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民办高校发展的SWOT分析及其战略取向研究

2018-01-15 20:32李明珍
价值工程 2018年2期
关键词:民办高校广东

李明珍

摘要: 运用SWOT分析广东民办高校发展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所带来的机遇和威胁,以及内部环境条件的优势和劣势,并通过对机会、威胁、优势、劣势进行匹配,形成多种战略组合;在此基础上,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对不同战略组合进行综合分析,为决策者对未来发展战略的比较和抉择提供参考。

Abstract: By using SWO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brought by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Guangdong 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internal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Through the matching of opportunities,threats, strengths, weaknesses, a variety of strategic combinations are formed. On this basis, by using relevant theories and methods, this paper make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different strategic portfolio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decision-makers to compare and make decisions on futur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关键词: SWOT矩阵;战略取向;民办高校;广东

Key words: SWOT matrix;strategic orientation;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Guangdong

中图分类号:G64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02-0072-04

0 引言

SWOT分析法最早是由旧金山大学韦里克

(H.Weihrich)教授提出的,是一种企业战略分析法。

由于SWOT矩阵全面而又简明地给出了企业制定发展战略的基本思维方式和方法,所以SWOT分析框架作为战略制定的基本原则至今仍被公认为最有效的战略分析制定方法。本文运用SWOT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在概述广东民办高校发展状态基础上,分析广东民办高校发展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所带来的机遇和威胁,以及内部环境条件的优势和劣势,并对由此形成不同战略组合进行综合分析,进而对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多种发展战略作了一些探讨。

1 广东民办高校发展概况

通常认为,民办大学是由社会力量举办的普通高等教育院校,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独立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民办高校,包括本科(含独立学院)、大专,这类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一样是以高考的分数线来进行录取的;另一类是不具有独立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民办高校。本文所指的民办高校属第一类,是指国家、政府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团体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的国家承认学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显然,这里所指的民办高等院校,不包括各类成人学历教育、自学考试和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等。广东是改革开放后民办高等教育起步较早的省份,1993年以个人名义创办的民办私立华联学院,是广东省也是全国第一所民办大学。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广东民办高校已经取得了瞩目成就。教育部资料显示,截至2016年5月,广东境内共有高等院校147所,其中民办高校53所;在民办高校中,独立学院16所,普通民办本科8所,专科27所,合作办学2所,民办高校的在校生规模已近“三分天下有其一”。可见,广东民办高校不仅起步早,而且发展快、规模大,已成为广东高等教育大省的重要推动力量。但从整体上看,由于历史等多方面原因,广东民办高校整体办学水平还不是很高,竞争力仍比较弱,与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相比较,在办学条件、校均规模、在校生总数、教学水平、培养质量、学科建设、社会声誉等方面均处于较低水平(黎惠生等,2014)。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大学评价课题组公布了《2016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50强》(未包括独立學院),结果显示,除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5星级,)、香港中文大学(深圳)(4星级)外,广东民办高校入选150强的仅广州商学院、广东培正学院、广东白云学院、广东科技学院、广东理工学院、广州工商学院和广东东软学院等7所民办高校,具体排名情况见表1。

从广东民办高校入选150强的情况看,入选率不到20%,远低于全国31.5%的比率,这与广东作为民办高等教育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同时,广东民办高校发展中还明显存在办学模式、办学质量及区域发展等不平衡状况,这也影响到广东民办高校的整体办学水平。随着社会的转型和经济的发展,广东民办高校正进入一个发展转型、分化调整的关键时期,呈现出学校教育经营状况和规模进一步两极分化。因此,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广东民办高校要在竞争激烈的教育领域中谋求发展,必须对其生存发展环境存在的诸多不确定性有一个清醒认识,既要看到外部环境提供的机遇和威胁,也要看到自身的条件优势和不足之处,以便明确方向、找准目标,扬长避短,选择和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在竞争激烈的教育领域中赢得自身的竞争地位和持续发展优势。

2 广东民办高校发展的SWOT分析

2.1 广东民办高校发展的外部环境分析

2.1.1 外部环境的机会

2.1.1.1 民办高等教育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民办高等教育更是驶入发展的快车道,并展示着广阔的发展潜力和空间。从国际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状况看,私立高等教育是普遍而有效的模式,而且至今仍保持着惊人的发展速度。如美国私立高校占学校总数58%左右,日本71.1%,韩国81%,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均在50%以上。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有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可以预料,民办高校在这种趋势中会迎来更多的机遇,有更大的发展空间。endprint

2.1.1.2 国家先后出台相关鼓励政策 改革开放后,国家确定了“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办学,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方针。1982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明确规定了民办高校的合法地位和作用,这从根本大法上肯定了民办教育的发展;2003年实施的《民办教育促进法》、2004年《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 《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进一步明确了民办高校的性质和地位以及发展方向,为广东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法制保障和政策支持。

2.1.1.3 区域经济持续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各类高素质人才需求持续增长 广东处于沿海地区改革开放的前沿,已成为为我国经济大省之一,常住人口居于全国第1位,其中外来人口占30%。据有关资料显示,到2020年末,广东常住人口将达到12000万人,其中外来人员3500万,将为广东高等教育提供丰富的生源。广东作为国内最大的经济体,其经济持续平稳发展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奠基了坚实基础。同时,广东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29.8∶46.6∶23.6演变到1997年的12.6∶47.6∶39.8,2015年进一步调整为5.7∶52.0∶42.3,产业结构格局的转变,对各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提出了更大需求,为广东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2.1.2 外部环境的威胁

2.1.2.1 面临高校教育市场的激烈竞争 面对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公办高校的强势发展,加之民办高校数量的增加以及办学格局的多元化、国际化、市场化,使得民办高等教育竞争日益激烈。根据波特的“五力竞争模型”,广东民办高校教育市场面临五种竞争力量,一是现有众多地方公办高校的竞争;二是民办高校内部和国外高校等“新进入者”的竞争。 国外高校正大举进入抢占国内教育市场,这对民办高校也是一个挤压。三是学生及其家长、用人单位和社会等“顾客”的竞争。人才市场日趋饱和,用人单位越来越挑剔。四是生源(供应商)的竞争,民办高校生源质量和数量都受到一定限制。五是成人教育、继续教育、远程教育等“替代者”的竞争。可以说,广东办高校的发展正面临着比以前更复杂的竞争环境和更强大的竞争压力。

2.1.2.2 民办高校的法律主体属性不明确 我国民办高校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由于产权界定不周全、产权模糊和产权配置不当等造成的权利与义务的缺失、不清楚和不对称等问题非常突出。产权不明晰已成为困扰民办高校发展的制度瓶颈。如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对民办教育的存在形式、地位等问题做了法律界定,但是对民办学校产权法律关系主体即投资人、举办者的产权主体地位与权能所包括的所有权、交易权、收益权等权利与义务的内容恰恰缺乏明确的规定。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对该问题也没有做出较为一致、明确的规定。民办高校作为“民办非企业单位”,难与国际接轨,难以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这对于提高我国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水平,无疑是道人为的障碍。

2.1.2.3 民办高校的社会认可度不高 公办高校办学早,规模大,各种条件都比较优越,因而公办高校的优势地位一直存在。民办高校的创办比较晚,社会对民办高校的认识还存在着种种偏见,缺少对民办高校的正确宣传和报道,使民办高校处于弱势地位,其知名度、美誉度都难以与公办高校匹敌。尤其是,少数民办高校急功近利、办学思想有偏差, 使社会对民办高校缺少信任。此外,一些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和职业发展能力不甚看好,也直接影响到民办高校的社会声誉和品牌形象。

2.2 广东民办高校发展的内部环境分析

2.2.1 内部环境的优势

2.2.1.1 具有灵活的办学机制和管理机制优势 民办高校的体制机制和优势是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给民办高校提供了更大的办学自主权和发展空间,使其与其他高校相比在多个方面都更具灵活性和开放性,比如专业设置、学校定位等方面,更容易被市场接受;在办学方式上,它能够将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相互渗透,既重视了基础理论教育,同时也兼顾了实践能力教育。民办高校的办学机制灵活多样,并且遵循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基于此,民办高校应依据自身特点,从体制上入手,以民办的体制优势为基础,培育持续竞争优势。

2.2.1.2 服务于区域經济社会发展需要进行办学定位 广东民办高校以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立足于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紧密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实际,立足广东,面向全国,放眼全球,发展不同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各领域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弥补公办高等教育培养人才数量、结构和规格的不足。从总体来看,广东民办高校大多根据华南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建设起来的,其办学方针、办学类型及层次、专业设置比较适应区域需要,区域特色明显,就业资源占有率高,服务面广,能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和保护,赢得广阔的持续发展空间。

2.2.1.3 具有区位资源优势和发展模式特色 比较而言,广东民办高校的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广东民办高校是一种典型的注入式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是以市场机制作为配置教育资源的基础性手段,以区位资源优势和大型私营企业、企业集团或个人的投资为依托,以高质量办学水平换取市场信誉,通过教育与资本联姻,获取民办高校运转与发展的资金和教育市场的份额,体现了广东民办高校多渠道筹集办学经费的办学思路和“以特色求发展” 的区域化特征办学理念。

2.2.2 内部环境的劣势

2.2.2.1 特色品牌不明显 民办高校是市场经济的产物,特色品牌定位是教育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是指民办高校为自己确定一个适当的市场定位,使学校在社会、家长、学生心中占领一个有利的位置。但由于一些民办高校仍处于外延扩张阶段,还没有真正走上注重内涵发展的轨道,特色品牌建设明显滞后。一是专业设置没有特色,定位不准,盲目在学科及规模上求全、求大、求高,缺少适应市场需求的意识;二是培养的人才没有特色。模仿公办高校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陈旧,人才特色不明显,就业渠道不畅;最后,教学体系无特色,采用传统的按学科体系要求设置课程,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弊端。endprint

2.2.2.2 办学经费来源单一,生均培养成本高 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对民办高校的支持主要还是停留在政策层面,没有国家拨款,民办高校的经费来源主要还是靠主办者的投入和收取学费,走的是“以学养学”的经费获得模式。由于现阶段民办高校的法律主体属性不明确、品牌社会影响力欠缺等影响,社会融资渠道和方式如股份制融资、社会慈善机构和热心人士捐资及校友资助等多渠道融资受到限制,导致办学经费来源单一,办学成本普遍偏高,生均培养成本高。

2.2.2.3 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欠佳 由于民办高校性质、地位、声誉、待遇、组织文化及用人机制等方面的特殊性,导致高素质、高能力的“双高型”优秀教师偏少,教师队伍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科结构的不合理,教师队伍稳定性差,教师短期行为较多等。师资力量较弱、教学质量欠佳已成为是广东民办高校持续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形成广东民办高校发展战略的SWOT分析矩阵,如表2所示。

3 广东民办高校发展战略取向

从SWOT分析矩阵可以看出,通过对机会、威胁、优势、劣势进行匹配,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核心竞争力战略的SWOT矩阵包括四类战略,即优势机会(SO)战略、优势威胁(ST)战略、劣势机会(WO)战略和劣势威胁(WT)战略,归纳起来可以分集中化战略、差异化战略、多元化战略、战略联盟战略和国际化战略等多种具体战略。由于不同的民办高校自身情况差异很大,同一高校在不同发展阶段也有不同情境,因此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条件,并结合区域经济社会特点,找准目标、扬长避短,选择和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

3.1 集中化战略

广东部分规模小、办学力量薄弱的民办高校,实施多元化战略存在较大的风险,因此在其建设发展过程中不可能面面俱到。从WO、WT战略思路上分析,结合自身实际能力,分析自身现有优势,将战略重点放在学校的优势项目上,扬长避短,将自身价值最大化。民办高校和公办高等教育存在一定区别,针对两者不同的定位及教学目标,民办高校应审时度势,结合学校自身实际情况及特点,强化自身优势。例如,将教育资源进行合理整合,形成新的“小而精”或者“小而优”的发展格局,为自身创造更加良好的发展空间;关注市场变化情况,结合市场需求合理调整专业内容;将重点放在某个特定目标市场上,为其提供最优的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

3.2 差异化战略

差异化策略就是对现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着力提升竞争力,展现出与其他高校不同的、具有独特个性的、其他高校短期内不易模仿和超越的办学特色。对广东大多数民办高校而言,应从SO、ST战略着眼,把握现代高校的发展趋势,采取差异化战略,实行差异化定位,获得特色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为此应做到以下方面:一是要更新观念,摒弃传统的生存方式和办学形式,利用学校和政府的各种关系,为区域经济和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在长时间高水准的社会服务中巩固自身的品牌;二是营造特色,结合市场需求及行业特点,确定需要重点突破的方向,使其能够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发展;三是应加强校企合作、校际合作,将社会资金纳入进来,不要将融资渠道拓宽,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培养高素质特色人才。

3.3 多元化战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同过去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该变化主要是由于人才市場需求发生了变化导致的,因此,广东一些有一定实力和规模的民办高校,应着眼于SO战略分析,充分发挥自身教育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多元化战略,抢占更多发展先机。一是要为社会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比如承接教育外包、接待考察参观、科研、设计、咨询、培训等服务;二是利用“地利”,重视社区教育,让更多人有机会接受到教育,建立终身教育基地,供所有好学的人使用;三是加强和企业的密切合作,通过校企合作拓展产学研合作途径,并随着关注政府相关动向,尤其是相关政策,一旦有风吹草动,应在教学中及时凸显出来。

3.4 战略联盟战略

高等教育资源内容繁多,包括学校品牌、学科专业、信息、财力、人力等,它们构成了高校的综合资源。从ST、WO战略分析,广东民办高校与其他大学、同类民办院校、中专技校、成人高校以及政府、企业及社会组织之间开展战略联盟,将自身的优势项目和教育信息分享出来,不仅能够取长补短,还可以利用优质资源和教育技术创造出新的知识或技能,如此对于各个相关机构或单位而言,其意义无比重大。在教学领域,可使学生接触到更多优秀的教师;在研究领域,民办高校可和其他高校加强合作,实现信息、资源和技术共享,实现优势互补;在校企的联系方面,能够组成良好的团队,承担更多、更为复杂的课题,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提高综合办学效益。

3.5 国际化战略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化是广东民办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其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选择。实施国际化的发展战略,不仅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引入国外先进的管理体制,也可以共享国际优质的教学资源,还有利于筹措国际办学经费,拓展生源和办学空间,提升高校教育品牌等,因而是广东民办高校寻求跨越式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由于历史、地缘、人脉及经贸等因素,广东民办高校在实施教育国际化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许多民办高校与国外高校开展了大学交换生、国外大学的预科班、招收留学生、高等教育互认学分等国际化教育项目,取得初步成效。因此,广东民办高校要树立国际化发展的新理念,强化国际化发展的主动性,明确国际化发展定位、打造国际化办学特色,科学制定国际化发展中长期规划,大力培养国际化管理和师资队伍,营造国际化发展环境和条件等,抢抓国际化发展机遇,以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陈小锐,译.华夏出版社,1997.

[2]巩丽霞.民办高校法人属性的研究—基于“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登记的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0(18):33-35.

[3]王佐书.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1,(5):7-10.

[4]魏小琳.地方高校发展策略:基于SWOT的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91):13-14.endprint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广东
Gardening is popular in schools
《广东电力》简介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民办高校生存风险管理探析——从民办高校资金链断裂出现的生存危机说起
广东舆情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
加强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