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条件下大学生归属感研究

2018-01-15 14:15贾宁宁陈芸李宏英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解决方法

贾宁宁+陈芸+李宏英

【摘 要】网络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对校园归属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网络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大学生校园归属感相对较好,其中专业、年级、性别、民族等多个因素,都对此有有影响。高校应该重视起来这个问题,借助网络新媒体提升学生的校园归属感。

【关键词】校园归属感;移动新媒体;解决方法

如今,互联网高速发展,移动新媒体渗入到高校学生的各个角落。这便利了高校学生们的生活,带来了大量的信息开拓了他们的眼界,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同时也让高校学生依赖他们,对其生活学习都产生了不良影响。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古德诺提出“学校归属感”的概念之后,引起了我国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尤其是在那么多高校悲剧发生之后,他们对高校归属感更加重视,研究成果进一步丰富,把学校归属感作为学校是否成功育人一项指标。

社会是发展的,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特性,学生校园归属感的强弱也带着时代的属性。在这个移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大学生们将越来越多的时间运用在移动新媒体设备上,进行人际交往、查阅新闻资料等行为,这必定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学校作为大学生主要学习生活的场所,大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也不可避免被影响了。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学校认可、自我角色认可、安全感、責任感等数据都略高于中等水平,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学校归属感程度相对较好。这可能是因为大学生初入社会,对外面的世界所知甚少,容易对学校产生依赖情绪,另外一方面可能是,大学生活的丰富多彩,学校氛围的融洽使得学生对学校产生了较为浓厚的情感。同时,调查数据指出,学校归属感在性别、年级、专业、民族、居住地址上均有不同,总体来看男大学生的校园归属感略高于女大学生,少数民族、农村学生在各维度上药略高于汉族学生与城镇学生。

从上述调查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对于移动新媒体不同投入程度的人,校园归属感也是不同的,并且与投入程度成反比。这说明,当某个学生在相对虚拟的世界花费越多的时间,他将更少关注现实生活,对周围世界的感知程度下降,与现实世界产生隔阂;网络世界还容易让心智尚未完全独立的大学生产生依赖性,极大影响身体健康与学习。校园归属感也就会越来越低。同时我们也也可以得知,大学生的校园归属感与现实人际关系或者网络人际关系,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有些甚至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某位同学在移动新媒体上花费更多时间,自然就减少了交际时间,久而久之,交往能力下降,甚至于自信心降低,这些都无疑影响到交往得分。

与此同时,调查研究也表明,学校归属感与积极的学业情绪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两者互为关联。同时积极的学业情绪与心理健康也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关联,由此可知,较高的校园归属感对于取得较好的学习成就有很大作用。学校归属感的缺失也可能引起强烈的孤独感,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极其不良的影响。

既然许多方面都会影响到学校归属感,同时也可以从多个方面下手,去提升学生的校园归属感,来使学生更好进行学习与实践。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实施有差别地引导。

首先要注意到学生的学校归属感的重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归属感,尤其是校园责任感。利用多种途径,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良好的校风学风,提高学校的自身建设,在高校之间进行友好交流,来提升学生的校园自豪感。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接收信息的能力,最大程度上利用网络新媒体来扩大接受校园各类信息的范围,比如建立公众号,利用一定的手段集中信息的发布等等,以求得让学生最大程度接受到校园信息,提升其主人翁意识。

其次,要寻求恰当合理的方法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更能以乐观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与生活实践中。在这个过程中,就可以大力发挥网络新媒体的作用。一方面创建相应的平台或者途径来增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甚至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往范围以及交往程度,让品质优良的学生起到带头作用,让老师们的人生智慧得以引导学生;另一方面,学生在学校大家庭拥有更加广泛融洽的人际交往之后,也会增强校园归属感,更有利于建设氛围良好的学风、校风。

而对于学生而言,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与情感状态应该是很有必要的,要积极增强自己的学校归属感,认真投入到学习与社会实践中去,多参加学校举办的一系列课外活动,积极为学校建设建言献策。

当然,人的心理是非常复杂的,想要建立较高的校园归属感也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许多因素会影响到校园归属感,因此大学生校园归属感的现状以及影响因素还需要进一步调查研究,高校校园如何有效合理运用移动新媒体来提升校园归属感也需要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吴彬.民办高校大学生学校归属分析及建设初探——以浙江省SR大学为例[D].浙江师范大学,2012.

[2]刘近新.地方院校大学生归属感实证考察——以A学院为例[J].安顺学院学报,2015.endprint

猜你喜欢
解决方法
新形势下基层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初探
新形势下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的问题与思考
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农村移动网络覆盖探讨
针对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问题解决方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