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小平
摘 要:吊车是变电站检修工作中常用的起重搬运设备。吊车由车体、吊臂架、吊索和吊钩组成。操作人员通过调整吊臂架伸缩和旋转,来实现起重吊装。由于变电站吊装环境复杂等因素影响,吊车在吊装工作中存在着误碰带电设备的安全隐患,引发大面积停电等重大事故。探讨如何可靠而有效的预防吊车施工误碰有电设备,具有较强的必要性和急迫性。
关键词:吊车;误碰;有电设备;预防
中图分类号:S782.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23-0135-01
电力安全规程中规定:吊车起重吊装工作至少需要2人配合,分别是地面操作人员和传递信号的指挥人员。此外,根据现场情况适当增加专职监护人员和协助工。由于在变电站检修工作中,吊装环境复杂,非软母线障碍物占了95%,吊装施工人员存在局限性等原因,造成吊车在吊装工作中存在着误碰带电设备的安全隐患。如2014年,某电力公司330千伏清水河变电站隔离开关更换检修工作,吊车吊臂架误碰母线A相故障,造成全站失压全停的重大事故。
因而,探讨如何可靠而有效预防吊车施工误碰有电设备,具有较强的必要性和急迫性。
1 市场调查分析
经过查阅相关资料,目前市场上存在一种防止吊车触碰高压输电线的报警装置,能够测量吊臂架与障碍物的距离,这套装置采用电场强度检测技术,通过在吊车吊臂架不同位置上安装数个电场强度感应装置。当吊车吊臂架电场强度超过设定值,装置对地面人员发出警示。
但此装置适合室外空旷环境,变电站现场电场强度相互叠加,对传感器测量造成严重的干扰,无法保证测量的精度。导致现场使用无法正常工作。
因此,亟需要研制出吊车吊臂架监测装置的新产品,能够有效地解决“吊车吊车臂与障碍物距离的测量”这个问题。
2 新型监测装置介绍
如图1根据吊车的结构,将监测装置的安装位置设计如下:
A部分为吊臂架部分集成盒,固定在吊臂架顶端,需要集合传感器控制器,信号发射器和电池等。
B部分为地面部分集成盒,固定在控制室内,需要集合显示器,信号接收器和电池等。
在对监测装置进行讨论后,对装置的功能提出了以下要求:
(1)障碍物测距精度达到0.1米,测距距离不少于30米。(2)可清晰传递影像距离达到30米。(3)电池能提供稳定的12V直流电压,电压波动不超过10%。
从功能上将其分成四个部分:影像部分、测距部分、电源部分和安装部分。如图2、3、4所示。
影像部分负责传递吊臂架四周环境影像;测距部分负责测量障碍物与吊臂架的距离,并能起到报警;电源部分提供电量;安装部分负责将吊臂架部分集成盒和地面部分集成盒分别固定。
安装部分的细化主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首先是影像部分的探头和测距部分的雷达固定方式。此部分包括12个超声波探头,4个摄像头和其引线的布置。探头和摄像头采用强力玻璃胶粘贴。
二是吊臂架部分装置的集成和安装。设计方案是设计一个铁盒,下端打孔,负责将4个摄像头引线和12个超声雷达探头引线接入。
三是地面部分装置的集成与安装。设计方案是采用集装成箱的方式,需要集成视频显示器、距离显示器、告警显示器、电源开关、电源充电口,电源电量显示等不同装置。如图5所示。
3 装置应用效果确认
3.1 测距效果检查
我们在220kV桔乡变闸刀吊装时,对这套监测装置效果进行检查:如表1所示。
3.2 影像效果检验
在正常环境视野良好下,这套装置能够清晰传递6米以内的影像。
通过上述分析,采用这套装置满足了测距能力的要求。采用这套装置,吊车距非软母线障碍物6米内可实现100%报警率。”
4 结语
采用新型吊车吊臂架监测装置可以极大的提高吊车的安全性,减少了触电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避免了吊车与带电设备安全距离不够的情况,减少由于触电造成的经济损失。此外,地面操作人员可以通过监测装置知晓吊臂架四周的环境,提高了吊车的工作效率,减少停电的时间。采用该套监测装置,提高了吊车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减少了因為触电事故和停电对社会造成的影响。提高了企业效率,提升企业形象。能够提高吊车使用的工作效率,减少吊车勿碰周围设备的可能性,提高了操作安全性,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杨春霞.变电站施工项目的质量控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7.
[2]贡保臣.大朝山水电站岩壁吊车梁模型试验研究[J].云南水力发电,2002,(04).
[3]徐致远.桥式吊车水平运动过程智能防摆控制技术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