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时使用电教媒体 突破教学重难点

2018-01-14 03:20郭海艳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41期
关键词:涂色电教小兔

郭海艳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1-0121-02

每节数学课都有重难点,要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如果只通过简单枯燥的讲述,很难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表象,电教手段可以在抽象知识与形象思维之间搭起一座桥梁,达到理解共识,使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

一、激发兴趣,在新知的生长处突破

万事开头难,好的课前导入可以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是激发学习兴趣、萌发求知欲望、启动认识的有力措施。如教《循环小数》时,为了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启动思维,同时也为分散教学难点,一位教师设计一幅形象逼真,彩色清晰的十字路口红绿灯课件,并让学生说说日常看到的红绿灯,通过媒体对日常生活中红绿灯的再现,学生说出了红、黄、绿灯总是依次的变化,老师接着说:“它总是按一定顺序,不断重复地出现,这种现象叫循环现象,日常生活中有这种现象,数学运算中出也会出现类似的现象,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研究。”这样的教学导入,不但突破概念形成过程中的难点,而且激发了学生的认识兴趣,由形象具体的实物表象直接转入认识数学的排列规律,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化静为动,在观察的模糊处突破

数学知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小学生的思维却以具体形象为主。要使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需要为其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使他们借助具体形象进行思维。进而理解和掌握抽象的知识,计算机软件有较强的直观性,能够开导学生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中,圆的概念就是一个抽象的问题,教师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引入新课,计算机显示出兔妈妈和它的8个兔宝宝,兔妈妈要求每个孩子都与它相隔2米,小兔们先是排成一排,这时兔妈妈说:“现在只有一只小兔和我相距2米,其它小兔怎么站呢?”于是小兔们又拉了队形,变成了一个正方形,兔妈妈又说:“现在有四只小兔和我相距2米,其余的4只怎么办呢?”小兔子们最终站成了一个圆形,让学生边思考,边动手操作。“如果还有一只小兔,也和妈妈相距2米,它应该站哪儿呢?又来了一只小兔……”随着学具的操作、电脑的演示、图形的变化,最后问:“有许许多多的小兔子,它们该站成怎样的队形呢?”通过这一系列的演示,让学生感知,圆是平面内到一点的距离都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的轨迹,抽象的轨迹思想渗透在具体生动的形象之中,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三、化曲为直,在操作的关键处突破

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有其他电教手段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它能将图像复合、对比,将细微的景象放大,减少学生观察的困难和思辩的难度。圆的面积的计算的推导过程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为什么圆的面积等于割补后近似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很困难的。教学中可以运用计算机演示,教师在推导公式之前运用计算机做大量的铺垫,首先让学生观察,圆面分份时圆弧的变化,并将圆弧放大给学生看,使学生发现,圆面分得越细,圆弧接起来就越接近于线段,继而再将一个圆平均分成8份、16份、32份、64份……分别对插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概括出:把圆等分所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于长方形,最后得出圆的面积的推导公式。这样减缓了学生观察、思辩的困难,将教学重点逐一突破,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同时向学生渗透了极限的思想。

四、再现操作,在思维的障碍处突破

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感觉器官越多,它们发挥的作用越充分,知识就越容易被理解和掌握。计算機可以根据老师的意愿,将教学内容变静为动,变动为静,并把声、像、文字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为学生提供一种富于变化的学习环境,大大减少学生想象的困难。如教学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后,出示这样一题:把一个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表面全面涂上红色,然后将它分割成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小块,问:一共可以切多少块?其中一面、二面、三面有红色的小正方体各有几块?没有涂到红色的小正方体有几块?由于学生缺乏空间想象能力,解答起来比较困难,而进行实际操作又比较困难。这时通过多媒体课件,在屏幕上呈现“切割”“提取”“旋转”等动态过程,使学生一目了然,看清了8个顶点上的正方体是3个面涂色的,12条棱上的正方体是2个面涂色的,6个面上的正方体是一个面涂色的,而里面的全部是没有涂色的。这期间既发展了学生的想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总之,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起的作用,不止是陪衬如化妆品,只要使用得当,就能充分激活课堂教学中的各个要素,高效的突出教学中的重点,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建立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促进学生全面、和谐、愉悦、高效的发展。

猜你喜欢
涂色电教小兔
涂色
涂色
涂色
涂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