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泰和县早稻新品种对比试验

2018-01-15 19:21朱书文温庆锟周相平罗会兵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23期
关键词:中熟全生育期早稻

朱书文++温庆锟++周相平++罗会兵

摘要 推广水稻优良新品种对提高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法,在泰和县开展了17个早稻新品种小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早熟组的陵两优7717、潭两优83、陆两优35、株两优171及中熟组的陵两优22、欣荣优5号、陵两优611等7个新品种的生育期适宜、产量高、抗性强,其他相关性状优良,可以作为泰和县的早稻主导品种,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

关键词 早稻;新品种;农艺性状;产量;江西泰和;2016年

中图分类号 S511.0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23-0034-02

水稻作为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种植的一种粮食作物,对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泰和县是江西省的粮食生产大县。筛选出丰产性、抗性、适应性等特性均較好,适宜在泰和县种植的水稻优良新品种进行推广,对提高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业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1-2]。为大面积地推广水稻优良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筛选出适合在泰和县种植的水稻主导品种,安排了17个早稻新品种进行小区对比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选在粮食生产具有代表性的江西省泰和县冠朝镇社下村。试验点土地平整,土壤肥力中等且均匀,灌溉条件适宜,交通便利,试验田块形状呈较规则的长方形,前作为水稻,土壤类型为壤土。

1.2 供试品种

供试水稻新品种共17个(均已通过审定),按生育期长短分为早熟组和中熟组。其中,早熟组9个,分别为陵两优7717、潭两优83、陆两优35、株两优171、陵两优722、仁两优26、中早35、江早361、荣优286;中熟组8个,分别为陵两优22、欣荣优5号、陵两优611、荣优463、潭原优4903、五优463、荣优585、早优9号。

1.3 试验设计

所有参试品种放在同一田块的同一排,共设17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一个处理。早熟组以中早35作对照(CK1),中熟组以荣优463作对照(CK2)。本次试验按熟期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4],不设重复,每个小区面积为66.7 m2,对照品种放在对应熟期的中间小区,田块四周设对应品种保护行,保护行不少于5行,各小区间留30 cm的工作行,以便观察记载。

1.4 试验实施

早熟组和中熟组品种均于2016年3月22日播种,并统一于4月17日移栽,均采用人工栽插方式,栽插规格为16.5 cm×20.0 cm,每穴栽插2~3粒谷秧苗。各试验小区的田间管理均在相同条件下统一进行。水分管理采用湿润灌溉和间歇灌溉方式进行。移栽前,施足基肥;进入分蘖期和抽穗期,分别施适量的分蘖肥和穗肥。根据当地植保部门《病虫情报》的预测预报情况,及时有效地进行病虫害防治。

1.5 调查内容与方法

各品种按熟期收割前1 d采用五点取样法对每个品种取样,再进行室内考种[3]。早熟组和中熟组按熟期先后进行收割。分小区单收、单打、单晒、称干重[5-6]。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

从表1可以看出,参试的17个新品种中,较对照中早35(CK1)增产的品种有11个,分别为陵两优7717、潭两优83、陆两优35、株两优171、陵两优722、仁两优26、陵两优22、欣荣优5号、陵两优611、荣优463(CK2)、潭原优4903。其中,陵两优22产量为8 430.9 kg/hm2列第1位,较对照中早35(CK1)的7 535.5 kg/hm2增产11.9%;排名第2位的是陵两优7717,产量为8 320.5 kg/hm2,较对照中早35(CK1)的增产10.4%;列第3位的是潭两优83,产量为8 181.6 kg/hm2,较对照中早35(CK1)增产8.6%;其余品种增产幅度为1.5%~7.7%。较对照中早35(CK1)减产的品种有5个,其中减产幅度最大的是早优9号,较对照中早35(CK1)减产3.0%,其余品种减产幅度为0.7%~2.4%。

参试的17个新品种中,较对照荣优463(CK2)增产的品种共有7个,分别为陵两优7717、潭两优83、陆两优35、株两优171、陵两优22、欣荣优5号、陵两优611。其中增产幅度排前3位的为陵两优22、陵两优7717和潭两优83,分别较对照荣优463(CK2)的7 915.6 kg/hm2增产6.5%、5.1%和3.4%。较对照荣优463(CK2)减产的品种有9个,减产幅度为1.3%~7.7%,其中早优9号的减产幅度最大,达7.7%。

所有参试的新品种综合比较,产量排前3位的品种分别为陵两优22、陵两优7717和潭两优83,排末尾3位的为五优463、荣优585、早优9号。排首位的陵两优22较排末位的早优9号增产15.4%。

2.2 全生育期

2.2.1 早熟组。从表1可以看出,参试的9个水稻新品种,全生育期较对照中早35(CK1)的107 d长的品种有7个。其中陵两优722全生育期为113 d,较对照中早35(CK1)的长6 d;荣优286为112 d,较对照中早35(CK1)长5 d;较对照中早35(CK1)长3 d的品种是仁两优26;较对照中早35(CK1)长2 d的品种是陵两优7717;潭两优83、陆两优35和株两优171的全生育期均为108 d,较对照中早35(CK1)长1 d。而江早361的全生育期与对照中早35(CK1)相同。

2.2.2 中熟组。参试的中熟组8个新品种,全生育期较对照荣优463(CK2)的114 d长的品种只有荣优585,为115 d。欣荣优5号、潭原优4903、五优463和早优9号的全生育期均与对照荣优463(CK2)的相同。较对照荣优463(CK2)的短2 d的品种是陵两优22和陵两优611。endprint

2.3 主要农艺性状

2.3.1 早熟组。从表1可以看出,参试的9个早熟组品种中,株高列早熟组第1位的是对照中早35(CK1),为94.4 cm;江早361为81.2 cm,列早熟组之尾;其余品种在84.5~92.8 cm之间。有效穗数较对照中早35(CK1)的297.0万穗/hm2多的品种有7个,其中最多的是株两优171,为382.5万穗/hm2,较对照中早35(CK1)增加28.8%;较对照中早35(CK1)少的品种是陵两优722,仅为285.0万穗/hm2,减幅为4.0%。穗总粒数最多的品种是陵两优722,为126.3粒,较对照中早35(CK1)增加0.3%;最少的是株两优171,为111.3粒,較对照中早35(CK1)减少11.6%;其余品种在113.4~125.9粒之间。穗实粒数最多的是陵两优722,为111.1粒,最少的是株两优171,为95.0粒,其余品种在96.2~106.6粒之间。结实率最高的是江早361,为90.8%,最低的是荣优286,为81.2%,其余的品种在81.7%~88.0%之间。千粒重最大的是陵两优722,为27.5 g,最小的是株两优171和仁两优26,均为24.5 g,其余品种的千粒重在25.5~26.5 g之间。

2.3.2 中熟组。参试的8个新品种,株高超过100 cm的品种有潭原优4903和欣荣优5号,分别为101.5、100.1 cm;其余品种均低于100 cm,列中熟组之尾的品种是陵两优611,为85.2 cm。有效穗数较对照荣优463(CK2)的337.5万穗/hm2更多的品种有6个,分别是陵两优22、欣荣优5号、陵两优611、潭原优4903、五优463和早优9号,其中最多的是陵两优611,为381.0万穗/hm2,较对照荣优463(CK2)增加12.9%,较对照荣优463(CK2)更少的品种是荣优585,有效穗数为322.5万穗/hm2,较对照荣优463(CK2)减少4.4%。穗总粒数最多的品种是陵两优611,为118.4粒,较对照荣优463(CK2)增加1.0%;最少的是潭原优4903,为98.5粒,较对照荣优463(CK2)减少16.0%;其余品种在111.3~117.2粒之间。穗实粒数最多的是陵两优611,为97.5粒,最少的是潭原优4903,为81.8粒,其余品种在90.8~96.8粒之间。结实率最高的是陵两优22,为85.4%,最低的是早优9号,为81.3%,其余品种在81.5%~82.9%之间。千粒重最大的是潭原优4903,为28.2 g,最小的是陵两优611,为23.7 g,其余品种的千粒重在24.6~26.8 g之间。

2.4 抗性及外观米质

参试的新品种中,陵两优22、潭两优83、陆两优35、株两优171、欣荣优5号、陵两优7717、陵两优611、仁两优26、潭原优4903、中早35、江早361和早优9号等12个品种的适应性和抗性较强,未出现病虫害和倒伏现象;陵两优722、荣优585和荣优286等3个品种的抗性较弱,少量植株出现穗颈瘟现象;荣优463和五优463等2个品种抗性弱,出现穗颈瘟的植株比例超过10%。

17个参试新品种中,外观米质优良的品种是荣优585;比较优良的品种有陵两优22、仁两优26、潭原优4903和五优463;潭两优83、陆两优35、欣荣优5号、陵两优611、荣优463、陵两优722、荣优286和早优9号等8个品种的外观米质中等;其余品种的较差。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早熟组的陵两优7717、潭两优83、陆两优35、株两优171,中熟组的陵两优22、欣荣优5号、陵两优611等7个新品种的生育期适宜、产量高、抗性强,其他性状优良,可以作为泰和县的早稻主导品种,进行大面积推广;仁两优26、中早35、江早361和潭原优4903等4个新品种的产量较高,抗性强,可在泰和县适度推广种植;荣优585的产量一般,抗性较弱,但外观米质优良,可根据粮食加工企业和市场的需求,在稻瘟病轻发区适度规模种植;其他品种则需要通过进一步的试验来验证。

4 参考文献

[1] 王德煌,刘会荣.乐平市晚稻新品种对比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1(11):116-117.

[2] 邱建东,曾胜根,章兴发,等.2012年南城县晚稻新品种对比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3(2):53-54.

[3] 蒋达钜,温庆锟,刘荣华,等.2012年泰和县晚稻新品种对比试验[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24):51-53.

[4] 陈一丰,王春猜,苏加前.早稻新品种引进与试验示范探讨[J].园艺与种苗,2013(5):3-5.

[5] 黄冰煌,陈明章.2014年常规早稻新品种比较试验[J].福建农业科技,2015(10):16-19.

[6] 闭祖金.2015年灵山县早稻新品种试验初报[J].广西农学报,2016,31(1):1-3.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熟全生育期早稻
不同藜麦品种在东乡半干旱区的适应性表现
国家统计局解读2017年早稻生产情况
桂林中熟西兰花新品种不同种植期比较试验
温光条件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叶龄和生育期的影响
桂林中熟西兰花新品种不同种植期比较试验
翔安区中熟花椰菜新品种对比试验
2016年靖远县春玉米全生育期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2016年早稻产量同比下降2.7%
今年全国早稻稍有减产
黄骅市2013年度冬小麦全生育期农业气象条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