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市水稻穗颈瘟趋于流行原因分析与综合防控技术

2018-01-15 01:00:32周丽花杨海燕陈雪琴周子骥朱哲沁江苏省太仓市植保植检站215400
上海农业科技 2017年6期
关键词:武运耐性秀水

周丽花 杨海燕 陈雪琴 周子骥 朱哲沁 李 磊 (江苏省太仓市植保植检站 215400)

太仓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地处长江口南岸,农业发达,水稻种植历史悠久,是有名的“鱼米之乡”。太仓市自1985年起水稻种植模式由双季稻改为单季晚稻,近年来水稻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13 000 hm2左右。水稻稻瘟病在太仓市属常年发生病害,其中以穗颈瘟的发生为主,穗颈瘟发生后可造成不同程度的白穗或空秕穗,对水稻减产作用明显。历年来该病在太仓市发生较轻,但近年来发病趋向重发。为有效防治该病,确保太仓市水稻生产,笔者对太仓市历年水稻穗颈瘟发生程度进行了调查,且对发病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依此提出了相关综合防控技术。

1 太仓市水稻穗颈瘟历年发生程度

1985年至2016年共32年中,太仓市水稻穗颈瘟偏重发生2年,占比6.3%;中等发生3年,占比9.4%;中等偏轻发生1年,占比3.1%;轻发生26年,占比81.3%。其中,1997-2013年连续17年轻发生,2014年中等发生,2016年达中等偏重发生,穗颈瘟的发病趋于流行,见表1、2。

表1 穗颈瘟发病等级

表2 太仓市历年水稻穗颈瘟自然发生程度

2 太仓市水稻穗颈瘟趋于流行原因分析

2.1 品种对水稻穗颈瘟的影响

2.1.1 历年种植的水稻品种

自1985年太仓市改双季稻为单季稻种植以来,20世纪80年代后期,太仓市水稻种植品种以晚粳“秀水04”为主;90年代以“秀水122”“武育粳5号”“武运粳7号”为主;21世纪初以“武香粳14号”“武粳15号”为主;2010年后以“南粳46”“武运粳19号”为主。近几年主栽水稻品种与种植面积占比,见表3。

表3 太仓市2013~2016年水稻主栽品种与种植面积占比

2.1.2 不同品种对水稻穗颈瘟的抗耐性差异

相关研究表明,“秀水04”“秀水122”“武育粳5号”“武运粳7号”“武香粳14号”“武粳15号”“武运粳29号”“嘉58”等品种都较抗水稻穗颈瘟,但“武运粳19号”“武运粳30号”“南粳46”“甬优8号”等感水稻穗颈瘟[1-9]。同时,通过太仓市2014、2015年水稻典型调查分析,不同品种对水稻穗颈瘟抗耐性差异明显,见表4。“南粳46”“武运粳30号”和“甬优8号”的病穗率、病指明显高于“常农粳7号”和“嘉58”,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

表4 太仓市不同水稻品种穗颈瘟发病情况

2010年以来,太仓市水稻品种大面积种植以“南粳46”“武运粳19号”“武运粳30号”等为主,均为水稻穗颈瘟感病品种,这有利于水稻穗颈瘟的发生。尤其是2016年,感病品种的大面积种植,导致水稻穗颈瘟严重发病,成为了1988年以来第2个中等偏重发生年。

2.2 穗期天气对水稻穗颈瘟的影响

2.2.1 抽穗期气象相关因子的选择依据

参考何永坤等人研究结果[10],结合太仓市水稻穗期集中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的现实,笔者选取8月中旬~9月中旬气象资料,重点选取旬雨量、旬雨日数、旬高湿天数(相对湿度>90%)、旬少日照天数(日照小时<1 h)、强降温出现日期(最低气温<20℃)早晚等进行分析。

2.2.2 穗期强降温对穗颈瘟发病的影响

1985~2016年期间,强降温天气出现早(8月底最低气温<20 ℃)的年份共有7年,其中水稻穗颈瘟发生中等以上的年份占4年,可见强降温偏早有利于水稻穗颈瘟的发生,见表5。

表5 太仓市水稻破口期强降温情况

2.2.3 穗期雨水与高湿天气对穗颈瘟发病的影响

各年份8月中旬至9月中旬的雨量、雨日、高湿天数见表6。在水稻穗颈瘟发生中等及以上的年份,雨量、雨日及高湿天数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如1988年9月上旬雨量多、高湿天气多;1993年8月中旬雨量多、雨日多、高湿天气多;2014年8月中旬雨日多、高湿天气多;2016年9月中旬雨量多、雨日多、高湿天气多,这几年水稻穗颈瘟发病相对较重。由此可见,同旬内高湿天数多加雨量多(或雨日多)的天气条件能加重水稻穗颈瘟的发生。

3 太仓市水稻穗颈瘟综合防控技术

3.1 防控策略

采用农业措施与化学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控策略,其中推广种植抗耐性水稻品种是预防穗颈瘟重发的基础,化学防控则应坚持“预防为主,主动出击”的防治原则。

表6 太仓市历年水稻穗期雨水与高湿天气情况

3.2 农业措施防治

“南粳46”等品种由于高产、适口性佳,近几年在太仓市深受农户喜爱,种植比例较高,但在太仓市水稻穗颈瘟趋于流行的现状下,必须充分考虑穗颈瘟发生风险,推广适合太仓地区种植的抗耐性水稻品种。同时,科学合理的肥水管理也能增强水稻抗性,降低病害发生风险。

3.3 化学措施防治

水稻穗颈瘟的预防可结合水稻穗期病虫总体防治一起展开,即在水稻破口初期(破口5%~10%)进行化学防治。根据2016年水稻破口初期对水稻穗颈瘟防治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见表7,在水稻破口期仅用药1次,对水稻穗颈瘟的防效均低于70%,且在参试药剂中仅每667 m2用40%井·三环WP 80 g、75%三环唑WG 25 mL处理的病穗率防效和病指防效均高于60%(这2个药剂均可用于防治水稻穗颈瘟)。因此,在重发年份,必须坚持2次防治,以提高防治效果。

表7 太仓市2016年水稻穗颈瘟药剂发展试验

4 结 论

近年来,水稻穗颈瘟在太仓市发病趋于流行,其主要原因是感病水稻品种的推广种植,另外,水稻抽穗期的高湿、多雨天气也是影响水稻穗颈瘟发生的重要因素,如穗期降温时间早(8月底最低气温<20 ℃)、抽穗期连续高湿天气(相对湿度>90%)加多雨量(或多雨日)均有利于水稻穗颈瘟的发生与流行。防治穗颈瘟,不仅要结合气象因素,科学预测预报,还要根据太仓市当地情况,合理推广种植抗耐性水稻品种,并在水稻破口初期,扎实做好化学防控工作,重发年份要全面实行穗期2次用药,以确保防效。

[1]孙祥良,姚海根,韩志能.秀水系列品种对稻瘟病菌的抗谱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1999,27(5):460-461.

[2]沈小妹,吴建明,谢正荣,等.秀水122的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1993(6):29-31.

[3]邵建国,李宇光,张秋燕,等.“武香粳14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06(6):40-41.

[4]宋学堂.超级稻“武粳15”的选育过程研究[J].上海农业科技,2009(5):35,52.

[5]朱邦辉,徐晓杰,徐洁芬,等.优质高产粳稻新品种武运粳29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中国稻米,2013,19(2):73-74.

[6]吴俊磊,唐振泉,蒋文元.武运粳30的性状特点及主要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6(4):44-45.

[7]王才林,张亚东,朱镇,等.优质水稻新品种南粳46的选育与应用[J].中国稻米,2008(3):38-40.

[8]王小虎,钟卫国,端木银熙,等.粳稻新品种常农粳7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12):108-109.

[9]李育,刘银萍.优质晚粳稻“嘉58”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14(4):51,22.

[10]何永坤,阳园燕,罗孳孳.稻瘟病发生发展气象条件等级业务预报技术研究[J].气象,2008,34(12):110-113.

猜你喜欢
武运耐性秀水
崎山秀水
没耐性的小猴
快乐语文(2020年26期)2020-10-16 03:37:00
直播水稻不同品种氮、磷吸收利用特性和产量的差异试验小结
溧阳市2016年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武运粳31号”在江阴市的引种表现及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不能叫你的名字
金山(2016年12期)2017-02-17 14:55:45
灵山秀水福运来
艺术评鉴(2016年14期)2016-05-30 22:33:52
险峰·秀水·奇洞
读写算(中)(2015年25期)2015-11-07 07:25:57
“武运”岂能长久
水稻苗期不同阶段与低氮耐性相关的QTL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