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霄
摘 要:公路工程要想顺利运营就要做好对公路工程的的施工以及养护管理,这是确保后期公路完工投入使用的关键。在我国的交通运输系统中,公路工程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公路工程建设的迅速发展,便利了人们的通行和各地区商业的往来,对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所以,国家对公路工程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想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相关部门就要高度重视公路工程的施工和养护管理,只有加强对公路工程施工建设的监督,做好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才能不断提升公路工程的质量,使其得到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技术;养护管理
中图分类号:U4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23-0064-01
公路工程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其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在实际的公路工程建设中,做好施工技术的合理运用和施工中及后期的养护管理,是保障公路工程顺利竣工以及正常投入使用的基础。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做好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不断优化施工方案,在施工中要做好每一个操作阶段的技术管理,并加强对公路工程的后续养护,要善于在实践中不断的学习,善于总结,这样才能更好的运用施工技术,保证施工质量,从而让我国的公路事业发展开创更广阔的前景。
1 公路工程施工以及养护管理的现状
第一,公路工程进行施工以及养护管理的范围过大。由于在公路工程施工中需要多种施工工艺,这就使得在后面的施工中要对应的进行多方面管理,而在公路工程施工前如果没有做好这方面的准备,就会在施工中出现一些问题。在实际的公路工程养护管理过程中,由于所需要管理的范围较大,比如对公路的桥涵、隧道、道路以及其他的附属设施都要进行相应的养护管理,同时还要对施工的环保、监控、棚亭设施以及照明设备等进行养护管理,这就导致在管理上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第二,在公路工程完工投入使用之后,由于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拥有了车辆,车辆数量的大量增加,在便利了人们通行的同时也给公路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经过一段时间后,公路路面就会出现一些不同程度的损坏,严重的情况可能会造成交通事故,经过修补后,如果没有对其进行及时的有效养护,就会使得破损路段进一步的发生恶化现象,从而减少公路的使用年限。
第三,目前,随着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化,与此同时自然灾害给公路工程施工和养护工作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比如:暴雨、泥石流、洪涝等自然灾害发生后,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公路路基的塌方,对其进行修复需要一定的资金,耗用一定的人力和物力。
2 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工作重点
2.1 做好设计图纸的会审工作,建立完善的技术档案的管理制度
在工程开工前,需要对施工的设计图纸进行会审,会审工作要在有领导、有组织、有步骤的前提下进行,通过会审的设计图纸方可投入施工使用。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技术档案资料是施工方竣工资料的重要部分,由于其涉及的层面较多,内容完整详细,施工过程中运用的一些施工技术及材料等都会在里面体现出来,同时也会记录一些施工中的质量事故以及如果解决等。所以施工的技术档案资料是需要被重点保存的,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的技术档案的管理制度并根据制度对其进行整理和归档。
2.2 落实工程施工的技术规范标准并完善其学习制度
工程施工的重要的技术保证就是工程施工相关的技术规范以及技术标准,技术标准通常分为国家标准、部级标准和企业标准三大类。通过这些技术规范标准将施工技术化抽象为具体,相关的施工技术人员应对其进行认真学习并且需要熟练掌握。在工程的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应加强施工技术的检查以及监督的工作,充分调动施工技术人员的创造性和积极能动性。另外,建立完善的技术责任制度和技术管理机构也是很重要的,技术责任制度能够保证施工的各个技术岗位都有专门的责任人,从而有效避免施工中某个技术岗位无人负责或是责任不明确的现象发生。
2.3 建立完善的工程验收的制度
在具体的公路工程施工中,要按照公路工程的施工特点,对其进行严格的检查,建立完善的工程验收制度,严格按照工程的验收制度进行工程的验收工作,以此来保障公路工程的质量。
3 公路工程养护的措施
在具体的施工中,进行养护管理要做到预防为主,进行养护管理要结合工程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同时要不断加大养护管理措施的力度。在具体实施中,应建立一个完善的监控系统,以此来对公路工程施工养护进行实时的监测,同时也要对工程项目的运营状况定期检查。还要重视对工程的定期巡查,及时发现问题,排除隐患,要对工程机械设备等进行定期的保养,以提高工作效率。
第一,为了确保养护施工的质量,提高公路养护的效果,施工前期准备阶段,养护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前期准备工作,对各种可能会影响公路养护技术的因素进行详细分析,明确施工组织规划及物质材料,做好物质支持。养护人员需要加强公路养护材料的检测,保证所有的工程材料都满足公路养护的质量标准。施工材料的供应速度不能影响工期。为了确保养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准备阶段还需要建立完善的施工组织规划,对整个养护工程进行合理布局,明確养护人员的各项工作责任,通过各种组织协调措施保证公路养护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养护的质量。
第二,对于施工阶段的养护管理工作,应建立一套完善的技术责任制的规章体系,针对技术责任制还应实行岗位责任制,这样施工过程中的各类技术岗位以及各层组织架构都是有技术负责人的,每个人做到各司其职,既提高了施工单位的技术管理水平,也调动了所有施工参与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对图纸文件的会审的过程中,要保证所有的图纸文件和说明书等材料是齐全并且是清晰无误的,对于新技术、新工艺以及应用复杂机械设备进行详细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性的分析,还要详细分析工程项目对于施工成本的预估是否合理,对于施工方法的选择是否妥当。项目的设计单位是项目设计质量的直接责任部门,所以公路工程的完善以及大中修工程通常都采用分阶段设计,只要设计文件经过批准确认有效后,任何部门和个人都无权对其进行修改和变更,确实需要修改和变更时应严格按照规定办理修改和变更的相关手续。
第三,实际的养护工作中,根据病害的实际情况,要合理选择养护措施,比如病害初期、病害严重期的养护措施不一样,不同种类的病害养护方法也各不相同,施工人员在进行公路养护之前要对病害的基础情况进行详细勘察,养护过程中加强养护施工管理,最终实现公路养护的目的。比如路面出现啃边、坑槽等问题,可以采取填土等相关措施进行补救,损坏比较严重的部分可以将其罩面处理或者及时翻修。雨水冲刷或者地下水浸透等原因导致边坡塌陷时要及时做好培土、防水及边坡维修工作。路基翻浆后,在路面行驶车辆的反复作用下,路基会出现弹软、裂缝、冒泥浆等不良现象,严重影响路面的安全性,可以通过路基排水、换土、打沙桩等方法进行处理,提高公路的性能。
4 结语
综上所述,做好公路工程的施工与养护管理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相关施工人员要善于总结施工中经常出现的一些质量问题,并做好一一记录,在后续的工作中要杜绝二次发生,只有把各个因素都考虑齐全,才能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在工程完工后,要定期对公路工程进行养护管理,要遵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养护方针,参照一些以往的相关经验,并把实际的情况考虑其中,综合对比进行科学合理的养护,从而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唐金明.公路工程施工技术控制与管理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04):111-112.
[2]牛荣.公路工程养护管理的分析[J].甘肃科技,2012(09):28-29.
[3]杨敏芝.公路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交通标准化,2011(04):243-246.
[4]焦志伟.浅谈公路工程施工中关键部位的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5):16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