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写作:现代“写家”的可能性

2018-01-15 10:13李俊飞姜云峰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7年12期
关键词:创意写作文化产业作家

李俊飞+姜云峰

[摘要]创意写作把文学教育与文学实践有机融合,用创意思维的培养来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其立足于传统写作资源,吸收现代表达特征,提取文学创作中的“可教”内容来培养现代“写家”,从而更好地培养适应新时代趋势的写作人才。

[关键词]创意写作;作家;互联网+;文化产业

[中图分类号]1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7)12-0188-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7.12.083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随着国内几所著名大学陆续开设创意写作相关课程或专业后,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地逾百所高校相继跟进。创意写作这个起源于美国爱荷华大学的舶来品引发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与讨论。

一、现代作家的内涵变化

在传统文化语境中,文章被视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拥有超俗的地位。因而写作过程也一直笼罩着神秘的面纱,它只被少数天才——作家所掌握。作家借助出版业获得传播话语权,其作品甚至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引领社会风气,因此他们往往被视为知识分子的精英代表。慢慢的,作家这个称谓流于溢美,隐含着一种优越感。但如本雅明所言,机械复制时代的灵韵消散。当下,创意写作似乎要将写作从神圣处拽下,消除它与大众之间的距离,消弭社会对它的崇拜感。作家工作坊这个培养模式的名称也让人产生并不美妙的联想,似乎“作家”将被批量化地“生产”出来。这一猜想让人们惊惧不已,对商业价值的追求是否会挫伤作品的艺术价值?这些现实问题成为人们的普遍担忧。

“传统的中文系基本上都不以培养作家作为自己的学科培养目标,而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创意写作专业也并不以培养专业作家为主要方向和目的。”北京大学中文系党委书记金永兵指出,创意写作专业是“传统作家成长的平台”和“为文化创意产业培养优秀的‘写家”。其实,“写家”概念的提出正是帮助大众理解创意写作这个新名词。他区别了“传统作家”和“写家”两类群体,前者是用来尊重在历史语境中社会对作家群体所积淀的情感认知,而“写手”则作为“传统作家”的一个现代转身,其描绘了“现代作家”的面貌形态。这里核心问题是“作家”这个概念的内涵早已悄然变化。在当下语境里,拥有作家身份的群体变得广泛,既可以指人们熟知的作协会员、亦或网络写手(作家)、也可以是专栏撰稿人、编剧……更多时候,一个现代“写家”身上所拥有的标签是众多的,可能同时兼顾以上所列举的身份。

“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每一方直接是它的对方。”传统产业在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问题上屡遭诟病,改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呼声日益高涨。文化创意产业能提供大量文化类产品或服务,为传统产品增加文化附加值,对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区域竞争力有着很大的潜力。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会同有关部门明确对文化出口企业的税收优惠,如现行的财税[2014]85号文等。“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发展目标。文化产业壮大发展的需求离不开新型人才的匹配与支撑,当前建设文化大国的诉求急需储备大量富有创造性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创意写作在高校应运而生,其目的正是要体系化地培养现代“写家”,即文化产业人才。

二、现代性的书写要求

创意写作关注现代“写家”的培养。不同于对单一化文学作品的追求,创意把写作置于更广阔、多元的创作空间。其打通原先文学教育与文学实践的壁垒,对各写作要素进行重新排列,依靠人的创造力,借助高新技术,对文化资源(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资源和民族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再创造和提升,从而衍生无穷的可能性。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这种资源重置重组的趋势更加显著。“文学创作从传统的“深度模式”向“广度模式”转变,科技创新对文艺创意的影响远胜于传统时代”。文学文本也超越了文学作品的狭窄范畴,跨媒介地向广播、银幕、互联网等领域投射转化。在文化娱乐需求的基础上,以文化价值为核心,以科学技术和现代媒介为支持,文化生产、传播与消费链条逐渐成形。学界也正进行一系列的文学实验积极介入、适应这个趋势。如北大邵燕君等人推出《网络文学研究与创作》选修课,让学生分别在起点、腾讯等网络平台发布连载小说。

“复兴母语的创造性书写也是现代人的使命”。创意写作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保护与激发个体的思考能力与表达冲动,也给高校课堂带来重大变革。诚然,创业写作或许难以系统地培养出类似传统作家的人才,但它尽可能地把文学创作中“可教”内容挖掘出来,弥补学员在综合素质知识结构上的短板。正如上文所说,创意写作是一个“成长平台”。作家刘震云担任中国人民大学“创造性写作研究生班”的授课老师,他认为:“一个作家可以不上大学,但上了大学,对这个作家能走多远,还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创意协作通过技巧学习和创作训练来提升个人的写作能力,从而减少写作者自我摸索的阶段。

三、创意写作的市场现状

发现与挖掘写作本身的无限可能性,创意写作的提出与实践是对当前写作的公式化、程序化和模式化的背弃。不同于创意写作是一个外国概念本土化过程的观点,曹文轩认为其是中国特定语境下的产物,是中国社会的内部原因使然,要用创意这一思想武器来对目前写作模式的僵化,尤其是对中小学作文模式的打破。当下,公众的、基础性的文学实践教育只有学生阶段被疲于应付的考场作文训练,其迷信于所谓的好词好句,产生了辞藻堆砌与虚情假意的症状。在既有形势之下,创意写作的全面铺开受到不少阻碍,因而先在大学进行学科化、专业化的“写家”培养,继而向中小学生输送必要的輔导师资。这种自上而下的培养模式是切实可行的。

这里,创意写作的“道”、“技”和“艺”的关系处理格外重要。创意写作的“道”是务虚的文学理论和创意思维,“着重研究‘创意心理及其写作规律”,通过分析事物的内在逻辑与发展规律,在纷繁复杂的文学作品中抓住最本质、最关键的问题,建立起不同事物之间的新联系。“技”则是务实的写作应用型技巧,具体来说就是关于技巧运用的各种知识,其来源于对写作经验的总结,多应用于类型化作品中,具有一定的模式化。“艺”是适应时下表达趋势,如当下扁平化的视觉设计,语图融合的媒介融合等,只有创作出符合时代审美趋势的作品,才能获得社会的认可与欢迎。

但创意写作的根本是为了打破当前写作固化的格局,但其也可能形成一种新的固化危机,使之沦落为了创意而创意的模式,忽略了对“道”、“艺”的追求,而沉溺于对“技”的追捧。法兰克福学派学者西阿多诺和霍克海默等人提出“文化工业”的概念,指出大众文化产品的标准化、程式化和庸俗化的弊端。“消费者认为他被满足的这些需求,都是社会预先规定的,他永远只是被规定的需求的消费者,只是文化工业的对象”。所以在创业写作“热”之下,必须保持冷静与清醒,我们培养出的人才不是用来滋养“文化工业”,而是为了服务于文化产业和公共文化服务。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不知无用之用也”。在创意成果的转化中,我们发现资本市场更依赖对“技”的模仿。随着从韩国引进的亲子真人秀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的火爆,大批如《爸爸回来了》、《人生第一次》等同质化节目集中涌现。无论是模仿抄袭、直接引进,还是合作制作,我们更期待中国文化产业独立原创的到来,创意写作的“道”和“艺”是需要深根于自身叙事传统,结合现代表达特征来进行有效的当代创作。像昆曲青春版《牡丹亭》、3D动画电影《大圣归来》、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等一系列基于传统艺术、寻求当代表达的文艺作品就是很好的例子。

猜你喜欢
创意写作文化产业作家
作家的画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意写作能力培养特征分析
高校中文教育改革与“创意写作”学科建构的几点思考
文化产业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