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显安
摘要 本文介绍了洋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取得的成效,对当前洋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在检测机构、检测能力、全程监管、标准化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成效;问题;对策;陕西洋县
中图分类号 TS20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23-0250-02
1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成效
1.1 檢测能力显著提高
依据实验室标准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制定了操作技术流程,确定了检测参数。先后选派5名技术人员到成都市、西安市参加农业部和国家认监委组织的实验室内审员资质认证认可及检测技术培训,取得了内审员资格证,并积极组织编写实验室认证体系管理文件[1]。
1.2 检测全覆盖
2016年共抽检样品4 973个,合格率为99.98%,无重大农产品安全事件发生,为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预警预报提供了重要依据。具体做法为县农检中心抽检30%,镇(办)抽检送检70%,送检样品费用在农检中心实报实销,并给予50元/次的交通燃油补助,极大地调动了基层监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1.3 监管力度全面加强
一是完善监管档案。对洋县191个种植基地、合作社、大户开展调查摸底,造册登记,建立档案资料库,实行动态管理。二是强化“一对一”监管。逐一与各基地签订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和《安全生产告知书》。三是加大执法力度。2016年共出动监管人员130人次,检查基地260个次,检查覆盖率100%。
1.4 标准化建设顺利推进
一是制订科学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措施和各项生产制度,严控农产品质量安全。二是规范生产。积极指导农产品生产企业、基地、合作社依法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记录档案。三是全力开展认证。截至2016年,共申报无公害认证企业14家农产品15种,获证产品、新申报认证产品、无公害农产品定标数量分别为10个、5个、38万枚,建立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3个。
1.5 追溯体系运行良好
洋县农产品品种杂、数量多,据此开发了追溯体系应用软件[2],建成了洋县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网,将种养业生产过程纳入了系统管理。根据企业生产实际,确定在永辉米业、乐康农业等5家企业开展试点。乐康公司于2015年加入农产品追溯平台,在产品外包装上加贴农产品追溯码后,产值较前期提高了近40%,年销量从以前的 500 t增加到了现在的700 t,农产品追溯码给公司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信誉度。
1.6 宣传培训工作卓有成效
一是为了提升民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知度,充分利用宣传车、印发资料、手机报、新闻媒体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二是积极动员参加业务培训,监管队伍整体业务素质得到提高。三是组织认证和追溯企业开展认证和追溯业务知识培训,提升了生产者的安全业务水平。四是积极组织参加农产品展示展览,洋县地标黑米获得第十四届地标产品展览会金奖。
1.7 技术科研成果显著
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控制、农产品追溯、准出和产地环境评估,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科研技术研究。选定的《洋县无公害及有机稻油规范化生产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课题,经课题组精心实施,收集整理资料,经专家组评审,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被陕西省科学技术厅评定为陕西省科学技术成果,获得汉中市人民政府科学技术二等奖。
2 存在的问题
2.1 监管机构体系不够完善
当前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机构尚处于成立初期,镇、村监管队伍及机构尚未到位,虽然多数镇(办)监管机构已挂牌,但人员和工作经费不固定,基层监管服务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2.2 检测体系能力较弱
洋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成立时间较短,人、财、物等资源配置不够。检测方法单一,检测范围窄、指标少、误差大。
2.3 投入品监管难度较大
一是农药、兽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不规范经营和使用行为时有发生,使农产品存在农残安全隐患;二是农田土壤、灌溉水等产地环境污染问题;三是我国目前尚未制定违禁农业投入品依法没收后的销毁处置标准,同时专门的销毁处置企业数量少。因此,基层监管机构对依法没收的高毒高残留、假劣及过期农药、化肥等的监管、处置难度大[3]。
2.4 相关制度尚不健全
一是市场上销售的农产品,大多是以街为市、以路为市,一旦发生质量安全事件,很难追根溯源。二是监管部门对农产品生产、流通等环节存在重复监管、监管盲区等现象。三是针对分散经营农户的处罚条款不明确,影响了执法和监管机构的工作力度。
3 对策
3.1 加强镇(办)监测机构建设
重视镇(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每个镇(办)均要确立专人负责,确保镇(办)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站职能落实、经费落实、服务落实、运转正常[3]。
3.2 强化监测能力建设,提升农产品安全预警预报水平
一是增加设备和人员。进一步添置和更新仪器设备,配置专业检测人员,开展技术培训,实现人员、设备、场所的“三到位”。二是加强重点环节监测。进一步加大重点区域、重点品种、重大节假日及农产品上市旺季检测频次和密度。针对蔬菜、水果上市旺季和不同农产品上市节点加大抽检密度和频次,特别对葡萄、圣女果、草莓、包菜、黄瓜、菜花、白菜等重点产品加大抽检频次,及时预警预报时令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状况。三是开展风险评估和预警预报工作。积累大量农产品监测数据,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和预警预报工作,及时发现和预防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未知风险隐患。
3.3 加强全程监管,筑牢安全防线
3.3.1 加强宣传培训。一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关知识的宣传深度和广度,增强民众的安全责任意识。二是通过政府网站、工作简报、手机报等宣传渠道發布信息,建立公开、透明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公众信息平台。三是结合有关培训项目,加强对农业生产经营者的技术培训,指导其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建立健全农产品生产档案[3]。
3.3.2 加强生产环节监管。一是持续推行“痕迹”工作法,积极落实巡查制度,加强对各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生产主体的检查,重点检查生产记录档案建立、禁限用农药使用、生产技术规范执行等情况,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记录在案,实行跟踪整改,实现农产品生产监管无盲区、无死角。二是加强企业自律管理。按照《洋县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农产品生产档案记录》要求,认真详实记录生产过程,切实加强生产环节的管理。
3.3.3 强化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和合格证管理工作。进一步扩大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认证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夯实追溯责任制度。对于未认证的农产品将全面实行合格证管理,以“谁出具,谁负责”为原则,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4-5]。
3.4 大力推广质量控制技术,提升标准化水平
进一步规范获证企业的生产行为,积极推行绿色防控、配方施肥、高效低毒农药使用等技术,达到基地环境优良,生产规范,管理科学,措施到位。按照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追踪、责任可追溯的标准要求,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以构建农业标准化安全技术体系为基础,以“三品一标”为质量平台,落实农产品生产主体质量安全责任,全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
4 参考文献
[1] 陈晓华.2014年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成效及2015年重点任务[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5(1):3-8.
[2] 王鹏祥,王笑亮.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4):2476-2478.
[3] 戴杰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4(7):296-297.
[4] 杨明升,王艳,崔野韩,等.农产品质量安全危机管理问题研究[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0(4):10-13.
[5] 李平衡,张红丽.农产品质量安全关联主体行为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4,35(18):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