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主任与家长交流的艺术

2018-01-15 23:28张斌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交流班主任家长

张斌

【摘 要】 随着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对班主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班主任如何在公正、平等、尊重的环境下与家长进行有效地沟通,成为班主任成长的一种艺术。

【关 键 词】 尊重;平等;沟通

常言说:“兄弟同心,其利斷金。”这句话出自《周易》,原句是说:“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意思是两个人同心协力,那形成的合力似有斩断金属之巨效;同心同德的思想意见,那美好的感觉如同使人嗅到幽兰芬芳。原句里的“二人”,逐渐发展为俗语中的“兄弟”,这种演变,正说明了中国人对兄弟之情的一种认知:义志相投的“二人”,就可以是“兄弟”,更可以胜似“兄弟”。

其实这句话用在班主任与家长相互交流中也是十分恰当的。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学点与家长交流的艺术,这一点不论是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还是有着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教育教学经验的老教师都必须要具备的。因为学习无极限,时事有变迁。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环境处理与家长的关系要有不同的方法,只有方法得当了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否则,问题越演越烈,最后会酿成大麻烦,带来烦恼和忧愁,甚是不值。

那么,作为班主任怎样和家长相处,才能达到“兄弟同心”,共促孩子健康成长呢?我认为与家长相处首先要坚持六个原则:一是尊重家长;二是平等交流;三是保持距离;四是与人为善;五是因势而异;六是爱护学生。

一、尊重家长

尊重是一种修养、一种品格,是一种对别人不卑不亢、不仰不俯的平等相待。任何人都不可能尽善尽美,完美无缺。我们没有理由以一种俯视的目光去审视别人,作为班主任更要有这种修养,有这种工作的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圣人的话,我们是教师,要在教书育人这方面有长于人,我不敢说有强于人,我们有我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当然每个家长有每个家长的强人之处,不然,难道社会上哪里会有那么多商业强人、社会精英呢?所以一定不要高看自己、低看别人,处处摆出一副傲气凌人的架子与家长交流,你不尊重别人,哪能赢得别人在尊重呢?这一点我们的老教师一定要多注意一些。

二、平等交流

在尊重方面我也谈了一些有关平等的事。所谓的与家长平等交流,就是去掉教师的架子,多一份与家长沟通的诚心。

主要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热情接待家长。家长遇事不冷静的时候,你要冷静,热情接待,递上一杯热水,搬来一把椅子,让其坐下,先消消气,再谈事,你的工作会好做得多。

(2)真诚与家长交流。与家长交流千万不能敷衍,敞开心扉地和家长谈孩子的学习,谈进步、谈方法、谈孩子在学校的各种表现,要有理有据,不能偏听偏信,从实际出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才能做到以理服人,要让家长从心里感受到你是在关心他的孩子,帮助他改掉孩子的不好习惯,提高学习成绩,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

(3)礼貌友待家长。与家长相处要以礼相待,平等地对待,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进行交流。孩子们的发展不可能都在同一条线上的,出现差距是正常的、绝对的,作为班主任就要懂这方面的常识,千万不要要求每个孩子个个都优秀,个个家长都知书达理,全身心地配合、支持你的工作,因为这些我们做班主任的也做不到。不要对待学习好的学生和家长你就热情似火、关爱有加,对待学习差的学生和家长你就冷若冰霜、置之不理,这是作为一名班主任最应该忌讳的事。这样对有些家长是不公平的,他会留下怨气,积少成多就会埋下祸根,一旦有了导火索,大小事情都显露了出来,解决起来也就麻烦得多。大家知道,交流是双方为达成共同目标的一起努力的过程,是心与心的交流,是解决分歧,排除隐患最有效的方法,所以我们一定要真诚对待,只要你真诚了,你的真诚一定会打动家长,将会收获一片灿烂的阳光。

(4)诚信敬待家长。“人不信则不立,人不诚则不交”,诚信是做人最好的素质,与家长交流一定要做个言而有信的人,才配得上“教师”这个名字。

(5)人格折服家长。“礼让非己弱,敬人得人尊”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我们要用“我”的大度和宽容去包容家长的不理智,大家都知道明朝郭朴的《让墙诗》:千里捎书为一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多么大气、谦让,四句话解决了家人和邻居之间的宅地争执,被传为千古佳话。这是你的人格魅力,要用你的人格魅力赢得家长的尊重,去折服家长。

三、保持距离

常言说得好:“距离产生美。”与家长相处也要把握好分寸,保持距离。千万不要贪小便宜,“贪小便宜吃大亏”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收了家长的小恩小惠,做起事来你就会没有底气。这一点年轻班主任要向很多优秀的老班主任多学习。与家长保持一定的距离,有原则地做事,有骨气地做人,有良心地教书,有爱心地育人。

四、与人为善

态度是解决问题的成败关键。班主任这种职业,虽说收入并不高,但是在社会上的地位是高的,因为再有能力的家长,孩子总得上学,古代是这样,今天仍是如此,家长对我们的每一位班主任都是心存感激的,往往班主任提出的一切要求家长们都是无条件地顺从和接受。千万不要把你的职业病(如大嗓门、我原来教的学生怎样怎样、看什么都不如意等等)带到家里、带到社会、带到与家长的交流之中。要放下架子,与人为善,摆正姿态地与家长进行交流,方能显示出我们做教师的素质和水平,让你与家长交流成为快乐的心灵旅行。

五、因势而异

这里讲的“因势而异”,这个“势”是形势的势,要因人、因事、因时、因地采取不同的方法,随着形势的发展而改变方法,不要讲“我原来怎么做的、过去学生怎么样、我从来没遇到过这样的家长”等等之类的话,说此话你只能说明现在的你已经黔驴技穷、无计可施了,因为事物总是在变化,不同时期、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和事,所产生的反应、影响是不同的,我们一定要因势而异,与时俱进。

六、爱护学生

爱护好我们的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不要拿孩子出气,孩子是天真的,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还很弱,不可能不犯错误。当一个学生犯了错误,我们班主任要主动的帮助孩子认识错误,一定要避免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进行教训、批评、惩罚,甚至挖苦讽刺,语言尖酸刻薄,反而更要去多加呵护、关爱这些有过失的孩子和那些有问题家长的孩子,让孩子在班主任你这里有个心灵的港湾。另外,还要及时与家长沟通,要求家长配合你帮助孩子改正错误,当我们与家长发生不愉快时,更不能当着全班同学面讲某某学生家长的不是,容易伤害孩子自尊心,不利于学生之间的团结,更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另外,班主任要做学生的良师,随时随地为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惑,提供生活上的帮助(如帮学生系系鞋带、拉上拉链、维修一下学习用具等),当学生有困难找到你时不能不屑一顾,置若罔闻,要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孩子会铭记在心。班主任还要做家长的益友,帮助家长解决教育孩子方面的困惑,引导家长积极地配合班主任做好学生教育工作。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教育越来越多地被社会和家长重视,他们对学校的期望值很高,当然对班主任的要求也很高,我们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学一点与家长交流的艺术,做学生和家长心目中的好班主任。

【参考文献】

[1] 郑有秀. 浅谈班主任工作的艺术[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2017(13).

[2] 程钟勤. 班主任工作的艺术性[J]. 人生与伴侣,2017(11).

[3] 徐秋娥. 班主任工作艺术与技巧[J]. 西江文艺,2017(6).endprint

猜你喜欢
交流班主任家长
如此交流,太暖!
我的班主任①
家长错了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我们的班主任等
我的班主任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