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街区的复苏与回归

2018-01-15 20:16奚昊晨
世界博览 2017年23期
关键词:老街老屋文化

奚昊晨

导语:重建地方的心灵认同感和地方安全感。他们要将大稻埕塑造成一个保有台湾文化精神特色的、与台北常见的都市风貌不同的、能够凝聚台湾本土文化认同的历史街区。

台湾政府在1988年计划进行道路拓宽工作,将原有日治时代的八米道路拓宽为二十米的都市计划道路。如此一来,迪化街两旁原有的老街屋及其立面都会遭到拆退。计划一经提出,大批专家学者就提出反对,开展了“我爱迪化街保存运动”,以保存迪化街不同于现代城市的独有面貌为核心诉求。经过长时间的拉锯,1995年终于确定迪化街维持原有街宽,并指定了七十七栋老屋为历史性建筑。但由于指令出台时,一些地方已经展开了街道拓宽计划,因此今天当我们行走在这里,有些地方的道路会突然外扩一段,而这些地段路边的建筑物大多是新建的高楼。

千禧年之后,大稻埕成为“历史风貌特定专用区”,限制了在此区域内所有建物的保存、修復或改建规范,确定大稻埕的“历史街区”身份。在这样的高度标准下,当人们从老街中央向上看去,新建的大楼会刚好被保留下来的第一进老屋所遮挡,使得老街的观感在一定程度上维持统一,这将大楼对于历史街区的破坏控制在了一定范围之内。

老屋修缮的进程

位于地化街一段110号的谢宅这几天正在准备开始修复工作,这是谢家屋主开设的台茂纺织有限公司所在地。彼时布业是大稻埕四大产业之一,当时的台湾也正处于经济腾飞的年代,与韩国、日本、新加坡并称“亚洲四小龙”,公司的生意自然也是十分红火。屋主谢老也是公司的创办人所有者,是一位热情而健谈的老人。他爱好旅游和摄影,这二者在当年都不算是便宜的兴趣,而做生意的收入足够支付老人时常往来于世界各地,拍摄的影集也堆满了原本用于存放商业文件的两个大铁柜。当时全家人就住在这间老屋的二层,生意和生活都在这栋老屋中。在当时的大稻埕,这也是家家户户生活的常态。如今,老人一家早已搬去别的地方居住,凌乱的布满灰尘的二层已经多年无人居住,一层也只是偶尔用于商业往来,仅剩一些布样散落在抽屉中。曾经堆满了货物的后一进仓库,现如今也只堆积了一些打包好等待处理的杂物。

负责老屋修缮设计的是林亚萍、何黛文两位设计师。在老屋修缮方案的申请过程中,她们与审查委员进行了很长时间的讨论,才使得修复方案最终确定下来。设计师认为老屋是人生活的空间,其中包含了人在其中居住的生活记忆以及空间认同,而这些内容是文化资产拥有价值至关重要的因素。当一个族群因为长时间的历史活动而在一个文化资产上留下印记的时候,其间经历的每一个历史时代都应当被尊重,在保留时也应当被重视。最终,两位设计师的方案成为获得了通过,很快老屋将会按照屋主熟悉并且可以方便生活的方式进行修缮。

然而,也有许多曾经生活在大稻埕的人早已经搬离了这个地区,甚至已经移居海外。大稻埕的老屋对他们来说已经成为了不会再回到的过去。尽管容积转移的一部分利润将会存入信托基金用于老屋的修缮,但他们已不想再操心相关的事情。为了更好的保存,同时也为了节省心力,他们将老屋捐献给了政府。于是台北市政府便在2010年出台了URS都市再生前进基地计划,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将保存下来的老屋重新利用起来,以此振兴大稻埕的文化历史认同和创意产业经济。

迪化街一段329号原来曾是大稻埕米商唐家所经营米行的所在地,是一栋十分美丽的红砖洋楼,更是大稻埕唯一完整保存了日据时代迪化街典型洋楼立面的连栋建筑物。曾经的唐家米行早已随着产业转移消逝在了历史之中,但作为番号URS329的都市再生前进基地,它目前刚刚整修完毕,等待着以全新的方式向大家讲述迪化街北街的米产业故事。

在附近一带曾经有一个鱼市场,在卖鱼的同时摊贩将边角料的鱼肉以及一些可使用的鱼内脏打成鱼浆,制成鱼丸后卖给当时吃不起鱼肉的穷苦人家。时至今日鱼市场早已搬离这一区域,而制售鱼丸的老商家却依然留在此地,成为不少饕客的私藏美食,但这些鱼丸店的历史由来却鲜少有人所知。也正是因为这样,经营米业的叶先生将URS329规划成以台灣米食為主的料理餐廳,起名为“稻舍”。而所用的食材也全部選自大稻埕南北貨商家,期望能通过经营餐饮的方式,让习惯了现代粗糙饮食的食客重新感受到台湾米的美好。也希望由此转变人们的饮食品味与食材使用习惯,更多的选用本土食材。不仅如此,为了将人潮吸引到这一区域,他联合了许多进行公共艺术创作的艺术家,在从邻近的大桥头捷运站到北街的必经之路上进行公共艺术的创作。通过公共艺术的方式,展示北街甚至于整个大稻埕的历史风貌,也增加本地居民的地区认同。

旧街区的艺术创新

毕业于国立台北艺术大学的林晓雯一样深知凝聚当地居民的地方认同是营造社区的关键所在,他们希望能在大稻埕作为一股民间自发的力量进行文化创业。她和她的团队承租老屋,然后将不同的优秀新创产业按各自特色放置于不同的街屋当中,并与本地产业产生连结。他们的目标不仅仅是唤回原本老街居民对于老街的记忆与认同,也要通过对于大稻埕历史文化的重新解读赋予其在新时代的内在传达意义。

于是他们把目光锁定在了1920年代,那个不论从经济或是文化上来说都是处于巅峰时期的大稻埕。每年在大稻埕,都会组织“狂骚大稻埕——1920变装游行”,号召人们一起穿上流行于1920年代的衣服,一起走过兴盛于1920年代的大稻埕迪化街,一起感受1920年代发生于大稻埕的思想碰撞。

1920年代是全世界风云变幻的年代,彼时的德国正处于魏玛共和的时代,是一个宪政理想主导德国的时期,也为后世提供了宪政体制的模板。而魏玛共和时代德国精神产物的代表则是包豪斯学派的设计——同样活跃于1920年代,体现了艺术上现代主义的崛起。而在政治上,社会主义在1920年代开始登上世界舞台。1921年列宁向来自欧洲各国拥有四百万成员的第三共产国际发表演讲,同年中共一大于上海召开,次年苏联建立。彼得·杜拉克的回忆录《旁观者》完成于1920年代,罗素在1920年访问了中国,为中国的知识分子阶层留下了巨大的思想冲击,那正是五四运动如火如荼的时代。而与台湾关系密切的日本在那个时期也正处于“大正民主”时期,很多日本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同情台湾殖民地的处境。以上种种1920年代的思潮——大多关于反专制、民主运动以及宪政体制——纷纷传入台湾,而1918年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的十四点支持民族自决的原则言犹在耳。多种影响共同作用便在引发了当时的台湾菁英反抗日本殖民者、争取平等与地区自治权的运动。endprint

当时的大稻埕位于所谓的“城外区”,被分成了“港町”、“永乐町”、“太平町”等区域。相比于外来日本政权管制严格活动频繁的“城内区”而言,这里是属于台湾“本岛人的市街”,也是被日本殖民政权刻意边缘化的一区。因此最多本土富商与知识菁英的聚集的大稻埕不仅在物质上率先迈入了现代化,在思想上也与世界接轨,成为了当时文化、政治思想最先进的地方。1920年代的变装游行,便是先将人们的思想带回到那样一个蓬勃的年代,在近距离的接触到曾经在这个区域真实出现过的文化与政治理想后,再让人们感受到这些理想是怎样的深刻的影响了后来台湾社会的发展,从而完成大稻埕地区内在传达意义的深度解读。

工艺产业助力文化回归

大稻埕过去的传统产业均具有普遍意义上的工艺产业的特性,这些特性中所蕴含的工艺美学价值是无法被工业生产所取代的。尽管在曾经由于低成本工业产品的冲击,大稻埕的这些产业陷入了萧条。但在现在的时代,这些价值中所蕴含的工匠精神与工艺美学,已经重新受到重视,成为文化的一部分,使工艺产业完成向文化产业的转型。比如制茶业中的手工工法、布业中的传统印花以及手工量身裁制,以及中药南北货的独家加工方法等等,均蕴含着文化产业所需要的工艺美学元素。从这些工艺美学元素出发,创造出具有文化附加价值的众声喧哗的工艺美学商品,才可以对抗资本垄断下的千篇一律的工业产品。

他们的团队甄选或扶植与在地产业有所连结的优秀新创文化产业团队进驻老屋空间,扎根于大稻埕,并通过这些新创产业振兴本地的传统产业。而这些经过甄选的团队拥有出色的创意与经营,能够保障在街区内部的创意水准与开放性,避免庸俗化以及快销产业的渗透。至此,大稻埕已经拥有了越来越完善的场所精神。人们所熟悉的生活场由于这些新产业的进入而逐渐提升了品质,从而唤醒街区没落以来当地居民逐渐消退的地区认同和生活记忆。

在大稻埕老街屋修复改造的过程中,一位八十多岁高龄但身体依然健朗的苏妈妈,看到林柳新偶戏馆中悬挂的郭雪湖“南街殷振图”(复制品)后,对身边负责老屋修缮的人说,等她的老屋整修好了,也要在大厅悬挂一幅一样的。这幅由1920活跃于大稻埕地区的前辈画家郭雪湖所绘制的作品,描绘的正是大稻埕鼎盛时期商市繁荣的盛景。可见,昔日的荣光依然深深的根植在世代居住于此的人们的脑海中,大稻埕作为集体的生活记忆载体从来不曾淡出他们的生活,他们也从内心希望在有一天大稻埕能够重现当年的风华。年轻的一代创业者和对老街怀抱热爱的年轻人也同样希望有一天,新的文化态度和新的经营理念可以在大稻埕开花结果,并帮助传统产业重焕生机。

现如今,那些一度破败的老屋正在一栋栋恢复曾经的光辉形象。它们已在大稻埕屹立了百年,也见证了百年间的兴衰变迁。现在他们将继续注视着这片土地,注视着陆续来到这片土地并且热爱这里的年輕人,等待他们让大稻埕重现往日光辉的那一天。endprint

猜你喜欢
老街老屋文化
老屋回忆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年味里的“虎文化”
老街谣
老街中飘起淡淡的乡愁
老屋
老街(外二首)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