硕果。这一阶段突出表现为思想解放,改革冲破了“姓资”、“姓社”的束缚,创建了“小机关、多实体”模式,一些高校全面进入体制变革的攻坚期。高校后勤社会化发展阶段的起点以1999年上海会议为标志,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快速发展。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全国大部分高校都完成后勤实体与行政部门有序剥离;另一方面,高校后勤效仿现代企业制度,将固定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自2004年至今,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步入调整阶段。这一阶段,改革难度明显加大,速度逐步放缓,改革前期所积累的矛盾在此阶段集中消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调整前主要有这样三方面特征。首先,实力雄厚的高校后勤开始走出校园,走向市场,面向社会。其次,多数高校后勤实体壮大实力,取得独立法人地位。最后,部分高校开始把后勤事务转交给其他高校实体或者社会。
2.2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成果
尽管我国后勤社会化改革时间较短,但已硕果累累。第一,基本实现后勤组织与学校行政系统相剥离。全国范围内,绝大多数高校已完成国务院提出的初步目标,建立后勤集团或后勤总公司。这些后勤部门以服务高校为目的,以现代企业制度为准绳,在日常运营、日常管理、资金筹集、资源分配、用人机制等方面深入变革,其服务保障能力大幅提升。第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不断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新历史境遇下,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不断创新,涌现出具有代表性的“武汉模式”、“上海模式”等广为效仿的经典模式,部分高校后勤集团,比如苏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郑州大学等,已经实施了员工持股战略。第三,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经济社会效益显著。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高等教育的需求,我国高校招生人数逐年递增。高校后勤面对超负荷的学生,积极探索,走社会化改革道路,为扩招提供保障与服务。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优化了运行模式,经过多年探索,形成了比较有影响的三种模式,即“小机关、多实体”模式、完全社会化模式及托管模式。此外,还广泛引入社会资金,实行企业管理模式,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效应。
3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瓶颈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成果颇丰,但与此同时,也面临重重障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步伐放缓
自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措施,各省市单位又出台相应配套措施,稳步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对高校项目审批、土地划拨等给予极大支持与优惠。尽管国家及地方政府为高校社会化改革营造良好的氛围,但部分高校并未将改革提上日程,一些领导对后勤社会化改革理解存在偏颇,把充足的经费划拨给科研与教学,而不愿加大后勤经费投入,认为后勤应由政府来管,并非高校主要义务。因而就产生了“要、等、靠”等守旧观念,严重阻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步伐。
3.2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
任何改革实践都离不开科学的理论指导,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亦是如此。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受客观制度环境和传统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与制约,需要加强理论的研究和指导。但它作为全新的模式,并无现成经验可以借鉴,而是一个需要长期摸索的过程。长期以来,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一直“摸着石头过河”,疏于总结和提炼相关实践心得,没有及时形成理论化、系统化的理论成果。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一些地方政府和高校对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理解存在较大偏颇,因而对这项改革事业的包容与支持程度也大不相同。这就导致很多人把市场竞争看作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以市场化的手段介入与解决高校后勤的所有问题,给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带来很大压力。
3.3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发展不平衡
纵观全国,国内不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在深度与广度上发展的不平衡。这主要是因为:第一,全国各省市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各异,导致人们观念相差较大,因而对改革的认识与把握程度也有所不同。第二,各地方政府重视程度、政策力度不一,导致改革程度也有所差异。最后,不同高校后勤原有基础也不尽相同,在管理模式、管理水平方面差异较大,因此也造成不平衡状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发展的不平衡严重制约着后勤改革的整体进程。
3.4 引入社会资源制造新的矛盾
在引入社会资源前,高校学生食宿由学校直属部门分管,当学生利益受到冲击时,后勤部门往往把学生利益放在首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当高校后勤社会化后,一些企业或个人确实为高校解决资金问题提供帮助,但在此过程中,学校丧失了后勤服务的主动权和选择权,对后勤服务的监管力度大打折扣。社会资源介入高校的首要目的是谋求最大利润,而并非将学校公益服务放在首位,因此,高抬物价、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等问题在高校后勤不断涌现。近些年,我国一些高校学生就餐中毒事件就是因为学校将食堂完全托管给社会经营,同时又忽视监督所造成的。可以说,高校如何加强对社会资源的监管成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亟待解决的重要难题。
4 克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瓶颈的对策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面临的困境迫切需要政府和高校共同对后勤转轨模式、力度、速度以及市场规范进行深入评估与重新设计,制定相关措施,促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健康有序的推进。
4.1 推进高校后勤全面改革
推进高校后勤全面改革过程政府的作用不可或缺。而政府所发挥的作用并不能以大小来衡量,而是要致力于探尋应该发挥什么作用,如何发挥作用。不可否认,当前高校后勤服务市场机制尚未完善,自我修缮能力相对薄弱,因此,政府不仅要履行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承担的责任,而且需要发挥强有力主导作用,行使特殊经济职能,全面有序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促进高校后勤又好又快的发展。与此同时,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的终极目的是全面完成小康社会建设,缩小贫富差距、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现象。后勤改革也会在全国改革与发展的浪潮中稳步推进,逐步走向成熟,最终各个高校间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差距也将缩小。
4.2 准确把握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内涵
高校后勤社会化伴随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而深化,需不断的改革以满足新时期的要求。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终极目的是为高校科研教学提供优质的服务,保障与促进高等教育健康有序的发展。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应避免两个误区:一方面,不能为社会化而社会化。即不能简单的将高校后勤与高校相剥离,强制将高校后勤推向社会;另一方面,不能为市场化而市场化。以市场化一切指标量化高校后勤改革成果将把高校后勤改革引向歧途。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长期受国情、校情和思想观念变化等内外因素影响,因此,必须准确把握改革机遇,切忌激进式跃进。当前,国内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不能照抄、照搬国外经验,否则会造成水土不服。因为我国高校后勤保障体系还不成熟,并非像欧美发达国家那样由政府所主导的非营利性质的公益型行业协会来承接高校后勤。我国高校后勤实体具有双重属性,既姓“企”又姓“教”,其双重性决定其发展方向应该是建立“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国家宏观调控、行业自律管理、有关各方履行监督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系统。”这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方向。
4.3 坚持体系开放与规范管理相结合
开放高校后勤一方面切合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是保障高校后勤永葆活力的根本。可以说,开放只是手段而非目的,开放也非放任自流,任由其发展。开放的目的是提升服务能力,保障我国高教事业平稳健康的发展。因此,在政策维度,需要制定既要符合市场经济内在要求,又要促进高校平稳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面对引入外界资源所造成的矛盾,既要正视社会力量的办学能力,又要进一步加强校方对后勤市场秩序的维持。对后勤服务市场实行严格规范的管理,建立开放灵活的后勤保障系统,确保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健康、有序地推进。
参考文献:
[1]林旭昌,姜群瑛.论高校后勤的本质及其表现形式[J].中国高教研究,2002(6):48.
[2][3][4]李连江,高校后勤社会化之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18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