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分析基于相同层面的听说法和认知法

2018-01-13 23:37田小丽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本质语言

摘 要:来源于行为主义理论和认知论的听说法和认知法在外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对听说法和认知法在相同方面的不同之处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语言本质,语言练习与语言规则,语言错误,语言意义四个相同方面对比分析中看到他们的特点和区别,避免在实践教学中机械照搬他们的理论,而是灵活运用到课堂教学中。

关键词:听说法 认知法 语言 本质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1-0010-01

1 引言

随着外语教学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不断的变化,各种教学方法不断涌现,每种教学法都有其合理可取之处,也有着不足之处。著名语言学家Numan说过,试图找出一种最佳的教学方法只注定要失败的。因此,综合采用各种学习方法,取其长而补其短才是明智之举。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在外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两种教学法理论——听说法(Audio-lingual Method)和认知法(Cognitive Approach)在相同方面的不同之处,提出了灵活应用两种教学法理论的几种课堂教学原则。从中我们要看到两种教学法理论的特点和区别,在外语教学实践中不能机械性照搬他們的理论,而是要灵活运用到外语课堂教学中。

2 听说法

听说法又被称为口耳法、结构法、语言学法和句型法等,听说放在首位,先用耳听再用口说(audio-oral),反复口头操练,最终能自动化地运用所学的语言材料。听说法的理论基础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和行为主义理论(王俊,李丹,2007:46)。以Bloomfield 为首的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是结构体系,是一套习惯;以Skinner为首的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语言是一连串刺激-反应的过程,其特点是认为语言是言语,不是文字,是习惯形成的(徐小芳,2009:165)。听说法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不同程度地掌握听说读写四种技能。开始时是听说,然后是以听说为基础的读写。听说法认为新的语言能力是在与母语分离的条件下逐渐掌握的,这一目标的达到主要通过背诵对话和句型来完成。

3 认知法

认知法是指在外语教学中按照认知规律,调动学生的智力潜能,努力发现和掌握语言规则,创造性活用语言的教学方法体系,又被称之为认知-符号学习理论(王慧,2013:332)。认知法的理论基础是转换生成理论和认知学习理论。语言学家Chomsky的“天赋观念论”认为人的语言能力与生俱来,不是什么一套习惯,不受智力、社会文化水平及学习条件的可能存在的差异所影响旳(戴曼纯,2002)。认知论认为外语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把语言作为有意义的系统知识,着眼于实际而又全面运用语言的能力。认知法的教学目的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领会学习基本规则,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和练习听说读写,借助母语学习,对错误进行有分析的指导纠正,运用数媒手段,营造教学情境氛围。

4 听说法和认知法的对比

众所周知,听说教学法和认知教学法是相对立的,它们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相对立的要点。以下是从四个相同方面来对比分析这两种教学法的不同之处,以此来有选择地运用到外语课堂教学中。

4.1 语言本质方面

听说法认为语言是由于刺激反应而形成的一种习惯。外语学习基本上是一个习惯形成的机械过程,必须通过学生在一系列的刺激反应的情境中强化毗邻的一连串的反应而形成,所以外语教学的首要目的是形成习惯、运用习惯。而认知法认为语言体系就是规则体系,是一种受到规则制约的行为。外语学习基本上是一个对所学的语言规则的认知过程。学生学会了一定的语言规则,他就能输出以前从没听过或说过的语句。语言不仅仅是他以前所遇到的刺激反应的重复,语言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语言语用能力。

4.2 语言练习和语言规则方面

听说法认为在授课时教师应该给学生大部分时间强化练习。在许多的情境中,利用一些经历来刺激语言对于整个学习过程是非常有用的。外语学习就是超负荷的学习,需要采取一切有利的方法手段来进行训练,直到学生完全掌握了语言能力为止,之后才开始解释说明相关的语法规则。学生在说语句的初期就要符合语法规则。而认知法认为学生的练习必须使用他所学过的句型,对句型的认知比大量的练习更为重要。情境是语言习得机制被激发的先决条件,过量的重复往往会削弱理解或误解被重复的词汇句子。若采纳句型训练方式,其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从中熟悉语法规则。不完全符合语法规则的语句是可以接受的,这是语言学习者掌握语言能力的一个正常过程。

4.3 语言错误方面

听说法认为外语学习过程中犯语言错误是必须立刻加以纠正的,语言习惯运用只能通过准确无误的反应形成,而不是通过犯错才有效地形成的。认知法则认为学生犯错是外语学习过程中一个自然而又必然的正常现象,也是学生在第二种语言学习中进步的表现,如果学生已经通过言语表达出了他自己的意思就可以不用纠正他的错误。

4.4 语言意义方面

听说法认为,在外语学习的初期,教师教授语言的主要句型而不需要让学生知道句子的意义是可行的,意义可以全然忽略掉。当学生完全掌握了符合语法规则的句型结构之后才学习句子的意义。教师重点关注的事情应该是呈现给学生固定关系的句型结构加以熟练操作。而认知法认为,句子意义是举足轻重的,不能次于教学其他方面而作考虑,学生应该始终把正在说的单词或句子的意义对等起来。熟练和表达都很重要,但是用语言表达自己才是第二语言教学成果的证明

5 结语

总之,外语课堂教学是一项困难而又复杂的工作,没有哪一种教学方法是万能的,我们也不能随意认为哪种方法就是正确的方法,应该采取综合的方法,取长补短。教师应该熟悉并研究一些学习理论、学习过程和教学原则,并能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通过教学实践验证各种教学方法在各种教学阶段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 戴曼纯.生成语法研究中的天赋论、内在论和进化论观点[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04):255-262+320.

[2] 王慧.直接法、听说法、认知法的对比研究[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4):332.

[3] 王骏,李丹.论外语教学认知法的困境与出路[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04):46-49.

作者简介:田小丽(1981-),女,汉族,四川省眉山人,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教育技术。endprint

猜你喜欢
本质语言
追根溯源回归本质
关注本质 为理解而教
回归本质
童年的本质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多向度交往对语言磨蚀的补正之道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WUU——让“物”回归其使用本质
论语言的“得体”