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初
最近,常听到有人抱怨某些地方“营商环境不好,公务人员不作为、乱作为,外商常常被打成内伤”。这是个纯粹的经济问题吗?其实不然。从一定意义上讲,政治生态决定营商环境。我们不妨透过历史之窗,看看党内政治生态最好的几个时期,是怎样吸引人才、创业兴业的。
首先看看延安时期。住窑洞,点松子,一手握枪,一手拿锄,条件极其简陋,生活极其艰苦。但是,红星照耀中国,信仰凝聚人心,政治清明,天净地朗,先后有4万多仁人志士特别是进步青年,从国统区和海外投奔延安。有的甚至冒着生命危险,从北平、上海、武汉、长沙等大都市徒步行走几个月方才到达也无怨无悔。这些投奔延安的进步青年,不少人后来成为了党和国家的栋梁之材。
接着看看新中国成立初期。虽然一穷二白、百废待兴,但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新生政权蓬勃向上,人民当家做主,红日映照东方。成千上万海外游子和成功人士,包括世界顶尖级专家学者,舍弃洋房轿车,放弃优厚待遇和高端实验室,从欧美等地辗转奔波,毅然决然回到新中国,投身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钱学森、李四光、邓稼先和湘籍“两弹一星元勋”陈能宽,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再来看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尽管改革进入深水区,社会处于转型期,但我们党在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征程中,勇于激浊扬清,砥砺前行,不断净化政治生态,深得党心军心民心,出现了改革开放近40年来少有的留学人员“归国潮”。至2016年底,留学归国人员达265.11万人,近5年归国的是前30多年的 3 倍以上。
從当年的“投奔延安潮”“报效新中国潮”,到近5年来的“留学人员归国潮”,不难看出: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才是真正拴心留人、创业兴业的最佳环境。当前那些营商环境被诟病的地方,是否应该从政治生态上查找原因呢?综上所述,至少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优化政治生态,是净化营商环境的题中之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